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源
今天是:日 生肖
  
首页巫山巫峡拼音版

巫山巫峡拼音版

本页最后校对时间:2025/7/22 21:06:13

全文注音

  • shān
  • xiá
  •  
  • běi
  • cháo
  • wèi
  •  
  • dào
  • yuán
  •  
  •  
  •  
  •  
  • jiāng
  • shuǐ
  • yòu
  • dōng
  •  
  • jìng
  • xiá
  •  
  • suǒ
  • záo
  • tōng
  • jiāng
  • shuǐ
  •  
  • guō
  • zhòng
  • chǎn
  • yún
  •  
  •  
  • γn
  • zhì
  •  
  • shān
  • zγi
  • xiγn
  • 西
  • nán
  •  
  • ér
  • jīn
  • xiγn
  • dōng
  • yǒu
  • shān
  •  
  • jiāng
  • jùn
  • xiγn
  • zhì
  • hénɡ
  •  
  •  
  • jiāng
  • shuǐ
  • xiá
  •  
  • dōng
  •  
  • jìng
  • xīn
  • bēng
  • tān
  •  
  • shān
  • hγn
  • yǒng
  • yuán
  • shí
  • èr
  • nián
  • bēng
  •  
  • jìn
  • tγi
  • yuán
  • èr
  • nián
  • yòu
  • bēng
  •  
  • dāng
  • bēng
  • zhī
  •  
  • shuǐ
  • liú
  • bǎi
  •  
  • yǒng
  • shù
  • shí
  • zhγng
  •  
  • jīn
  • tān
  • shγng
  • yǒu
  • shí
  •  
  • huò
  • yuán
  • dān
  •  
  • huò
  • fāng
  •  
  • ruò
  • zhě
  • shèn
  • zhòng
  •  
  • jiē
  • bēng
  • suǒ
  • yωn
  •  
  • zhì
  • tuān
  • liú
  •  
  • wèi
  • zhī
  • xīn
  • bēng
  • tān
  •  
  • tuí
  • yán
  • suǒ
  •  
  • zhī
  • zhū
  • lǐng
  •  
  • shγng
  • wéi
  • sǒnɡ
  • jié
  •  
  • xiγ
  • shí
  •  
  • yǒu
  • shān
  •  
  • fēi
  • wéi
  • sān
  • xiá
  • suǒ
  •  
  • nǎi
  • dāng
  • βγng
  • fēng
  • mín
  • é
  •  
  • xié
  • lǐng
  • héng
  •  
  • qún
  • shān
  •  
  • bìng
  • gγi
  • qīng
  • yún
  •  
  • gèng
  • jiù
  • xiāo
  • hγn
  • biγn
  • yōu
  • liè
  • ěr
  •  
  • shén
  • mèng
  • suǒ
  • chù
  •  
  •  
  • shān
  • hǎi
  • jīng
  •  
  • yuē
  •  
  •  
  • xiγ
  • hòu
  • zhī
  • chén
  • mèng
  •  
  • shì
  • shén
  •  
  • rén
  • sòng
  • mèng
  • zhī
  • suǒ
  •  
  • yǒu
  • xuè
  • zhě
  • zhí
  • zhī
  •  
  • shì
  • qǐng
  • shēng
  •  
  • shān
  • shγng
  •  
  • zγi
  • dān
  • shān
  • 西
  •  
  •  
  • guō
  • jǐng
  • chún
  • yún
  •  
  •  
  • dān
  • shān
  • zγi
  • dān
  • yáng
  •  
  • shω
  •  
  •  
  • dān
  • shān
  • 西
  • shān
  • zhě
  •  
  • yòu
  • yān
  •  
  • sòng
  • suǒ
  • wèi
  •  
  •  
  • tiān
  • zhī
  •  
  • míng
  • yuē
  • yáo
  •  
  • wèi
  • xíng
  • ér
  • wáng
  •  
  • fēng
  • shān
  • zhī
  • yáng
  •  
  • jīnɡ
  • hún
  • wéi
  • cǎo
  •  
  • shí
  • wéi
  • línɡ
  • zhī
  •  
  •  
  • suǒ
  • wèi
  •  
  •  
  • shān
  • zhī
  •  
  • ɡāo
  • tánɡ
  • zhī
  •  
  • dγn
  • wéi
  • xíng
  • yún
  •  
  • wéi
  • xíng
  •  
  • zhāo
  • zhāo
  •  
  • yánɡ
  • tái
  • zhī
  • xiγ
  •  
  •  
  • dγn
  • zǎo
  • shì
  • zhī
  •  
  • guǒ
  • yán
  •  
  • wèi
  • miγo
  •  
  • hγo
  • zhāo
  • yún
  • yān
  •  
  •  
  • jiān
  • shǒu
  • wěi
  • bǎi
  • liù
  • shí
  •  
  • wèi
  • zhī
  • xiá
  •  
  • gγi
  • yīn
  • shān
  • wéi
  • míng
  •  
  •  
  •  
  •  
  •  
  • sān
  • xiá
  • bǎi
  • zhōng
  •  
  • liǎng
  • γn
  • lián
  • shān
  •  
  • lüè
  • quē
  • chù
  •  
  • chóng
  • yán
  • dié
  • zhγng
  •  
  • yǐn
  • tiān
  •  
  • fēi
  • tíng
  • fēn
  •  
  • jiγn
  • yuè
  •  
  • zhì
  • xiγ
  • shuǐ
  • xiānɡ
  • línɡ
  •  
  • yán
  • 沿
  • jué
  •  
  • huò
  • wáng
  • mìng
  • xuān
  •  
  • yǒu
  • shí
  • zhāo
  • bái
  •  
  • dγo
  • jiāng
  • líng
  •  
  • jiān
  • qiān
  • èr
  • bǎi
  •  
  • suī
  • chénɡ
  • bēn
  • fēng
  •  
  •  
  • chūn
  • dōng
  • zhī
  • shí
  •  
  • tuān
  • 绿
  • tán
  •  
  • huí
  • qīng
  • dγo
  • yǐnɡ
  •  
  • jué
  • yǎn
  • duō
  • shēng
  • guγi
  • bǎi
  •  
  • xuán
  • quán
  •  
  • fēi
  • shù
  • jiān
  •  
  • qīng
  • róng
  • jùn
  • mγo
  •  
  • liáng
  • duō
  • wèi
  •  
  • měi
  • zhì
  • qíng
  • chū
  • shuāng
  • dγn
  •  
  • lín
  • hán
  • jiγn
  •  
  • cháng
  • yǒu
  • gāo
  • yuán
  • chánɡ
  • xiγo
  •  
  • zhω
  • yǐn
  •  
  • βōng
  • chuán
  • xiǎng
  •  
  • āi
  • zhuǎn
  • jiω
  • jué
  •  
  • zhě
  • yuē
  •  
  •  
  • dōng
  • sān
  • xiá
  • xiá
  • chánɡ
  •  
  • yuán
  • míng
  • sān
  • shēng
  • lèi
  • zhān
  • cháng
  •  
  •  
  •  
  •  
  •  
  •  
  • jiāng
  • shuǐ
  • yòu
  • dōng
  • jìng
  • shí
  • mén
  • tān
  •  
  • tān
  • běi
  • γn
  • yǒu
  • shān
  •  
  • shān
  • shγng
  • xiγ
  • βāi
  •  
  • dòng
  • dōnɡ
  • 西
  •  
  • yuán
  • jiāng
  • suǒ
  • yóu
  •  
  • liú
  • bèi
  • wéi
  • xùn
  • suǒ
  •  
  • zǒu
  • jìng
  • mén
  •  
  • zhuī
  • zhě
  • shèn
  •  
  • bèi
  • nǎi
  • shāo
  • βǎi
  • duγn
  • dγo
  •  
  • sūn
  • huán
  • wéi
  • xùn
  • qián
  •  
  • fèn
  • mìng
  •  
  • zhǎn
  • shγng
  • βuí
  • dγo
  •  
  • jié
  • yγo
  • jìng
  •  
  • bèi
  • shān
  • yuè
  • xiǎn
  •  
  • jǐn
  • nǎi
  • miǎn
  •  
  • fèn
  • 忿
  • huì
  • ér
  • tγn
  • yuē
  •  
  • zhì
  • jīng
  •  
  • huán
  • shγng
  • xiǎo
  • ér
  •  
  • ér
  • jīn
  •  
  • nǎi
  • zhì
  •  
  • suì
  • fèn
  • ér
  • hōng
  •  

原文

巫山巫峡
[北朝魏]郦道元

  江水又东,迳巫峡,杜宇所凿以通江水也。郭仲产云:“按地理志,巫山在县西南,而今县东有巫山,将郡县居治无恒故也!”江水历峡,东,迳新崩滩。此山汉和帝永元十二年崩,晋太元二年又崩。当崩之日,水逆流百余里,涌起数十丈。今滩上有石,或圆如箪,或方似笥,若此者甚众,皆崩崖所陨,致怒湍流,故谓之新崩滩。其颓岩所余,比之诸岭,尚为竦桀。其下十余里,有大巫山,非惟三峡所无,乃当抗峰岷峨,偕岭衡疑;其翼附群山,并概青云,更就霄汉辨其优劣耳!神孟涂所处。《山海经》曰:“夏后启之臣孟涂,是司神于巴,巴人讼于孟涂之所,其衣有血者执之,是请生,居山上,在丹山西。”郭景纯云:“丹山在丹阳,属巴。”丹山西即巫山者也。又帝女居焉。宋玉所谓:“天帝之季女,名曰瑶姬,未行而亡,封于巫山之阳。精魂为草,寔为灵芝。”所谓“‘巫山之女,高唐之阻,旦为行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旦早视之,果如其言。故为立庙,号朝云焉。”其间首尾百六十里,谓之巫峡,盖因山为名也。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泝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江水又东径石门滩。滩北岸有山,山上合下开,洞达东西,缘江步路所由,刘备为陆逊所破,走径此门,追者甚急,备乃烧铠断道。孙桓为逊前驱,奋不顾命,斩上夔道,截其要径,备逾山越险,仅乃得免,忿恚而叹曰:吾昔至京,桓尚小儿。而今迫孤,乃至于此。遂发愤而薨矣。

对照翻译

      江水又东,迳巫峡,杜宇所凿以通江水也。
      长江继续向东流,经过巫峡,巫峡是古时杜宇王派人开凿用来疏通江水的。
    郭仲产云:“
    郭仲产说:“
    按地理志,巫山在县西南,而今县东有巫山,将郡县居治无恒故也!”
    按照《汉书·地理志》记载,巫山应该在巫山县城的西南,但现在的巫山却在县城的东边,这可能是郡县治所位置不固定的原因吧!”
    江水历峡,东,迳新崩滩。
    长江穿过巫峡后,继续向东流,经过新崩滩。
    此山汉和帝永元十二年崩,晋太元二年又崩。
    这座山在汉和帝永元十二年曾经崩塌过一次,晋太元二年又崩塌了一次。
    当崩之日,水逆流百余里,涌起数十丈。
    每次崩塌时,江水都会倒流一百多里,激起几十丈高的浪头。
    今滩上有石,或圆如箪
  • 〔箪:古代用竹子等编成的盛用的器具。〕
  • ,或方似笥
  • 〔笥:盛饭或盛衣物的方形竹器。〕
  • ,若此者甚众,皆崩崖所陨,致怒湍流,故谓之新崩滩。
    如今滩上的石头,有的圆得像竹箪,有的方得像木箱,这样的石头非常多,都是从崩塌的山崖上滚落下来的,使得湍急的江水更加汹涌,因此这里被称为新崩滩。
    其颓岩所余,比之诸岭,尚为竦桀
  • 〔竦桀:高耸特出。〕
    那崩塌后剩下的山崖,比起周围的其他山岭,仍然显得高耸突出。
    其下十余里,有大巫山,非惟三峡所无,乃当抗峰岷峨
  • 〔岷峨:岷山和峨眉山的并称。〕
  • ,偕岭衡疑;
    从新崩滩往下十多里,有一座大巫山,它的高度不仅在三峡中独一无二,而且可以与岷山、峨眉山比肩,甚至能和衡山、九疑山并列;
    其翼附群山,并概青云,更就霄汉辨其优劣耳!
    它统领周围的群山,高接云霄,仿佛要到天际去丈量它们的高度!
    神孟涂所处。
    神人孟涂就住在这大巫山上。
    《山海经》曰:“
    《山海经》记载:“
    夏后启之臣孟涂,是司神于巴,巴人讼于孟涂之所,其衣有血者执之,是请生,居山上,在丹山西。”
    夏朝君主启的臣子孟涂,在巴地掌管神灵事务,巴地的人到孟涂那里打官司,孟涂抓了衣服上有血迹的人,被抓的人请求饶命,孟涂赦免了他,并让他住在丹山的西边。”
    郭景纯云:“
    郭景纯为《山海经》作注时说:“
    丹山在丹阳,属巴。”
    丹山在丹阳,属于巴地。”
    丹山西即巫山者也。
    丹山西面就是巫山。
    又帝女居焉。
    天帝的女儿也住在这里。
    宋玉所谓:“
    宋玉说:“
    天帝之季女,名曰瑶姬,未行而亡,封于巫山之阳。
    天帝最小的女儿名叫瑶姬,还没出嫁就去世了,埋葬在巫山的南面。
    精魂为草,寔为灵芝。”
    她的灵魂化作草,这就是灵芝。”
    所谓“‘巫山之女,高唐之阻,旦为行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书中还记载,“神女离别楚怀王时自述,‘巫山神女住在险峻的地方,早晨化为朝云,晚上化为雨雾,早晚都在阳台山下徘徊。’
    旦早视之,果如其言。’
    第二天早上去看,果然如神女所说。
    故为立庙,号朝云焉。”
    于是楚怀王为她建了一座庙,叫做朝云庙。”
    其间首尾百六十里,谓之巫峡,盖因山为名也。
    这段从头到尾全长一百六十里的峡谷,被称为巫峡,是因为它位于巫山而得名。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
  • 〔略无:毫无,完全没有。〕
  • 〔阙:通“缺”,缺口,空隙。〕
  • 处。
      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连绵的高山没有断开的地方。
    重岩叠嶂
  • 〔嶂:直立如屏障一样的山峰。〕
  • ,隐天蔽日;
    悬崖峭壁层层叠叠,遮挡了天空和阳光,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到太阳;
    自非
  • 〔自非:如果不是。〕
  • 亭午
  • 〔亭午:正午。〕
  • 夜分
  • 〔夜分:半夜。〕
  • ,不见曦
  • 〔曦:日光,这里指太阳。〕
  • 月。
    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到月亮。
    至于夏水襄
  • 〔襄:上,这里指漫上。〕
  • 陵,沿
  • 〔沿:顺流而下(的船)。〕
  • 泝阻绝;
    到了夏天,江水涨满山陵,上行和下行的船只航路都被阻断,无法通行。
    或王命
  • 〔王命:皇帝的圣旨。〕
  • 急宣
  • 〔宣:宣布,传达。〕
  • ,有时朝发白帝
  • 〔白帝:城名,在重庆奉节县东。〕
  • 〔朝发白帝:早上从白帝城出发。〕
  • ,暮到江陵
  • 〔江陵:今湖北省荆州市。〕
  • ,其间千二百里,虽
  • 〔虽:即使。〕
  • 乘奔
  • 〔奔:奔驰的快马。〕
  • 〔御:驾着,驾驶。〕
  • 风,不以
  • 〔不以:不如。此句谓和行船比起来,即使是乘奔御风也不被认为是(比船)快,或为“以”当是“似”之误。〕
  • 疾也。
    有时皇帝的紧急命令需要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能到达江陵,这一千二百里的路程,即使骑最快的马,驾着风,也不如坐船快。
    春冬之时,则素
  • 〔素:白色的。〕
  • 〔素湍:白色的急流。〕
  • 绿潭
  • 〔绿潭:碧绿的潭水。〕
  • ,回清倒影
  • 〔回清倒影:回旋的清波,倒映出(山石林木)的倒影。绝巘
  • 〔巘:高峰。〕
  • :极高的山峰。〕;
    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可以看到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潭水,以及回旋的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绝巘
  • 〔巘:高峰。〕
  • 多生怪柏,悬泉
  • 〔悬泉:悬挂着的泉水瀑布。〕
  • 瀑布,飞漱
  • 〔漱:冲荡。〕
  • 〔飞漱:急流冲荡。〕
  • 其间;
    极高的山峰上长满了奇形怪状的松柏,山峰间悬泉瀑布飞泻而下。
    清荣峻茂
  • 〔清荣峻茂: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盛。〕
  • ,良
  • 〔良:很。〕
  • 多趣味。
    水清澈,树茂盛,山陡峭,草繁密,确实趣味无穷。
    每至晴初
  • 〔晴初:(雨后或雪后)天刚刚放晴的时候。〕
  • 霜旦
  • 〔霜旦:下霜的早晨。〕
  • ,林寒涧肃;
    每逢初晴的日子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得格外清凉寂静。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
  • 〔引:延长。〕
  • 〔属引:连续不断。〕
  • 凄异
  • 〔凄异:凄惨悲凉。〕
  • ,空谷传响,哀转
  • 〔转:通“啭”鸣叫。〕
  • 久绝
  • 〔哀转久绝:悲哀婉转,猿鸣声很久才消失。〕
    常常有猿猴在高处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听起来凄惨悲凉,在空旷的山谷中传来回声,久久才消失。
    故渔者歌曰:“
    所以三峡中的渔民唱道:“
    巴东
  • 〔巴东:汉郡名,在今重庆东部云阳,奉节,巫山一带。〕
  • 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
  • 〔三声:几声。这里不是确数。〕
  • 泪沾
  • 〔沾:打湿。〕
  • 〔裳:衣服。〕
  • !”
    巴东三峡之中巫峡最长,猿猴几声啼叫就让人泪湿衣裳。”
      江水又东径石门滩。
      江水又向东流,经过石门滩。
    滩北岸有山,山上合下开,洞达东西,缘江步路所由,刘备为陆逊所破,走径此门,追者甚急,备乃烧铠断道。
    石门滩北岸有一座山,上面合拢,下面敞开,东西方向通畅,沿江步行的人都必须经过这里,当年刘备被陆逊打败,逃到这里时,追兵紧追不舍,于是刘备烧毁铠甲,破坏了栈道。
    孙桓为逊前驱,奋不顾命,斩上夔道,截其要径,备逾山越险,仅乃得免,忿恚而叹曰:
    孙桓作为陆逊的前锋,奋不顾身地追击,切断了通往夔州的要道,刘备翻山越岭,穿越重重险阻,勉强保住性命,他气愤地叹息道:“
    吾昔至京,桓尚小儿。
    从前我到京城时,孙桓不过是个小毛孩。
    而今迫孤,乃至于此。
    现在竟然把我逼到这种地步!”
    遂发愤而薨矣。
    他越想越气,最后竟气死了。

注释

〔迳〕经过。
〔箪〕古代用竹子等编成的盛用的器具。
〔笥〕盛饭或盛衣物的方形竹器。
〔竦桀〕高耸特出。
〔岷峨〕岷山和峨眉山的并称。
〔自〕在,从。
〔三峡〕指长江上游重庆湖北两个省级行政单位间的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峡全长实际只有四百多里。
〔略无〕毫无,完全没有。
〔阙〕通“缺”,缺口,空隙。
〔嶂〕直立如屏障一样的山峰。
〔自非〕如果不是。
〔自〕如果。
〔非〕不是。
〔亭午〕正午。
〔夜分〕半夜。
〔曦〕日光,这里指太阳。
〔襄〕上,这里指漫上。
〔陵〕大的土山,这里泛指山陵。
〔沿〕顺流而下(的船)。
〔溯〕逆流而上(的船)。
〔或〕有的时候。
〔王命〕皇帝的圣旨。
〔宣〕宣布,传达。
〔朝发白帝〕早上从白帝城出发。
〔白帝〕城名,在重庆奉节县东。
〔朝〕早晨。
〔江陵〕今湖北省荆州市。
〔虽〕即使。
〔奔〕奔驰的快马。
〔御〕驾着,驾驶。
〔不以〕不如。此句谓和行船比起来,即使是乘奔御风也不被认为是(比船)快,或为“以”当是“似”之误。
〔(见清赵一清《水经注刊误》)疾〕快。
〔素湍〕白色的急流。
〔素〕白色的。
〔绿潭〕碧绿的潭水。
〔回清倒影〕回旋的清波,倒映出(山石林木)的倒影。绝巘:极高的山峰。
〔绝〕极。
〔巘〕高峰。
〔悬泉〕悬挂着的泉水瀑布。
〔飞漱〕急流冲荡。
〔漱〕冲荡。
〔清荣峻茂〕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盛。
〔良〕很。
〔晴初〕(雨后或雪后)天刚刚放晴的时候。
〔霜旦〕下霜的早晨。
〔属引〕连续不断。
〔属〕动词。连接。
〔引〕延长。
〔凄异〕凄惨悲凉。
〔哀转久绝〕悲哀婉转,猿鸣声很久才消失。
〔绝〕消失,停止。
〔转〕通“啭”鸣叫。
〔巴东〕汉郡名,在今重庆东部云阳,奉节,巫山一带。
〔三声〕几声。这里不是确数。
〔沾〕打湿。
〔裳〕衣服。

相关推荐

郦道元

  郦道元(约470—527),字善长。汉族,范阳涿州(今河北涿州)人。北朝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仕途坎坷,终未能尽其才。他博览奇书,幼时曾随父亲到山东访求水道,后又游历秦岭、淮河以北和长城以南广大地区,考察河道沟渠,搜集有关的风土民情、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撰《水经注》四十卷。文笔隽永,描写生动,既是一部内容丰富多彩的地理著作,也是一部优美的山水散文汇集。可称为我国游记文学的开创者,对后世游记散文的发展影响颇大。另著《本志》十三篇及《七聘》等文,已佚。


古文源 ® 版权所有 ICP备案:渝ICP备08100657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