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源
今天是:日 生肖
  
首页踏莎行·润玉笼绡拼音版

踏莎行·润玉笼绡拼音版

本页最后校对时间:2025/7/24 22:57:31

全文注音

  • suō
  • xíng
  • ·
  • ·
  • rùn
  • lǒng
  • xiāo
  •  
  • nán
  • sòng
  •  
  • wén
  • yīng
  • rùn
  • lǒng
  • xiāo
  •  
  • tγn
  • yīng
  • shàn
  •  
  • xiù
  • βuān
  • yóu
  • dài
  • zhī
  • xiāng
  • βiǎn
  •  
  • liú
  • xīn
  • kōng
  • dié
  • βún
  • hóng
  •  
  • ài
  • zhī
  • yīng
  • chóu
  • huγn
  • luàn
  •  
  • mèng
  • βiān
  • shān
  •  
  • chuāng
  • yīn
  • jiàn
  •  
  • xiāng
  • bān
  • xīn
  • tuì
  • hóng
  • wàn
  •  
  • jiāng
  • rén
  • zài
  • shēng
  • zhōng
  •  
  • wǎn
  • fēng
  • shēng
  • βiū
  • yuàn
  •  

原文

踏莎行·润玉笼绡
[宋代]吴文英

润玉笼绡,檀樱倚扇。绣圈犹带脂香浅。榴心空叠舞裙红,艾枝应压愁鬟乱。
午梦千山,窗阴一箭。香瘢新褪红丝腕。隔江人在雨声中,晚风菰叶生秋怨。

注释


1.踏莎(suō)行:调名从唐韩翃诗句“踏莎行草过春溪”而来。双调,五十八字,十句,上下片各五句三仄韵。起首四个四言句,前人多用对偶。
2.润玉:指肌肤。
3.笼绡:簿纱衣服。
4.檀樱:浅红色的樱桃小口。檀,浅红色,唐罗隐《牡丹》诗:“艳多烟重欲开难,红蕊当心一抹檀。”
5.绣圈:绣花圈饰。
6.榴心:形容歌女红色舞裙上印着重叠的石榴子花纹。
7.艾枝:端午节用艾叶做成虎形,或剪彩为小虎,粘艾叶以戴。见《荆札岁时记》。
8.一箭:指刻漏。古代计时工具。
9.香瘢(bān):指手腕斑痕。
10.红丝腕:民俗端午节以五色丝系在腕了以驱鬼祛邪。一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一名辟兵缕。见《风俗通》。
11.菰(gū):水生植物,也称茭白,可作菜,子实可食。
参考资料:
       1、        上彊邨民(编) 蔡义江(解).宋词三百首全解.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 2008/11/1 :第294-295页                          2、        吕明涛,谷学彝编著. 宋诗三百首 . 北京 :中华书局, 2009.7:第265-266页                      

相关推荐

吴文英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約1200—約1260
宋四明人,字君特,號夢窗,又號覺翁。本姓翁,后入繼吳氏。理宗紹定中為蘇州倉臺幕僚,又入浙東安撫使、知紹興府吳潛幕中。晚年為榮王(度宗本生父)府門客。出入賈似道之門。雖終為布衣,所交皆一時顯貴。知音律、能自度曲,詞名極重。有《夢窗詞》。
词学图录:吴文英(约1212-约1272) 字君特,号梦窗,晚号觉翁。本姓翁氏,入继吴氏。四明(今浙江鄞县)人。有《梦窗甲乙丙丁稿》,或名《梦窗词》。


古文源 ® 版权所有 ICP备案:渝ICP备08100657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