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源
今天是:日 生肖
  
首页击鼓拼音版

击鼓拼音版

本页最后校对时间:2025/9/14 22:19:20

全文注音

  • shī
  • jīng
  • tγng
  •  
  • yωng
  • yuè
  • yòng
  • bīng
  •  
  • guó
  • chéng
  • cáo
  •  
  • nán
  • xíng
  •  
  • cóng
  • sūn
  • zhòng
  •  
  • píng
  • chén
  • sòng
  •  
  • guī
  •  
  • yōu
  • xīn
  • yωu
  • chōng
  •  
  • yuán
  • yuán
  • chǔ
  •  
  • yuán
  • sàng
  •  
  • qiú
  • zhī
  •  
  • lín
  • zhī
  • xià
  •  
  • shēng
  • qiè
  • kuò
  •  
  • chéng
  • shuō
  •  
  • zhí
  • zhī
  • shωu
  •  
  • xié
  • lǎo
  •  
  • jiē
  • kuò
  •  
  • huó
  •  
  • jiē
  • xún
  •  
  • xìn
  •  

原文

击鼓
[先秦]诗经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
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
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
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
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对照翻译

    击鼓其镗
  • 〔镗:鼓声。其镗,即“镗镗”。〕
  • ,踊跃
  • 〔踊跃:双声连绵词,犹言鼓舞。〕
  • 用兵
  • 〔兵:武器,刀枪之类。〕
    鼓声震天,战士们正奋勇操练。
    土国
  • 〔土国:在国都服役。〕
  • 城漕
  • 〔漕:地名。〕
  • ,我独南行。
    人们都在国内忙着修筑漕城,只有我独自向南方前行。
    从孙子仲
  • 〔孙子仲:即公孙文仲,字子仲,邶国将领。〕
  • ,平
  • 〔平:和也,和二国之好。谓救陈以调和陈宋关系。〕
  • 陈与宋。
    我跟随孙子仲,去平定陈国和宋国。
    不我以归
  • 〔不我以归:即不以我归,有家不让回。〕
  • ,忧心有忡
  • 〔有忡:忡忡。〕
    可他们不让我回家,这让我忧心忡忡。
    爰居爰处,爰丧
  • 〔丧:丧失,此处言跑失。〕
  • 其马。
    人去了哪里,马又跑失在何处?
    于以
  • 〔于以:于何。〕
  • 求之,于林之下。
    要去哪里找它们呢,也许在山林之间。
    死生契阔
  • 〔契阔:聚散。契,合;阔,离。〕
  • ,与子成说
  • 〔成说:成言也犹言誓约。〕
    生死离合,我曾经对你说过。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牵着你的手,愿与你一同到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
  • 〔活:借为“佸”,相会。〕
  • 兮。
    唉,分别太久,让我无法与你相见。
    于嗟洵
  • 〔洵:远。〕
  • 兮,不我信
  • 〔信:一说古伸字,志不得伸。一说誓约有信。〕
  • 兮。
    唉,路途太远,让我的誓言难以实现。

注释

〔镗〕鼓声。其镗,即“镗镗”。
〔明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袁可立)家庙记》“喤喤考钟,坎坎击鼓。”
〔踊跃〕双声连绵词,犹言鼓舞。
〔兵〕武器,刀枪之类。
〔土国〕在国都服役。
〔漕〕地名。
〔孙子仲〕即公孙文仲,字子仲,邶国将领。
〔平〕和也,和二国之好。谓救陈以调和陈宋关系。
〔陈宋〕诸侯国名。
〔不我以归〕即不以我归,有家不让回。
〔有忡〕忡忡。
〔爰〕本发声词,犹言“于是”。
〔丧〕丧失,此处言跑失。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有不还者,有亡其马者。
〔于以〕于何。
〔契阔〕聚散。契,合;阔,离。
〔成说〕成言也犹言誓约。
〔于嗟〕即“吁嗟”,犹言今之哎哟。
〔活〕借为“佸”,相会。
〔洵〕远。
〔信〕一说古伸字,志不得伸。一说誓约有信。

相关推荐

诗经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诗经》,先秦时叫作《诗》或《诗三百》,到了汉代被奉为经典,尊称为《诗经》,列为“五经”之一。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的诗歌305篇。《诗经》中的诗当初都是配乐的歌词,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分成风、雅、颂三类。“风”是各地方的民歌民谣;“雅”是正统的宫廷乐歌,用于宴会的典礼;“颂”是祭祀乐歌,用于宫廷宗庙祭祀。《诗经》中主要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赋是直陈其事,比是借物譬喻,兴是托物起兴。风、雅、颂、赋、比、兴合称“六义”,是古人对《诗经》艺术经验的总结。


古文源 ® 版权所有 ICP备案:渝ICP备08100657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