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起南阳,文终从高祖。
暴系本见疑,数衄亦非武。
堂堂诸葛公,鱼水托心膂。
二表匹谟训,一德追伊吕。
视操但如鬼,畏蜀还如虎。
嗟彼巾帼徒,与公岂俦伍。
紫色复蛙声,抵隙各为主。
火井方三炎,赤伏更典午。
志士耻帝秦,祭器犹存鲁。
阴平一失险,面缚忘奔莒。
知公抱遗憾,龙卧成千古。
峨峨定军山,悠悠沔阳浒。
郁郁冬青林,哀哀号杜宇。
耕馀拾遗镞,月黑闻军鼓。
谯侯宁足诛,激昂泪如雨。
王士禛(1634-1711),字贻上,号阮亭,别号渔洋山人,山东新城人。清初著名诗人。清顺治十四年(1657)进士,初官扬州推官,入为部曹,转至翰林,任国史副总裁、刑部尚书。康熙四十三年(1704)罢官归里。工诗词,论诗创神韵说。未仕时赋《秋柳》诗,崭露头角;官扬州五年,得江山之助,诗名大起。诗作甚丰,著有《带经堂集》、《渔洋山人-精华录》、《居易录》、《池北偶谈》等。故居位于火神庙西夹道。
《大辞海》:王士禛(1634—1711)清诗人。字子真,一字贻上,号阮亭、渔洋山人,卒后以避清世宗(胤禛)讳,改称士正,乾隆时,诏改士祯,山东新城(今桓台)人。顺治十五年(1658年)进士,授扬州推官。历官户部郎中、侍读、国子祭酒、兵部侍郎、左都御史、刑部尚书。谥文简。论诗创神韵说。所作多写日常生活及个人情怀,模山范水,吟咏风月。亦工词。为康熙间诗坛盟主,当时负有盛名,门生众多,影响很大。有《带经堂集》等。又曾自选其诗为《渔洋山人精华录》。另有笔记《居易录》、《池北偶谈》、《香祖笔记》等。
《辞源》:【王士禛】公元1634—1711年。清山東新城人,卒後因避胤禛(雍正)諱,追改士正。乾隆時,命改士禎,字子真,一字貽上,號阮亭,别號漁洋山人。順治十五年進士,官至刑部尚書。善文、詞,尤工詩,以神韻爲宗,主詩壇數十年,與朱彝尊並稱“朱王”。著有帶經堂集池北偶談漁洋詩話等數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