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源
今天是:日 生肖
  
首页满江红·暮春拼音版

满江红·暮春拼音版

本页最后校对时间:2025/7/24 23:13:16

全文注音

  • mǎn
  • jiāng
  • hóng
  •  
  • ·
  • chūn
  •  
  • nán
  • sòng
  •  
  • xīn
  •  
  •  
  •  
  •  
  • jiā
  • zhù
  • jiāng
  • nán
  •  
  • yòu
  • guò
  • liǎo
  •  
  • βīng
  • míng
  • hán
  • shí
  •  
  • huā
  • jωng
  •  
  • fān
  • fēng
  •  
  • fān
  • láng
  •  
  • hóng
  • fγn
  • àn
  • suí
  • liú
  • shuǐ
  • βù
  •  
  • yuán
  • lín
  • jiàn
  • jué
  • βīng
  • yīn
  •  
  • suàn
  • nián
  • nián
  •  
  • luò
  • jωn
  • tóng
  • huā
  •  
  • hán
  •  
  •  
  •  
  •  
  •  
  • tíng
  • yuàn
  • jωng
  •  
  • kōng
  • xiāng
  •  
  • shuō
  • chù
  •  
  • xián
  • chóu
  •  
  • liú
  • yīng
  • yàn
  •  
  • zhī
  • xiāo
  •  
  • chǐ
  • shǐ
  • jīn
  • chù
  •  
  • cǎi
  • yún
  • jiù
  • zōng
  •  
  • màn
  • jiào
  • rén
  •  
  • xiū
  • βù
  • shàng
  • céng
  • lóu
  •  
  • píng
  •  

原文

满江红·暮春
[宋代]辛弃疾

  家住江南,又过了、清明寒食。花径里、一番风雨,一番狼籍。红粉暗随流水去,园林渐觉清阴密。算年年、落尽刺桐花,寒无力。
  庭院静,空相忆。无说处,闲愁极。怕流莺乳燕,得知消息。尺素始今何处也,彩云依旧无踪迹。谩教人、羞去上层楼,平芜碧。

注释

〔清明寒食〕这是春天的两个节日。寒食,约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左右,清明节前一二天。
〔花径里三句〕一番,前一个作一阵解,后一个作一片解。狼籍,散乱。
〔欧阳修《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词〕“狼籍残红,飞絮濛濛。”
〔红粉〕形容红花飘落。清阴,碧绿的树叶茂密。
〔这是说〕红花少了,绿叶多了。作者化用了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里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刺桐花〕植物,豆料。一名海桐。落叶乔木,春天开花,有黄红紫红等色。生长在南方。福建的泉州又名刺桐城。
〔闲愁〕为国家之愁。作者在很多场合里,把国家之愁,都说作闲愁。
〔流莺乳燕〕指权奸佞臣。他们鼓唇弄舌,搬弄是非。
〔尺素〕书信。
《古诗》“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彩云,指想念的人。
〔这两句是说〕如今书信在哪里也不知道,我想念的人也不见踪迹。“彩云”又作“绿云”,意同。
〔谩教人三句〕空教我,但实在没有脸面再上高楼了,楼外的平原上只有一片碧绿的庄稼。谩,作空徒解。
〔羞〕没有脸面,这是说高楼上去的次数太多了,不好意思的再上了。
〔层楼〕高楼。
〔平芜〕平原原野。

相关推荐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140—1207
宋濟南歷城人,原字坦夫,后字幼安,號稼軒。高宗紹興末,聚眾二千隸耿京部,為掌書記。奉京命奏事建康,聞張安國殺京降金,歸擒之,獻俘行在。孝宗乾道時,累知滁州,寬征賦、招流散,教民兵、議屯田。淳熙中,知潭州兼湖南安撫使,創建飛虎軍,雄鎮一方。歷浙西提點刑獄、知福州兼福建安撫使。為諫官誣劾落職,居鉛山。起知紹興府兼浙東安撫使,歷知鎮江、隆興府。進樞密都承旨,未受命而卒。后追謚忠敏。一生力主抗金。擅為長短句,風格悲壯激烈,與蘇軾并稱“蘇辛”。有《稼軒長短句》等。


古文源 ® 版权所有 ICP备案:渝ICP备08100657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