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篇
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皆当无愧于圣贤。曾子之三省勿忘,程子之四箴宜佩。持躬不可不谨严,临财不可不廉介。处事不可不决断,存心不可不宽厚。尽前行者地步窄,向后看者眼界宽。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方见手段;风狂雨骤时立得定,才是脚跟。能改过则天地不怒,能安分则鬼神无权。读经传则根柢深,看史鉴则议论伟。能文章则称述多,蓄道德则福报厚。
家庭篇
欲造优美之家庭,须立良好之规则。内外六闾整洁,尊卑次序谨严。父母伯叔孝敬欢愉,妯娌弟兄和睦友爱。祖宗虽远,祭祀宜诚;子孙虽愚,诗书须读。娶媳求淑女,勿计妆奁;嫁女择佳婿,勿慕富贵。家富提携宗族,置义塾与公田;岁饥赈济亲朋,筹仁浆与义粟。勤俭为本,自必丰亨;忠厚传家,乃能长久。
社会篇
信交朋友,惠普乡邻。恤寡矜孤,敬老怀幼。救灾周急,排难解纷。修桥路以利从行,造河船以济众渡。兴启蒙之义塾,设积谷之社仓。私见尽要铲除,公益概行提倡。不见利而起谋,不见才而生嫉。小人固当远,断不可显为仇敌;君子固当亲,亦不可曲为附和。
国家篇
执法如山,守身如玉。爱民如子,去蠹如仇。严以驭役,宽以恤民。官肯著意一分,民受十分之惠。上能吃苦一点,民沾万点之恩。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利在一时固谋也,利在万世者更谋之。大智兴邦,不过集众思;大愚误国,只为好自用。聪明睿智,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振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谦。庙堂之上,以养正气为先;海宇之内,以养元气为本。务本节用则国富,进贤使能则国强。兴学育才则国盛,交邻有道则国安。
【生卒】:852—932
五代時吳越國創建者。杭州臨安人,字具美,一作巨美。少以販私鹽為業,有拳勇。唐末從鎮將董昌為裨將。昌反,鏐執之,拜鎮海鎮東軍節度使。賜鐵券,擁兵兩浙,統十二州。唐昭宗天復二年,封越王。天祐元年,封吳王。後梁太祖開平元年,封吳越王,兼淮南節度使。后自稱吳越國王。在位四十一年,奉事中原朝廷以自保,興修水利,筑捍海塘,發展農業、商業及海上交通。卒謚武肅。
唐詩大辭典修訂本:【生卒】:852—932
字具美,小字婆留,杭州臨安(今浙江臨安)人。早年以販私鹽為生。僖宗乾符間,為臨安石鏡鎮將董昌偏將。以軍功遷臨安副都將。光啟間,助董昌擊敗浙東觀察劉漢宏,任杭州刺史。至昭宗乾寧三年(896),攻殺董昌,兼有兩浙之地。先后受封為越王、吳王。後梁太祖開平元年(907),封吳越國王。在位26年,保境安民,恭事中朝,禮敬文士,鼓勵生產,頗稱安寧。卒謚武肅。生平見新、舊《五代史》本傳、《十國春秋》本紀。錢鏐能文工書,尤喜吟詠。有《武肅王集》傳世。《全唐詩》存詩2首,斷句6。另《兩浙金石志》、《吳越錢氏傳芳集》、《萬歷新昌縣志》等書尚存詩18首。《全唐詩外編》及《全唐詩續拾》收之。
《大辞海》:钱镠(852—932)五代时吴越国的建立者。公元907—932年在位。字具美(一作巨美),杭州临安(今属浙江)人。唐末从石镜镇将董昌镇压黄巢起义军,任镇海节度使。乾宁三年(公元896年)击败董昌,尽有两浙十三州之地。后梁开平元年(907年)封吴越王。在位期间,曾征发民工,修建钱塘江海塘,又在太湖流域,凡一河一浦,都造堰闸,以时蓄泄,不畏旱涝,并建立水网圩区的维修制度,有利于发展这一地区的农业经济。卒谥武肃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