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源
今天是:日 生肖
  
首页王安石赠太傅拼音版

王安石赠太傅拼音版

本页最后校对时间:2025/7/23 9:34:24

全文注音

  • wáng
  • ān
  • shí
  • zèng
  • tài
  •  
  • běi
  • sòng
  •  
  • shì
  •  
  •  
  •  
  •  
  • chì
  •  
  • zhèn
  • shì
  • guān
  • chū
  •  
  • zhuó
  • jiàn
  • tiān
  • mìng
  •  
  • jiāng
  • yωu
  • βγi
  • cháng
  • zhī
  • shì
  •  
  • shγng
  • shì
  • zhī
  • rén
  •  
  • shǐ
  • 使
  • míng
  • gāo
  • shí
  •  
  • xué
  • guàn
  • qiān
  • zǎi
  •  
  • zhì
  • dào
  •  
  • biàn
  • xíng
  • yán
  •  
  • guī
  • wěi
  • zhī
  • wén
  •  
  • zǎo
  • shì
  • wàn
  •  
  • zhuó
  • jué
  • zhī
  • xíng
  •  
  • βγng
  • dòng
  • βāng
  •  
  • yòng
  • néng
  • suì
  • zhī
  • jiān
  •  
  • rán
  • biàn
  • tiān
  • xià
  • zhī
  •  
  •  
  •  
  •  
  •  
  • guān
  • wáng
  • ān
  • shí
  •  
  • shào
  • xué
  • kωng
  • mèng
  •  
  • wǎn
  • shī
  • dān
  •  
  • wǎng
  • luó
  • liù
  • zhī
  • wén
  •  
  • duàn
  •  
  • kāng
  • bǎi
  • jiā
  • zhī
  • chén
  •  
  • zuò
  • xīn
  • rén
  •  
  • shǔ
  • níng
  • zhī
  • yωu
  • wéi
  •  
  • guàn
  • qún
  • xián
  • ér
  • shωu
  • yòng
  •  
  • xìn
  • rèn
  • zhī
  •  
  • jīn
  • suω
  •  
  • βāng
  • gōng
  • zhī
  • chéng
  •  
  • shān
  • lín
  • zhī
  • xīng
  •  
  • βú
  • yún
  • yωu
  •  
  • tuō
  •  
  • zhγng
  • qiáo
  •  
  • luàn
  • qún
  • 鹿
  •  
  • jìn
  • tuì
  • 退
  • zhī
  • měi
  •  
  • yōng
  • róng
  • guān
  •  
  •  
  •  
  •  
  •  
  • zhèn
  • βāng
  • lín
  • zhī
  • chū
  •  
  • āi
  • jiù
  • wǎng
  •  
  • nǎi
  • juàn
  • sān
  • cháo
  • zhī
  • lǎo
  •  
  • miǎo
  • zài
  • jiāng
  • zhī
  • nán
  •  
  • jiū
  • guān
  • guī
  •  
  • xiǎng
  • jiàn
  • βγng
  • cǎi
  •  
  • wèi
  • gào
  • zhōng
  • zhī
  • wèn
  •  
  • zài
  • liàng
  • àn
  • zhī
  • zhōng
  •  
  • bǎi
  • nián
  •  
  • wèi
  • zhī
  •  
  •  
  • shγng
  • yòng
  • shě
  • zhī
  •  
  • shú
  • néng
  • wéi
  • tiān
  •  
  • zèng
  • βù
  • āi
  • róng
  • zhī
  • wén
  •  
  • zài
  •  
  • chωng
  • shī
  • chén
  • zhī
  • wèi
  •  
  • wèi
  • wéi
  • zhě
  • zhī
  • guāng
  •  
  • shù
  • yωu
  • zhī
  •  
  • βú
  • xiū
  • mìng
  •  

原文

王安石赠太傅
[北宋]苏轼

  敕:朕式观古初,灼见天命。将有非常之大事,必生希世之异人。使其名高一时,学贯千载:智足以达其道,辩足以行其言;瑰玮之文,足以藻饰万物;卓绝之行,足以风动四方。用能于期岁之间,靡然变天下之俗。
  具官王安石,少学孔孟,晚师瞿聃。罔罗六艺之遗文,断以己意;糠秕百家之陈迹,作新斯人。属熙宁之有为,冠群贤而首用。信任之笃,古今所无。方需功业之成,遽起山林之兴。浮云何有,脱屣如遗。屡争席于渔樵,不乱群于麋鹿。进退之美,雍容可观。
  朕方临御之初,哀疚罔极。乃眷三朝之老,邈在大江之南。究观规摹,想见风采。岂谓告终之问,在予谅暗之中。胡不百年,为之一涕。於戏!死生用舍之际,孰能违天?赠赙哀荣之文,岂不在我!宠以师臣之位,蔚为儒者之光。庶几有知,服我休命。

注释

1.敕(chì):皇帝的命令或诏书。

2.朕:秦始皇以后专用为皇帝的自称。 式:表敬语助词,无义,式观即考察之意。 古初:太古,历史刚开始的时候。

3.灼:显明。 灼见天命:非常透彻地见到天命。

4.希:同“稀”,稀有少见。

5.瑰玮:卓异。 瑰:珍奇。 玮:珍奇,贵重。

6.藻饰:修饰。 藻:文采。

7.风动:推动,影响。

8.用:因此。 期(jī)岁:一年。

9.靡然:随风倒下的样子。

10.具官:唐宋以来的公文文稿,常把应写明白的官爵品级简写为“具官”。

11.瞿聃(qú dān):代指佛教和道教。 瞿:瞿昙,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姓。 聃:老子姓李名耳,字聃,道家创始人。

12.罔罗:搜寻招致。罔同“网”。 六艺:即“六经”,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儒家经典。

13.断以己意:以己意断(理解)之。

14.“糠秕百家之陈迹”二句:把各家解经的旧说视为糠秕,作出新的解释教化百姓。王安石当政时,曾设“经义局”重新注释《诗》、《书》、《周礼》,颁行天下,称为“新学”。 糠秕:米糠和瘪谷,此为意动用法,“视为糠秕”。

15.“属熙宁之有为”二句:指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任参知政事(副宰相),主持变法。 属:恰逢。 熙宁:宋神宗赵顼的年号。 冠:居首位。

16.笃:深,甚。

17.“方需功业之成”二句:正需要王安石完成变法治国的功业,他却突然产生了归隐山林的兴致。指熙宁七年至九年两次罢相,退居江宁(今南京)。 遽:突然。

18.“浮云何有”二句:指王安石把富贵看成浮云一样与己无关,把辞去相位看成像脱掉鞋子一样容易。《论语·述而》:“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淮南子·主术》:“尧举天下而传之舜,犹却行而脱 屣也。” 屣:鞋。

19.“屡争席于渔樵”二句:是写王安石归隐山林后的生活,已同渔父柴夫打成一片,安然与麋鹿相处。

20.进:在朝作官。 退:隐退山林。

21.雍容:举止大方、从容不迫的样子。

22.“朕方临御之初”二句:是说元丰八年(1085)宋神宗赵顼死,哲宗赵煦继位,居丧期间无限悲痛。 哀疚:因丧事而悲痛。古时居丧称“在疚”。 罔极:无限。

23.三朝之老:指王安石历任仁宗、英宗、神宗三朝。

24.此句是说:王安石罢相后退居金陵(今江苏南京)。 邈:远。

25.究观:认真观察。 规摹:指王安石的变法治国方略。

26.告终之问:指王安石去世的消息。 问:通“闻”。

27.谅暗:指天子居丧。

28.胡:何。

29.於戏:同“呜呼”,悲叹之词。

30.用舍:进与退,即:作官与隐退。

31.赠赙(fù):对死者赠送礼物或称号。 哀荣之文:对死者褒奖的文字。哀荣,《论语·子张》记子贡评价孔子:“其生也荣,其死也哀。”

32.岂:难道。 岂不在我:难道不正是我的责任?

33.宠:使荣耀。 师臣之位:太傅官位。

34.蔚:使盛大、荟萃。

35.庶几:表期望。

36.服我休命:接受我给你的光荣的诏命。服:接受。 休命:美善的命令。


相关推荐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036—1101

宋眉州眉山人,字子瞻,一字和仲,號東坡居士。蘇洵子。仁宗嘉祐二年進士。再中制科。為鳳翔府簽書判官,召試得直史館,攝開封府推官。神宗熙寧中上書論王安石新法之不便,出為杭州通判。徙知密、徐、湖三州。元豐中,因詩托諷,逮赴臺獄,后以黃州團練副使安置。哲宗即位,起知登州,累官中書舍人、翰林學士兼侍讀。以龍圖閣學士知杭州,會大旱,饑疾并作,軾請免上供米,又減價糶常平米,存活甚眾。杭近海,民患地泉咸苦,軾倡浚河通漕,又沿西湖東西三十里修長堤,民德之。元祐六年,召為翰林承旨,尋因讒出知潁州,徙揚州。后以端明殿翰林侍讀兩學士出知定州,后貶惠州。紹圣中累貶瓊州別駕,居昌化。徽宗立,元符三年赦還,提舉玉局觀,復朝奉郎。尋病逝常州。謚文忠。所作詩文清新暢達,作詞豪放,開拓內容,突破綺靡詞風,工書善畫。有《東坡七集》、《東坡志林》、《東坡樂府》、《仇池筆記》《論語說》等。


古文源 ® 版权所有 ICP备案:渝ICP备08100657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