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源
今天是:月日 生肖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1.师旷:字子野,春秋晋国人,著名乐师,盲人。
2.于:向。
3.欲:想。
4.暮:晚,迟。
5.炳烛:点燃火把、火炬。先秦时期有无蜡烛,尚有争论,但本文中应理解为照明工具,当时称烛,即是火炬。
6.安:怎么。
7.戏:戏弄。
8.盲臣:我,师旷双目失明所以故称盲臣。
9.何不:为什么不。何,为什么。
10.炳烛之明:像点燃火烛的光亮。
11.昧行:在昏暗中行走;昧,昏暗。
12.哉:象声词。
13.好:善于。
14.善:好。
15.晋平公:春秋时期晋国的国君。
16.闻:听说。
刘向(约前77—前6)原名更生,字子政,祖籍沛郡(今属江苏徐州)人。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刘向的散文主要是秦疏和校雠古书的“叙录”,较有名的有《谏营昌陵疏》和《战国策叙录》,叙事简约,理论畅达、舒缓平易是其主要特色。
《大辞海》:刘向(约前77—前6)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本名更生,字子政,沛(今江苏沛县)人。汉皇族楚元王刘交四世孙。治《春秋穀梁传》,亦好《左氏传》。曾任谏大夫、宗正等。用阴阳灾异附会时政,屡次上书劾奏宦官、外戚专权。成帝时,任光禄大夫,终中垒校尉。曾校阅群书,撰成《别录》,为中国目录学之祖。又编有《楚辞》。所作辞赋三十三篇,今多亡佚,唯存《九叹》为完篇。原有集,已佚,明人辑有《刘中垒集》。另有《洪范五行传》、《新序》、《说苑》、《列女传》等,今存。又有《五经通义》,已佚,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辑存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