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同流水净,身与白云轻。
寂寂深山暮,微闻钟磬声。
高攀龙(1562年-1626年),字存之,又字云从,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万历二十年(1592年)被任命为行人司行人。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高攀龙上疏参劾首辅王锡爵,被贬广东揭阳典史。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高攀龙辞官归家,与顾宪成兄弟复建东林书院,在家讲学二十余年。天启元年(1621年),高攀龙重获起用,被任命为光禄寺丞。历任太常少卿、大理寺右少卿、太仆卿、刑部右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等职。天启六年(1626年),崔呈秀假造浙江税监李实奏本,诬告高攀龙等人贪污,魏忠贤借机搜捕东林党人。该年三月,高攀龙不堪屈辱,投水自尽,时年六十四岁。崇祯初年(1628年),朝廷为高攀龙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
《大辞海》:高攀龙(1562—1626)明文学家、学者。字云从,后字存之,号景逸,无锡(今属江苏)人。万历十七年(1589年)进士,授行人,谪揭阳典史。丁忧归,家居近三十年。与顾宪成讲学东林书院,时称“高顾”,为东林党首领之一。熹宗立,历官至左都御史,为魏忠贤所恶,削籍归。又矫旨逮问,投池死。崇祯初追谥忠宪。其学出入朱熹、陆九渊。诗文为余事,诗意冲淡,文格清遒,无明末纤诡之习。有《高子遗书》、《周易简说》、《春秋孔义》等。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562—1626
明常州府無錫人,字云從,改字存之,號景逸。萬歷十七年進士,授行人。以疏詆楊應宿,謫揭陽典史。遭親喪,家居三十年。天啟元年,進光祿少卿,疏劾閣臣方從哲,奪祿一年,改大理少卿。四年拜左都御史,揭崔呈秀貪贓穢行,為閹黨痛恨,削籍歸。與顧憲成在無錫東林書院講學,海內士大夫稱高顧。時閹黨專政,東林黨人遭迫害。不久,崔呈秀復矯旨遣人往逮,攀龍投水死。有《高子遺書》。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字雲從,無錫人。萬厯己丑進士除行人謫掲陽典史起光禄寺丞厯官刑部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崇禎初贈太子少保兵部尚書諡忠憲有髙景逸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