古文源
今天是:日 生肖
  
首页秋尽拼音版

秋尽拼音版

本页最后校对时间:2025/7/22 23:29:39

全文注音

  • qiū
  • jìn
  •  
  • nán
  • sòng
  • yuán
  • chū
  •  
  • dài
  • biǎo
  • yuán
  • βiū
  • jìn
  • kōng
  • shān
  • chù
  • xún
  •  
  • 西
  • fēnɡ
  • chuī
  • bìn
  • huá
  • shēn
  •  
  • shγ
  • nián
  • shì
  • shì
  • tóng
  • wán
  • shàn
  •  
  • jiāo
  • βγnɡ
  • dào
  • chω
  • βīn
  •  
  • jǐng
  • zhī
  • lěng
  •  
  • shī
  • duō
  • dāng
  • βγng
  • yīn
  •  
  • liáo
  • zuì
  • tóng
  • shù
  •  
  • jiǎo
  • dòng
  • jiānɡ
  • wàn
  • xīn
  •  

原文

秋尽
[元代]戴表元

秋尽空山无处寻,西风吹入鬓华深。
十年世事同纨扇,一夜交情到楮衾。
骨警如医知冷热,诗多当历记晴阴。
无聊最苦梧桐树,搅动江湖万里心。

相关推荐

戴表元

戴表元(1244~1310),元代文学家。字帅初,一字曾伯,庆元奉化(今属浙江)人。7岁能文,诗文多奇语。南宋末中进士,授建康府教授,以兵乱归剡。元大德八年(1304)61岁时,被人推荐为信州教授,再调婺州,因病辞职。戴表元的一些诗流露着同情民生疾苦的感情,例如《采藤行》描写商人和手工业者,生活较好,而农民却承担着官府的沉重赋税,结果是南村种麦空早熟,逐日扃门忍饥哭。他另有些作品寓有对赵宋王朝的故国之思,如《感旧歌者》,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称戴帅初湖上赠歌者一绝,有故国之思焉。此外如《通谢张可与参政书》、《二歌者传》、《己卯岁初葺剡居》、《读书有感》等,也属此类。律诗雅秀,力变宋诗积习,静细清新,风致近晚唐。戴表元的散文清深雅洁,多伤时悯乱之作。此外,《寒光亭记》、《清峙轩记》、《秋山记》、《观渔赋》等亦均可读。《猫议》中以猫喻人,有言外意;《观渔赋》写捕鱼须到大海始得大鱼,沟渠中只能捉到一些□蛤,发人深省。戴表元的作品今存《剡源文集》30卷,佚诗6卷,佚文2卷。

《大辞海》:戴表元(1244—1310)宋末元初文学家。字帅初,一字曾伯,人称剡源先生,奉化(今属浙江)人。宋咸淳七年(1271年)进士,授建康府教授。元初寓居于鄞(今浙江宁波),大德八年(1304年)以荐授信州教授,秩满调婺州,以疾辞。少从王应麟学,学识渊博。为文清深雅洁,悯宋季文风萎靡,慨然以振起斯文为己任,为至元、大德间文章名家。有《剡源戴先生文集》。

《中国人名大词典》:(1244—1310)宋末元初庆元奉化(今属浙江)人,字帅初,一字曾伯。宋咸淳进士。任建康府教授。大德八年(1304),被荐于朝廷,授信州教授。宋时,受业于名儒王应麟﹑舒岳祥,故学识渊博,为改革宋季文风之萎敝,力图振兴文坛,至元﹑大德间,名重一时。为文清新,被视为东南文章大家。

《中国文学家大词典》:(1244——1310)字帅初,一字曾伯,自号剡源先生,或称质野翁﹑充安老人,庆元奉化(今属浙江)人。自言“余五岁受诗家庭”(《李时可诗序》),七岁能诗,受业于王应麟﹑舒岳祥。咸淳中入太学,试礼部为第十,登进士乙科,任建康府教授,后迁临安教授,行户部掌故,皆不就。宋亡后隐居家乡,授徒卖文自给。大德八年(1304),被荐为信州教授,再调婺州,以疾辞。卒年六十七。表元与赵孟??为知交,二人诗论有相同处。戴针对宋诗之弊,以振起诗文为己任。他是著名文论家,主张宗唐得古。他认为唐人家数甚多,后人应像蜜蜂酿蜜那样,“杂采众草木之芳腴”,即是博采众长,形成自家风格,所以他的复古含有新变之意。他反对诗歌创作中的刻板规模,强调学诗要先学“游”,他所说的“游”有生活实感的意思。又认为诗人“未尝不成于艰辛,而败于逸乐”(《吴僧崇古师诗序》),继承了宋人诗究而后工的命题。黄溍对他的诗文极为称道,《元诗选·初集》小传引宋濂的话说:“濂尝学文于黄文献公,公于宋季词章之士,乐道之而弗已者,惟剡源戴先生为然。”他的散文写得清深雅洁,受欧阳修散文风格的影响,《元史》本传说,“至元﹑大德间,东南以文章大家名重一时者,唯表元而已”。其诗诗律雅秀,力变宋季粗浮之习。他生活于乱世,诗“类多伤时闵乱,悲忧感愤之辞”(《元诗选·初集》),描写人民生活困苦,揭露蒙古军队的暴行。他虽后来仕元,诗中却有不忘故国之意,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就说他的《感旧歌者》“有故国之思焉”。他的五言诗一般写得潇洒闲适,对仗飞灵自在,无斧凿痕迹,如《苕溪》﹑《社日城南作》﹑《赵君理约同途不至》等。有《剡源集》,原二十八卷,其板久佚,明嘉靖间周仪得其旧目,广为搜辑,厘为三十卷。生平事迹见集中自序(于履历记之颇详)﹑《清容居士集》卷二八《戴先生墓志铭》﹑《元史》卷一九○﹑《宋元学案》卷八五﹑《新元史》卷二三七。(史铁良)出自:《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辽金元卷》


古文源 ® 版权所有 ICP备案:渝ICP备08100657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