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源
今天是:日 生肖
  
首页八声甘州·寿阳楼八公山作拼音版

八声甘州·寿阳楼八公山作拼音版

本页最后校对时间:2025/7/24 23:28:49

全文注音

  • shēng
  • gān
  • zhōu
  •  
  • ·
  • shòu
  • 寿
  • yáng
  • lóu
  • gōng
  • shān
  • zuò
  • mèng
  •  
  •  
  •  
  •  
  • àn
  • cǎo
  •  
  • wàng
  • cháng
  • huái
  •  
  • rán
  • rào
  • chéng
  •  
  • xiǎng
  • nián
  • shào
  •  
  • zhī
  • lán
  • xiù
  •  
  • yún
  • héng
  •  
  • zuò
  • kàn
  • jiāo
  • bīng
  • nán
  •  
  • fèi
  • làng
  • hài
  • bēn
  • jīng
  •  
  • zhuǎn
  • pàn
  • dōng
  • liú
  • shuǐ
  •  
  • gōng
  • chéng
  •  
  •  
  •  
  •  
  •  
  • qiān
  • zǎi
  • gōng
  • shān
  • xià
  •  
  • shàng
  • duàn
  • cǎo
  •  
  • yáo
  • yōng
  • zhēng
  • róng
  •  
  • màn
  • yún
  • βāo
  • βūn
  • βǔ
  •  
  • chù
  • wèn
  • háo
  • yīng
  •  
  • xìn
  • láo
  • shēng
  •  
  • kōng
  • chéng
  • jīn
  •  
  • xiào
  • lái
  •  
  • shì
  • chuàng
  • qγng
  •  
  • dōng
  • shān
  • lǎo
  •  
  • kān
  • suì
  • wǎn
  •  
  • βīng
  • huán
  • zhēng
  •  

原文

八声甘州·寿阳楼八公山作
[宋代]叶梦得

  故都迷岸草,望长淮、依然绕孤城。想乌衣年少,芝兰秀发,戈戟云横。坐看骄兵南渡,沸浪骇奔鲸。转盼东流水,一顾功成。
  千载八公山下,尚断崖草木,遥拥峥嵘。漫云涛吞吐,无处问豪英。信劳生、空成今古,笑我来、何事怆遗情?东山老,可堪岁晚,独听桓筝。

注释

〔寿阳楼〕指寿春(今安徽寿县)的城楼,东晋改名寿阳。八公山在寿县北,淝水经此入淮。公元三八三年,东晋谢安谢玄以八万精兵大败苻坚八十万众于此。
〔故都〕指北宋都城汴京。作者写此词时,汴京已残破,所以用“故”。
〔长淮〕淮河。当时宋金以淮河为界。
〔孤城〕指寿阳城。
〔乌衣〕乌衣〕巷名,故址在今南京市东南,是晋代王谢等名门贵族之地。
〔年少〕指谢安的子侄一班在淝水之战中表现出色的年轻将领。
〔芝兰秀发〕源于《世说新语》中谢玄的话〕“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阶庭耳。”比喻年轻有为的子弟。
〔戈戟云横〕一语双关,明喻晋军的武器像阵云一样横列开去,暗用《世说新语》中”见钟士季(会)如观武库,但睹戈戟”的典故,赞誉谢安等足智多谋,满腹韬略。
〔奔鲸〕奔逃的鲸鱼,这里形容苻坚兵溃如鲸鲵之窜逃。
〔转盼〕转眼之间。
〔草木〕草木皆兵之意。
〔《晋书·苻坚载记》“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类人形。”
〔峥嵘〕形容山势险峻。
〔劳生〕碌碌的人生。
〔怆〕伤感。
〔遗情〕指思念往事。
〔曹植《洛神赋》“遗情想象。”李善注〕“思旧故而想象。”
〔东山老〕指谢安,他曾隐居东山。
〔恒筝〕桓伊善弹筝。曾抚筝而歌《怨歌》,以讽谏晋孝武帝猜忌谢安,不予重用。谢安听了“泣下沾襟”,孝武帝“甚有愧色”。事见《晋书·桓伊传》。

相关推荐

叶梦得

  叶梦得(1077~1148)宋代词人。字少蕴。苏州吴县人。绍圣四年(1097)登进士第,历任翰林学士、户部尚书、江东安抚大使等官职。晚年隐居湖州弁山玲珑山石林,故号石林居士,所著诗文多以石林为名,如《石林燕语》、《石林词》、《石林诗话》等。绍兴十八年卒,年七十二。死后追赠检校少保。在北宋末年到南宋前半期的词风变异过程中,叶梦得是起到先导和枢纽作用的重要词人。作为南渡词人中年辈较长的一位,叶梦得开拓了南宋前半期以"气"入词的词坛新路。叶词中的气主要表现在英雄气、狂气、逸气三方面。

古文源 ® 版权所有 ICP备案:渝ICP备08100657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