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群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
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
〔祖逖(tì)〕(—)东晋名将。字士雅,范阳遒县(今河北涞水)人。
〔与刘琨俱为主簿〕和刘琨一起做司州主簿。刘琨(—),东晋将领,诗人。字越石,中山魏县(今河北无极)人。司州,地名,今河南洛阳。主簿,主管文书簿籍的官。
〔寝〕睡。
〔中夜〕半夜。
〔蹴琨觉〕踢醒刘琨。蹴(cù),踢,蹬。
〔恶(è)〕不好。恶声,传说半夜鸡叫是不吉之兆。
〔因起舞〕于是起床舞剑。因,于是。舞,指舞剑。
〔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左丞相司马睿派他做军谘祭酒。睿,即司马睿(—),东晋元帝,当时为琅琊王,任做丞相。以为,即“以之为”,派他做。军谘(zī)祭酒,军事顾问一类的官。
〔京口〕地名,今江苏镇江。
〔纠合骁健〕集合勇猛健壮的人。纠合,集合。骁(xiāo)健,指勇猛健壮的人。
〔晋室〕晋王朝。
〔怨叛〕怨恨反叛。
〔宗室〕皇帝的宗族。
〔鱼肉〕比喻残杀残害。
〔戎狄〕我国古代称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
〔中土〕指中原地区。
〔遗民既遭残贼〕沦陷区的人民已遭到残害。遗民,指沦陷区的人民。残贼,残害,伤害。
〔自奋〕自己奋起(反抗)。
〔大王诚能命将出师〕您如果能任命将领,派出军队。大王,指司马睿。诚,假如。命将出师,任命将领,派出军队。
〔统之以复中原〕统率他们来收复中原。复,收复。中原,当时指黄河中下游地区。
〔群国〕指全国各地。
〔望风响应〕听见消息就起来响应。望风,这里是听到消息的意思。
〔素〕平素,向来。
〔豫州刺史〕豫州长官。豫州,地名,在今河南东部及安徽西部一带。刺史,州的长官。
〔廪(lǐn)〕官府发的粮米,这里指军粮。
〔铠仗〕铠甲武器。铠(kǎi),铠甲。仗,刀戟等兵器的总称。
〔将其部曲〕统率他的部下。部曲,当时世家大族的私人军队。
〔中流〕江心。
〔击楫〕敲打船桨。
〔济〕渡。
〔屯淮阴〕驻扎在淮阴。屯,军队驻扎。淮阴,地名,今江苏淮阴。
〔起冶铸兵〕起炉炼铁,铸造兵器。
〔进〕进发。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019—1086
宋陝州夏縣人,字君實。司馬池子。少聰穎好學,以父蔭為將作監主簿。仁宗寶元元年進士。累官知諫院、翰林學士、權御史中丞,復為翰林兼侍讀學士。極力反對王安石所行新法,以“祖宗之法不可變”為由,數與安石、呂惠卿等辯論,因出知永興軍。神宗熙寧四年,判西京御史臺,退居洛陽十五年,專修史書,絕口不論時事。哲宗立,太皇太后高氏臨朝,起為門下侍郎,拜左仆射,主持朝政。起用劉摯、范純仁、范祖禹、呂大防等,悉除新法,恢復舊制。在相位八月卒,贈太師、溫國公,謚文正。初編撰戰國至秦二世歷史為《通志》八卷,英宗命設局續修,神宗改書名為《資治通鑒》,元豐七年成書。另有《溫國文正公文集》、《稽古錄》等。
全宋詩:司馬光(一○一九~一○八六),字君實,號迂夫,晚號迂叟,陝州夏縣(今屬山西)涑水鄉人,世稱涑水先生。仁宗景祐五年(一○三八)進士。初仕蘇州簽判。父死服除,改武成軍簽判。慶曆六年(一○四六),以龐籍薦授館閣校勘,後受龐籍辟爲並州通判。召還爲開封府推官,累除知制誥,天章閣待制,知諫院。英宗治平三年(一○六六),爲龍圖閣直學士。神宗即位,擢翰林學士。熙寧三年(一○七○),因與王安石政見不合,出知永興軍,改判西京留司御史臺。六年,以端明學士兼翰林侍讀學士居洛陽,主編《資治通鑒》。哲宗即位,召主國政,元祐元年,拜左僕射兼門下侍郎,卒于位,年六十八。贈溫國公,謚文正。有文集八十卷,雜著多種。事見《東坡全集》卷九○蘇軾《司馬溫公行狀》,《宋史》卷三三六有傳。 司馬光詩十四卷,以《四部叢刊》影宋刊《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即宋紹熙刊本,亦即紹興二年本)爲底本,參校清乾隆六年陳宏謀校刊《司馬文正公傳家集》(簡稱陳本)、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司馬文正公傳家集》(簡稱四庫本)等。底本卷二、卷三有若干首有目無詩,分別據陳宏謀刊本補入。底本卷六《又和諷古》“海客久藏機”一首,與卷一《和之美諷古二首》之二重複,已刪略。又輯得集外詩及斷句,另編爲一卷。
词学图录:司马光(1019-1086) 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主编《资治通鉴》,有《司马文正公集》、《稽古录》。存词三首,见《苕溪渔隐丛话》及《阳春白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