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源
今天是:日 生肖
  
首页思文拼音版

思文拼音版

本页最后校对时间:2025/9/19 21:51:04

全文注音

  • wén
  • shī
  • jīng
  • wén
  • hòu
  •  
  • pèi
  • tiān
  •  
  • zhγng
  • mín
  •  
  • βěi
  • ěr
  •  
  • lái
  • móu
  •  
  • mìng
  • shuài
  •  
  • jiāng
  • ěr
  • jiè
  •  
  • chén
  • cháng
  • shí
  • xià
  •  

原文

思文
[先秦]诗经

思文后稷,克配彼天。
立我烝民,莫菲尔极。
贻我来牟,帝命率育。
无此疆尔界,陈常于时夏。

对照翻译

  • 〔思:语助词。一说为“思念”。〕
  • 〔文:文德,即治理国家发展经济的功德。〕
  • 后稷
  • 〔后稷:周人始祖,姓姬氏,名弃,号后稷。舜时为农官。〕
  • ,克
  • 〔克:能够。〕
  • 〔配:配享,即一同受祭祀。〕
  • 彼天。
    追忆先祖后稷的丰功伟绩,他完全无愧于与上天共享祭祀。
  • 〔立:通“粒”,米食,一说“养育”。此处用如动词,养育的意思。〕
  • 我烝民
  • 〔烝民:众民。〕
  • ,莫菲尔极
  • 〔极:最,极至,此指无量功德。〕
    他养育了我们千千万万的百姓,如此深厚的恩德,谁不铭记在心间?
  • 〔贻:遗留。〕
  • 我来牟
  • 〔来牟:亦作“麳(lái)麰(móu)”,小麦。一说来是小麦,牟是大麦。〕
  • ,帝命率育
  • 〔率育:普遍养育。〕
    他为我们留下了优良的麦种,这是上天赐予的使命,用以保障各族世代繁衍。
    无此疆尔界,陈
  • 〔陈:布陈,遍布。〕
  • 〔常:常法,常规,此指种植农作物的方法。〕
  • 于时
  • 〔时:此。〕
  • 〔夏:中国。〕
    耕种不分彼此地界,共同推行农政,建设美好的家园。

注释

〔思〕语助词。一说为“思念”。
〔文〕文德,即治理国家发展经济的功德。
〔后稷〕周人始祖,姓姬氏,名弃,号后稷。舜时为农官。
〔克〕能够。
〔配〕配享,即一同受祭祀。
〔立〕通“粒”,米食,一说“养育”。此处用如动词,养育的意思。
〔烝民〕众民。
〔极〕最,极至,此指无量功德。
〔贻〕遗留。
〔来牟〕亦作“麳(lái)麰(móu)”,小麦。一说来是小麦,牟是大麦。
〔率育〕普遍养育。
〔疆界〕都是指疆域。
〔陈〕布陈,遍布。
〔常〕常法,常规,此指种植农作物的方法。
〔时〕此。
〔夏〕中国。

相关推荐

诗经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诗经》,先秦时叫作《诗》或《诗三百》,到了汉代被奉为经典,尊称为《诗经》,列为“五经”之一。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的诗歌305篇。《诗经》中的诗当初都是配乐的歌词,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分成风、雅、颂三类。“风”是各地方的民歌民谣;“雅”是正统的宫廷乐歌,用于宴会的典礼;“颂”是祭祀乐歌,用于宫廷宗庙祭祀。《诗经》中主要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赋是直陈其事,比是借物譬喻,兴是托物起兴。风、雅、颂、赋、比、兴合称“六义”,是古人对《诗经》艺术经验的总结。


古文源 ® 版权所有 ICP备案:渝ICP备08100657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