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源
今天是:日 生肖
  
首页题玄武禅师屋壁(屋在中江大雄山)拼音版

题玄武禅师屋壁(屋在中江大雄山)拼音版

本页最后校对时间:2025/7/25 1:57:54

全文注音

  • xuán
  • chán
  • shī
  • zài
  • zhōng
  • jiāng
  • xióng
  • shān
  •  
  • táng
  •  
  • nián
  • tóu
  •  
  • mǎn
  • huà
  • yíng
  • zhōu
  •  
  • chì
  • shí
  • lín
  • βì
  •  
  • βīng
  • tiān
  • jiāng
  • hǎi
  • liú
  •  
  • fγi
  • cháng
  • jìn
  •  
  • bγi
  • jīng
  • ōu
  •  
  • shān
  •  
  • zhγn
  • suí
  • huì
  • yuǎn
  • yóu
  •  

原文

题玄武禅师屋壁(屋在中江大雄山)
[唐代]杜甫

何年顾虎头,满壁画瀛州。
赤日石林气,青天江海流。
锡飞常近鹤,杯度不惊鸥。
似得庐山路,真随惠远游。


注释

⑴玄武禅师屋:是一佛寺,故址在今四川省中江县。玄武禅师是一位和尚的法号。

⑵顾虎头:晋代画家顾恺之。

⑶壁:一作“座”。沧洲:滨水的地方。古称隐士所居之地。一作“瀛洲”。

⑷红日;烈日。

⑸江海:一作“江水”。

⑹锡飞常近鹤:这是一个典故。梁时,僧侣宝志与白鹤道人都想隐居山中,二人皆有灵通,因此梁武帝令他们各用物记下他们要的地方。道人放出鹤,志公则挥锡杖并飞入云中。当鹤飞至山时,锡杖已先立于山上。梁武帝以其各自停立之地让他们筑屋居住。

⑺杯渡不惊鸥:这是画面上画的另一个典故。昔有高僧乘木杯渡海而来,于是称他为杯渡禅师。

⑻庐山:山名。在江西省九江市南,耸立于鄱阳湖、长江之滨。又名匡山、匡庐。

⑼惠远:东晋时高僧,住庐山。惠,应作“慧”。


相关推荐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712—770
        杜甫:唐河南鞏縣人,祖籍襄陽,字子美,自稱杜陵布衣,又稱少陵野老。杜審言孫。初舉進士不第,遂事漫游。后居困長安近十年,以獻《三大禮賦》,待制集賢院。安祿山亂起,甫走鳳翔上謁肅宗,拜左拾遺。從還京師,尋出為華州司功參軍。棄官客秦州、同谷,移家成都,營草堂于浣花溪,世稱浣花草堂。后依節度使嚴武,武表為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杜工部”。代宗大歷中,攜家出蜀,客居耒陽,一夕病卒于湘江舟中。甫工詩歌,與李白齊名,并稱李杜。后人又稱其為詩圣,稱其詩為“詩史”。名篇甚多,為世傳誦。有《杜工部集》。


古文源 ® 版权所有 ICP备案:渝ICP备08100657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