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郎头已白,迹向市朝稀。
移病居荒宅,安贫著败衣。
野园随客醉,雪寺伴僧归。
自说东峰下,松萝满故扉。
司空曙(约720-790年),字文明,或作文初。广平(今河北永年县东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唐代诗人。约唐代宗大历初前后在世。大历年进士,磊落有奇才,与李约为至交。性耿介,不干权要。家无担石,晏如也。尝因病中不给,遣其爱姬。韦辠节度剑南,辟致幕府。授洛阳主簿。未几,迁长林县丞。累官左拾遗。终水部郎中。曙诗有集二卷,登进士第,不详何年。曾官主簿。大历五年任左拾遗,贬长林(今湖北荆门西北)丞。贞元间,在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幕任职,官检校水部郎中,终虞部郎中。曙为卢纶表兄,亦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其诗多为行旅赠别之作,长于抒情,多有名句。胡震亨曰:"司空虞部婉雅闲淡,语近性情。"(《唐音癸签》卷七)有《司空文明诗集》。其诗朴素真挚,情感细腻,多写自然景色和乡情旅思,长于五律。诗风闲雅疏淡。
《大辞海》:司空曙唐诗人。字文明(一作文初),洺州(治今河北永年东)人。大历初登进士第,后为剑南节度使幕职。官至虞部郎中。为“大历十才子”之一。其诗多写自然景色和乡情旅思,或寄意幽境,或直抒哀愁,较长于五律。有《司空文明诗集》。
《中国人名大词典》:唐广平(治今河北永年东南)人,字文明(一作文初)。举进士。大历时任左拾遗。贞元中,以水部郎中为剑南节度使韦皋幕僚。后又为虞部郎中。为“大历十才子”之一。《全唐诗》录存其诗二卷。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720?—790?
唐廣平人,一說京兆人,字文明,一作文初。登進士第。代宗永泰中至大歷初,累官左拾遺,于長安與盧綸、獨孤及、錢起等唱和,為大歷十才子之一。后貶為長林丞。德宗貞元初,以水部郎中銜任職于劍南西川節度使韋皋幕府。官終虞部郎中。有集。
《唐詩大辭典修訂本:》【生卒】:720?—790?
字文明,一作文初,排行十四,廣平(今河北雞澤東南)人。盧綸表兄。早年曾赴京應試,不第。安史亂起,避地南方。代宗大歷初任洛陽主簿,后入朝為左拾遺。德宗建中年間貶長林縣丞。貞元四年(788)前后,在劍南西川節度使韋皋幕中,官檢校水部郎中,終于虞部郎中。事跡散見《新唐書·盧綸傳》附、苻載《劍南西川幕府諸公圖贊》、《極玄集》卷上、《唐詩紀事》卷三〇、《唐才子傳》卷四。今人傅璇琮《司空曙考》頗詳備。司空曙工詩,為“大歷十才子”之一。其詩多送別贈答與羈旅漂泊之作,善以樸實真率之詞句表現異鄉流落之感與窮愁失意之情。如“他鄉生白發,舊國見青山”(《賊平后送人北歸》)、“乍見翻疑夢,相悲各問年”(《云陽館與韓紳卿宿別》)、“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喜外弟盧綸見宿》)等,皆深沉含蓄,歷來稱為警句。長于近體,尤善五律。絕句如《江村即事》、《詠古寺花》、《金陵懷古》,或瀟灑雅淡,或渾厚沉著,亦堪稱佳作。胡震亨譽為“婉雅閑淡,語近性情”(《唐音癸簽》卷七)。《新唐書·藝文志四》著錄詩集2卷,《全唐詩》亦編為2卷。
《唐诗汇评:》司空曙(?-约790),字文明,一字文初,广平(今河北永年)人,一说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安史乱起,避难寓居江南。后登进士第,官主簿。大历末,自左拾遗贬长林丞。贞元初佐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幕,检校水部郎中。官终虞部郎中。曙乃卢纶表兄,与纶同为“大历十才子”之一。有《司空曙诗集》(一作《司空文明集》)二卷。《全唐诗》编诗二卷。
《古代作品中的评论》:
《吴礼部诗话:》司空文明结思尤精。
《唐才子传:》(司空曙)多结契双林,暗伤流景。寄暕上人诗云:“欲就东林寄一身,尚怜儿女未成人。柴门客去残阳在,药圃虫暄秋雨频。近水方同梅市隐,曝衣多笑阮家贫。深山兰若何时到?羡与闲云作四邻。”闲园即事,高兴可知,属调幽闲,终篇调畅,如新花笑日,不容熏染。锵锵美誉,不亦宜哉!
《《唐诗品》:》文明诗气候清华,感赏至到,中唐作者前有继躅,后罕联肩,诵之口吻调利,情意触发,可谓风人之度矣。如“雨(云)白当山雨,风清满峡波”、“澹日非云映,清风似雨馀”,景象依然,模写切至。如“酒杯同寄世,客掉任销年”、“他乡生白发,归国见青山”,情寄宛转,绰有馀思。如“连雁下时秋水在,行人过尽暮烟生”,景物萧然,含思凄惋,虽桓大司马汉南之叹,无是过矣。
《诗薮:》七言律最难,迄唐世工不数人,人不数篇,初则必简、云卿、廷硕、巨山、延清、道济,盛则新乡、太原、南阳、渤海、驾部、司勋,中则钱、刘、韩、李、皇甫、司空,此外蔑矣。
《唐音癸签:》司空虞部婉雅闲淡,语近性情,抗衡长文不足,平视茂政兄弟有馀。
《《诗源辨体》:》曙五言律如“中散诗传画,将军扇续书”,七言律如“云生客到侵衣湿,花落僧禅覆地多”、“讲席旧逢山鸟至,梵经初向竺僧求”,乃晚唐奇僻之渐,学者所当慎始。
《《近体秋阳》:》曙诗清气刻思,著手便不同,似其一逞飘萧,儿将逸正,已而过之,诚中唐之人杰也。
《《大历诗略》:》司空文明诗亦以情胜,真到处与卢允言可云鲁、卫。
《三唐诗品:》其源出于沈、宋,而音思就短,弥近晚唐,在大历十人之中,亚于卢、李。七言稀见,“丝结”一歌,?娟赠雅。五言则《分流水》,《关山月》,古情跌宕,清言隽永,足以参孟方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