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雁哀哀背朔方,馀霞倒影画潇湘。
长汀细草愁春浪,古渡寒花倚夕阳。
鬼树夜分千炬火,渔舟朝卷一蓬霜。
侬家本是持竿者,为爱明时入帝乡。
李咸用,唐,生卒年不详。族望陇西(今甘肃临洮)。习儒业,久不第,曾应辟为推官。因唐末乱离,仕途不达,遂寓居庐山等地。生平事迹散见宋杨万里《唐李推官披沙集序》、《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唐才子传》卷一〇《殷文圭》附。咸用工诗,尤擅乐府、律诗。所作多忧乱失意之词。为善写“征人凄苦之情”,有“国风之遗音,江左之异曲”(《唐李推官披沙集序》)。辛文房则诋为“气格卑下”(《唐才子传》)。与修睦、来鹏等有交谊,时有唱酬。作诗颇多,《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著录《披沙集》6卷。《全唐诗》存诗3卷。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唐人。工詩。不第。嘗應辟為推官。有《披沙集》六卷。
《唐詩大辭典修訂本:》生卒年不詳。族望隴西(今甘肅臨洮)。習儒業,久不第,曾應辟為推官。因唐末亂離,仕途不達,遂寓居廬山等地。生平事跡散見宋楊萬里《唐李推官披沙集序》、《直齋書錄解題》卷一九、《唐才子傳》卷一〇《殷文圭》附。咸用工詩,尤擅樂府、律詩。所作多憂亂失意之詞。楊萬里謂其“見后卻無語,別來長獨愁”、“危城三面水,古樹一邊春”等句,為善寫“征人凄苦之情”,有“國風之遺音,江左之異曲”(《唐李推官披沙集序》)。辛文房則詆為“氣格卑下”(《唐才子傳》)。與修睦、來鵬等有交誼,時有唱酬。作詩頗多,《直齋書錄解題》卷一九著錄《披沙集》6卷。《全唐詩》存詩3卷。
《唐诗汇评:》李咸用,生卒年里贯均未详。唐末人,与来鹏、修睦同时。曾寓居湘中。后官至浙西推官。有《披沙集》六卷,今存。《全唐诗》编诗三卷。
《大辞海》:李咸用唐诗人。袁州(治今江西宜春)人,郡望陇西(今甘肃临洮南)。唐末举进士不第,寓居湘中、庐山等地。后官浙西推官,约后梁时卒。所作多述乱世失意之情。有《披沙集》。
《中国文学家大词典》:(生卒年不详)族望陇西(今陇山以西地区)。咸用习儒业,久不第,尝应辟为推官。因唐末乱离,仕途不达,遂寓居庐山等地。咸用工诗,尤擅乐府﹑律诗。所作多忧乱失意之词。宋杨万里谓其“见后却无语,别来长独愁”﹑“危城三面水,古树一边春”﹑“月明千峤雪,滩急五更风”等诗句为善写“征人凄苦之情”,“读之使人发融冶之欢于荒寒无聊之中,动惨戚之感于笑谈方怿之初”,有“国风之遗音,江左之异曲”(《唐李推官披沙集序》)。而元辛文房则诋其“气格卑下”(《唐才子传》卷一○殷文圭传)。与释修眭﹑来鹏等有交谊,时有唱酬。所作诗颇多,《直斋书录解题》著录其《披沙集》六卷,今存于《唐人五十家小集》。《全唐诗》编其诗为三卷,见卷六四四至六四六。生平事迹见杨万里《唐李推官披沙集序》﹑《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唐才子传校笺》卷一○。(吴在庆)出自:《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唐五代卷》
《古代作品中的评论》:
《陆游《宣城李虞部诗序》:》唐有李推官,以诗名当代……清新警迈,极锻炼之妙。
《《唐诗品》:》咸用诗名《披沙集》。谢益寿评潘黄门诗云:“披沙简金,往往见宝。”今观咸用之诗,如杨公所简,似可采拾。然五言古诗颇有合调者,乃复委弃。其七言古体,慕长吉之风,而天才不振,音节猥琐。汤休谓吴迈远云:“吾诗可为汝诗父。”若长吉视李,更复奴隶尔,不但可父也。
《《载酒园诗话又编》:》李咸用乐府虽尚能肤立,亦有羊质虎皮之恨。呜呼!古调高言,须骨日近之,可妄效哉!
《《载酒园诗话又编》:》李尝有咏《雪》诗:“云汉风多银浪溅,昆山火烬玉灰飞。”较宋人“冻合玉楼”、“光摇银海”差雅。又一篇曰:“横空络绎云遗屑,朴浪连翩蝶寄槎。”虽镂刻,殊觉捏扭,不及前语自然。
《《重订中晚唐诗主客图》:》咸用字与里,皆不可考。生逢乱世,凄厉多而和平少。其诗各体俱备,五言近体独效张氏,盖亦及门之矫矫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