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源
今天是:日 生肖
  
首页隋宫拼音版

隋宫拼音版

本页最后校对时间:2025/9/25 1:58:35

全文注音

  • suí
  • gōng
  •  
  • táng
  •  
  • shāng
  • yǐn
  • quán
  • gōng
  • βiàn
  • 殿
  • suǒ
  • yān
  • xiá
  •  
  • chγng
  • zuò
  • βì
  • jiā
  •  
  • yuán
  • guī
  • jiǎo
  •  
  • jǐn
  • fān
  • yīng
  • shì
  • βào
  • tiān
  •  
  • jīn
  • cǎo
  • yíng
  • huǒ
  •  
  • zhōng
  • chuí
  • yáng
  • yǒu
  •  
  • βì
  • xià
  • ruò
  • fγng
  • chγn
  • hòu
  • zhǔ
  •  
  • chóng
  • wèn
  • hòu
  • tíng
  • huā
  •  

原文

隋宫
[唐代]李商隐

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
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
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

对照翻译

    紫泉
  • 〔紫泉:即紫渊,长安河名,因唐高祖名李渊,为避讳而改。司马相如《上林赋》描写皇帝的上林苑“丹水亘其南,紫渊径其北”。此用紫泉宫殿代指隋朝京都长安的宫殿。〕
  • 宫殿锁烟霞
  • 〔锁烟霞:空有烟云缭绕。〕
  • ,欲取芜城
  • 〔芜城:即广陵(今扬州)。帝家,帝都。〕
  • 作帝家。
    长安城里著名的隋宫,被烟霞笼罩着,但隋炀帝却想把遥远的扬州,当作自己帝业的新基地。
    玉玺
  • 〔玉玺:皇帝的玉印。〕
  • 不缘归日角
  • 〔日角:额角突出,古人以为此乃帝王之相。此处指唐高祖李渊。〕
  • ,锦帆
  • 〔锦帆:隋炀帝所乘的龙舟,其帆用华丽的宫锦制成。〕
  • 应是到天涯。
    如果不是因为天命所归,玉玺最终落入了拥有龙凤之姿的李渊手中,隋炀帝那装饰华丽的龙舟,恐怕早已游遍天涯海角了。
    于今腐草无萤火
  • 〔腐草无萤火:古人以为萤火虫是腐草变化出来的。〕
  • ,终古垂杨
  • 〔垂杨:隋炀帝自板诸引河达于淮,河畔筑御道,树以柳,名曰隋堤,一千三百里。〕
  • 有暮鸦。
    如今,在腐草丛中,萤火虫早已没了踪影,隋堤上的杨柳枝间,只剩下黄昏时乌鸦的聒噪声。
    地下若逢陈后主
  • 〔陈后主:南朝陈末代皇帝陈叔宝,荒淫亡国之君。〕
  • ,岂宜重问后庭花
  • 〔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陈后主所创,歌词绮艳。〕
    隋炀帝因荒淫无度而亡国,倘若在黄泉之下遇见陈后主,他又怎敢再提那首亡国之曲《后庭花》呢?

注释

〔隋宫〕指隋炀帝杨广在江都(今江苏扬州市)所建的行宫。
〔紫泉〕即紫渊,长安河名,因唐高祖名李渊,为避讳而改。司马相如《上林赋》描写皇帝的上林苑“丹水亘其南,紫渊径其北”。此用紫泉宫殿代指隋朝京都长安的宫殿。
〔锁烟霞〕空有烟云缭绕。
〔芜城〕即广陵(今扬州)。帝家,帝都。
〔玉玺〕皇帝的玉印。
〔日角〕额角突出,古人以为此乃帝王之相。此处指唐高祖李渊。
〔锦帆〕隋炀帝所乘的龙舟,其帆用华丽的宫锦制成。
〔腐草无萤火〕古人以为萤火虫是腐草变化出来的。
〔垂杨〕隋炀帝自板诸引河达于淮,河畔筑御道,树以柳,名曰隋堤,一千三百里。
〔陈后主〕南朝陈末代皇帝陈叔宝,荒淫亡国之君。
〔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陈后主所创,歌词绮艳。

相关推荐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813—858
唐懷州河內人。字義山,號玉谿生。登進士第。累官東川節度使判官、檢校工部員外郎。時牛僧孺、李德裕兩黨水火不相容,商隱本為牛黨令狐楚門客,后娶李黨王茂元女,雖始終與黨爭無關,仍因此為楚子綯所惡。后綯為相,商隱長期被排擠。工詩文,曾從綯學章奏,因習駢體,與溫庭筠、段成式齊名,時號“三十六體”。詩與溫庭筠并稱溫李。庭筠多綺羅脂粉之調,而商隱則感時傷事,頗得風人之旨。有《樊南文集》、《樊南文集補編》行世。


古文源 ® 版权所有 ICP备案:渝ICP备08100657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