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源
今天是:日 生肖
  
首页孙子兵法·军争篇拼音版

孙子兵法·军争篇拼音版

本页最后校对时间:2025/9/13 13:04:45

全文注音

  • sūn
  • bīng
  • ·
  • ·
  • jūn
  • zhēng
  • piān
  •  
  • chūn
  • qiū
  • guó
  •  
  • sūn
  •  
  •  
  •  
  •  
  • sūn
  • yuē
  •  
  • fán
  • yòng
  • bīng
  • zhī
  •  
  • jiàng
  • shòu
  • mωng
  • jūn
  •  
  • jūn
  • zhòng
  •  
  • jiāo
  • γr
  • shè
  •  
  • nán
  • jūn
  • zhēng
  •  
  • jūn
  • zhēng
  • zhī
  • nán
  • zhě
  •  
  • wγi
  • zhí
  •  
  • huàn
  • wγi
  •  
  •  
  •  
  •  
  •  
  •  
  • γr
  • yòu
  • zhī
  •  
  • hòu
  • rγn
  •  
  • βiān
  • rγn
  • zhω
  •  
  • zhī
  • zhí
  • zhī
  • zhě
  •  
  •  
  •  
  •  
  •  
  • jūn
  • zhēng
  • wγi
  •  
  • jūn
  • zhēng
  • wγi
  • wēi
  •  
  • jūn
  • γr
  • zhēng
  •  
  • wěi
  • jūn
  • γr
  • zhēng
  • zhòng
  • juān
  •  
  • shω
  • juǎn
  • jiǎ
  • γr
  •  
  • chǔ
  •  
  • bèi
  • dào
  • jiān
  • βíng
  •  
  • bǎi
  • γr
  • zhēng
  •  
  • qín
  • sān
  • jiāng
  • jūn
  •  
  • jωn
  • zhě
  • βiān
  •  
  • zhě
  • hòu
  •  
  • shí
  • γr
  • zhω
  •  
  • shí
  • γr
  • zhēng
  •  
  • juγ
  • shàng
  • jiāng
  • jūn
  •  
  • bàn
  • zhω
  •  
  • sān
  • shí
  • γr
  • zhēng
  •  
  • sān
  • fēn
  • zhī
  • èr
  • zhω
  •  
  •  
  •  
  •  
  •  
  • shω
  • jūn
  • zhòng
  • wáng
  •  
  • liáng
  • shí
  • wáng
  •  
  • wěi
  • wáng
  •  
  •  
  •  
  •  
  •  
  • zhī
  • zhū
  • hóu
  • zhī
  • móu
  • zhě
  •  
  • nγng
  • jiāo
  •  
  • zhī
  • shān
  • lín
  •  
  • βiǎn
  •  
  • zhī
  • βíng
  • zhě
  •  
  • nγng
  • βíng
  • jūn
  •  
  • yòng
  • βiàng
  • dǎo
  • zhě
  •  
  • nγng
  •  
  •  
  •  
  •  
  •  
  • bīng
  • zhà
  •  
  • dòng
  •  
  • fēn
  • wγi
  • biàn
  • zhě
  •  
  •  
  •  
  •  
  •  
  • fēng
  •  
  • βú
  • lín
  •  
  • qīn
  • lüè
  • huǒ
  •  
  • dòng
  • shān
  •  
  • nán
  • zhī
  • yīn
  •  
  • dòng
  • lγi
  • zhèn
  •  
  • lüè
  • βiāng
  • fēn
  • zhòng
  •  
  • kuò
  • fēn
  •  
  • βuán
  • quán
  • γr
  • dòng
  •  
  • βiān
  • zhī
  • zhí
  • zhī
  • zhě
  • shèng
  •  
  • jūn
  • zhēng
  • zhī
  •  
  •  
  •  
  •  
  •  
  •  
  • jūn
  • zhèng
  •  
  • yuē
  •  
  •  
  • yán
  • βiāng
  • wγn
  •  
  • wγi
  • zhī
  • jīn
  •  
  • shω
  • βiāng
  • jiàn
  •  
  • wγi
  • zhī
  • jīng
  •  
  •  
  • jīn
  • jīng
  • zhě
  •  
  • suǒ
  • rγn
  • zhī
  • ěr
  •  
  • rγn
  • zhuān
  •  
  • yǒng
  • zhě
  • jωn
  •  
  • qiè
  • zhě
  • tuω
  • 退
  •  
  • yòng
  • zhòng
  • zhī
  •  
  • zhàn
  • duō
  • jīn
  •  
  • zhòu
  • zhàn
  • duō
  • jīng
  •  
  • suǒ
  • biàn
  • rγn
  • zhī
  • ěr
  •  
  •  
  •  
  •  
  •  
  • sān
  • jūn
  • duó
  •  
  • jiāng
  • jūn
  • duó
  • βīn
  •  
  • shω
  • zhāo
  • ruω
  •  
  • zhòu
  • duò
  •  
  • guī
  •  
  • shàn
  • yòng
  • bīng
  • zhě
  •  
  • ruω
  •  
  • duò
  • guī
  •  
  • zhω
  • zhě
  •  
  • zhω
  • dài
  • luàn
  •  
  • jωng
  • dài
  • huá
  •  
  • zhω
  • βīn
  • zhě
  •  
  • jωn
  • dài
  • yuǎn
  •  
  • dài
  • láo
  •  
  • bǎo
  • dài
  •  
  • zhω
  • zhě
  •  
  • yāo
  • zhèng
  • zhèng
  • zhī
  •  
  • táng
  • táng
  • zhī
  • zhèn
  •  
  • zhω
  • biàn
  • zhě
  •  
  •  
  •  
  •  
  •  
  • yòng
  • bīng
  • zhī
  •  
  • gāo
  • líng
  • βiàng
  •  
  • bèi
  • qiū
  •  
  • yáng
  • běi
  • cóng
  •  
  • ruω
  • gōng
  •  
  • ěr
  • bīng
  • shí
  •  
  • guī
  • shī
  • è
  •  
  • wγi
  • shī
  • quē
  •  
  • qióng
  • kòu
  •  
  • yòng
  • bīng
  • zhī
  •  

原文

孙子兵法·军争篇
[春秋齐国]孙武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交和而舍,莫难于军争。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
  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者也。军争为利,军争为危。举军而争利则不及,委军而争利则辎重捐。是故卷甲而趋,日夜不处,倍道兼行,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将军,劲者先,疲者后,其法十一而至;五十里而争利,则蹶上将军,其法半至;三十里而争利,则三分之二至。是故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故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豫交;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故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和为变者也。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掠乡分众,廓地分利,悬权而动。先知迂直之计者胜,此军争之法也。
  《军政》曰:“言不相闻,故为之金鼓;视不相见,故为之旌旗。”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人之耳目也。人既专一,则勇者不得独进,怯者不得独退,此用众之法也。故夜战多金鼓,昼战多旌旗,所以变人之耳目也。
  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无邀正正之旗,无击堂堂之阵,此治变者也。
  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从,锐卒勿攻,饵兵勿食,归师勿遏,围师遗阙,穷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

对照翻译

      孙子曰:
      孙子说:
    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
  • 〔合军聚众:合,集合,这里引申为组织编制。合军聚众,把人们聚集起来,组成军队。〕
  • ,交和而舍
  • 〔交和而舍:和,通“合”,我国古代的军门称为合门。交和而舍,指两军处于对峙状态。〕
  • ,莫难于军争。
    用兵打仗的原则是,将领接受国君的命令,从召集军队、安营扎寨,到开赴战场与敌人对峙,最难的事情莫过于争取先机以占据优势。
    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
  • 〔以迂为直:指把迂回曲折的弯路变为近便的道路。〕
  • ,以患为利
  • 〔以患为利:指把有害的事情变为有利的事情。〕
    “军争”中最难的地方在于通过迂回的方式更快到达预定战场,将看似不利的条件转化为有利条件。
      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
  • 〔后人发,先人至:比敌军后出动,比敌军先到达战地。〕
  • ,此知迂直之计者也。
      所以,我方采取迂回路线,同时用利益引诱敌人,让敌方摸不清我方意图,结果虽然出发得晚,却能比敌人更早到达战场,能做到这一点,就是掌握了“迂直之计”的人。
    军争为利,军争为危。
    “军争”是为了获取有利条件,但其中也暗藏危险。
    举军而争利则不及,委军而争利则辎重捐。
    如果带着全部辎重去争夺先机,行军速度会受到影响,无法抢先到达战场,但如果丢下辎重轻装前进,装备和物资就会损失。
    是故卷甲而趋,日夜不处,倍道兼行,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将军
  • 〔擒三将军:三将军,指上中下或左中右三军将领。擒,被擒。擒三将军,三军将领都被擒。〕
  • ,劲者先,疲者后,其法十一而至
  • 〔其法十一而至:法,方法。十一,十分之一。其法十一而至,用这种方法,只有十分之一的人能按时到达目的地。〕
    如果卷起铠甲急速行军,日夜不停奔袭百里去争利,三军将士可能会被俘虏,强壮的士兵或许能赶到战场,但疲惫的士兵必然掉队,最终只有十分之一的人能够按时到达。
    五十里而争利,则蹶上将军,其法半至;
    强行军五十里去争利,先头部队的主将可能遭受挫折,而士兵中只有一半能如期赶到。
    三十里而争利,则三分之二至。
    强行军三十里去争利,通常也只有三分之二的人马能够按时到达。
    是故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
  • 〔无委积:委积,储备物资。无委积,指没有储备物资。〕
  • 则亡。
    这样一来,部队没有辎重就无法生存,没有粮食供应就无法维持,没有战备物资储备就难以支撑作战。
    故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豫交
  • 〔豫交:豫,通“与”。豫交,与之结交。〕
    因此,不了解诸侯各国的图谋,不要轻易与他们结盟。
    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
    不熟悉山林、险阻和沼泽等地形分布,就不能贸然行军。
    不用乡导
  • 〔乡导:乡,通“向”。〕
  • 者,不能得地利。
    不借助向导的帮助,就无法充分利用有利地形。
    故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和为变者也。
    用兵打仗靠的是诡诈奇谋来取胜,根据是否有利于获胜决定行动,依据双方情势灵活分兵或集中兵力作为主要变化手段。
    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
  • 〔徐如林:用兵舒缓是像树林那样轻轻晃动。〕
  • ,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
    根据战场形势需要,部队行动迅速时如狂风席卷,从容推进时如森林徐徐展开,攻城掠地时如烈火般迅猛,驻守防御时如大山般稳固,隐匿军情时如乌云蔽日,大军出动时如雷霆万钧。
    掠乡分众,廓地分利,悬权而动。
    夺取敌人的财物、掳掠百姓时应分兵行动,扩张领土、分配资源和俘虏时,都要权衡利弊后决定行动。
    先知迂直之计者胜
  • 〔先知迂直之计者胜:率先了解和运用迂直之计的人会取得胜利。〕
  • ,此军争之法也。
    率先掌握“迂直之计”的将领将取得胜利,这就是“军争”的原则。
      《军政》曰:“
      《军政》上说:“
    言不相闻
  • 〔言不相闻:作战时,以语言指挥,声音听不清楚。〕
  • ,故为之金鼓;
    在战场上用语言指挥听不清或听不见,所以设置了金鼓。
    视不相见,故为之旌旗。”
    用动作指挥看不清或看不见,所以使用旌旗。
    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人之耳目
  • 〔一人之耳目:一,统一一致。人,指士卒。一人之耳目,指进而统一士卒们的行动。〕
  • 也。
    金鼓和旌旗是用来统一士兵视听、协调作战行动的工具。
    人既专一,则勇者不得独进,怯者不得独退,此用众之法也。
    既然士兵都服从统一指挥,那么勇敢的将士就不会单独冒进,胆怯的士兵也不会独自退缩,这就是指挥大军作战的方法。
    故夜战多金鼓,昼战多旌旗,所以变人之耳目
  • 〔变人之耳目:变,这里作“适应”“便利”解。变人之耳目,适应士卒的耳目。〕
  • 也。
    夜间作战要多点火把、频频击鼓,白天作战要多设旌旗,这些方法是用来扰乱敌人的视听的。
      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
  • 〔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三军之众可以使它丧失掉锐气,也可以使将帅们失掉坚强的决心和意志。〕
      对于敌方的三军,可以挫伤其锐气,瓦解其士气,对于敌方的将帅,可以动摇其决心,使其丧失斗志。
    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
    一般来说,敌人清晨初至时士气最旺盛,到了中午,体力开始下降,士气也随之懈怠,等到傍晚时分,士兵归心似箭,士气更加低落。
    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
    善于用兵的人,会避开敌人士气正盛的时候,等到对方士气衰竭时再发起猛攻,这就是正确运用士气的方法。
    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
    用治理严整的我军对付混乱无序的敌军,用镇定平稳的军心对付躁动不安的敌人,这是掌控并利用军心的策略。
    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
    以我就近进入战场的优势迎战长途跋涉的敌人,以我从容稳定的状态对付仓促疲劳的敌人,以我饱食充足的部队对抗饥饿疲弱的敌人,这是懂得如何利用自身优势来困住敌人的方法。
    无邀正正之旗
  • 〔无邀正正之旗:不要邀击旗帜严整队列雄壮的敌军。〕
  • ,无击堂堂之阵,此治变
  • 〔治变:变,这里指的机变。治变,掌握机变的方法。〕
  • 者也。
    不要迎击旗帜整齐、阵型严密的军队,也不要攻击阵容整肃、士气高昂的敌人,这是懂得战场上的随机应变。
      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
  • 〔高陵勿向:不要去攻击占据了高地的敌军。〕
  • ,背丘勿逆
  • 〔背丘勿逆:不要去攻击背靠着丘陵的敌军。〕
  • ,佯北勿从
  • 〔佯北勿从:不要去攻击假装打了败仗的敌军。〕
  • ,锐卒勿攻,饵兵勿食
  • 〔饵兵勿食:饵,钓饵。〕
  • ,归师勿遏,围师遗阙,穷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
      所以,用兵的原则是,对占据高地、背倚丘陵的敌人,不要正面仰攻,对假装败逃的敌人,不要盲目追击,敌人的精锐部队不要强攻,敌人的诱饵部队,不要贪图小利,对正在撤退回本土的部队,不要拦阻,对被包围的敌军,要预留缺口,对陷入绝境的敌人,不要过分逼迫,这些都是用兵的基本原则。

注释

〔合军聚众〕合,集合,这里引申为组织编制。合军聚众,把人们聚集起来,组成军队。
〔交和而舍〕和,通“合”,我国古代的军门称为合门。交和而舍,指两军处于对峙状态。
〔军争〕军,军事,这里指打战。军争,在作战中,争取夺得胜利的有利条件。
〔以迂为直〕指把迂回曲折的弯路变为近便的道路。
〔以患为利〕指把有害的事情变为有利的事情。
〔后人发,先人至〕比敌军后出动,比敌军先到达战地。
〔举军而争利,则不及〕举,全,尽。举军,指全部携带武器辎重的军队。举军而争利,率领全部武器辎重的军队去争夺先机之利,就会因行动迟缓而不能按时到达。
〔委军争利,而辎重捐〕委,委弃,选择。委军,指丢弃笨重装备和辎重的军队。委军争利,则辎重捐,整句意为率领委军去争夺先机之利,那就会把作战必须的重装备和辎重都丢掉。
〔擒三将军〕三将军,指上中下或左中右三军将领。擒,被擒。擒三将军,三军将领都被擒。
〔其法十一而至〕法,方法。十一,十分之一。其法十一而至,用这种方法,只有十分之一的人能按时到达目的地。
〔无委积〕委积,储备物资。无委积,指没有储备物资。
〔豫交〕豫,通“与”。豫交,与之结交。
〔乡导〕乡,通“向”。
〔徐如林〕用兵舒缓是像树林那样轻轻晃动。
〔先知迂直之计者胜〕率先了解和运用迂直之计的人会取得胜利。
〔言不相闻〕作战时,以语言指挥,声音听不清楚。
〔一人之耳目〕一,统一一致。人,指士卒。一人之耳目,指进而统一士卒们的行动。
〔变人之耳目〕变,这里作“适应”“便利”解。变人之耳目,适应士卒的耳目。
〔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三军之众可以使它丧失掉锐气,也可以使将帅们失掉坚强的决心和意志。
〔无邀正正之旗〕不要邀击旗帜严整队列雄壮的敌军。
〔勿击堂堂之阵〕不要去攻击阵容强大实力雄厚的敌军。
〔治变〕变,这里指的机变。治变,掌握机变的方法。
〔高陵勿向〕不要去攻击占据了高地的敌军。
〔背丘勿逆〕不要去攻击背靠着丘陵的敌军。
〔佯北勿从〕不要去攻击假装打了败仗的敌军。
〔饵兵勿食〕饵,钓饵。

相关推荐

孙武

  孙武(约公元前545-前470),字长卿,汉族,中国春秋时期齐国乐安(今山东广饶)人,是吴国将领。著名军事家、政治家。曾率领吴国军队大破楚国军队,占领了楚的国都郢城,几灭亡楚国。其著有巨作《孙子兵法》十三篇,为后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誉为“兵学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被译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成为国际间最著名的兵学典范之书。今日在山东、江苏苏州等地,尚有祀奉孙武的庙宇,多谓之兵圣庙。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春秋時齊國樂安人。田完後裔。其先賜姓孫氏。以兵法求見吳王闔廬,吳王欲試之,出宮中美女百八十人,使武教之戰。武分為二隊,以王寵姬二人為隊長。三令五申之,婦人皆大笑,武斬隊長二人以徇。于是左右前后跪起皆中規矩。吳王用為將,西破強楚,五戰五勝,入楚都,北威齊、晉,顯名諸侯。有《孫子兵法》傳世,為“百代談兵之祖”,在世界軍事科學史上有重要地位。今山東臨沂銀雀山漢墓出土竹簡有武談兵之文《吳問》等五篇。


古文源 ® 版权所有 ICP备案:渝ICP备08100657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