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旷天高木叶疏,水清沙白鸟相呼。
胡笳处处军麾满,鬼哭村村汉月孤。
新亭举目山河异,故国伤神梦寐俱。
黄菊欲开人卧病,可怜三径巳荒芜。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作孟俯,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也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
《大辞海》:赵孟頫(1254—1322)元书画家、文学家。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水精宫道人,湖州(今属浙江)人。宋宗室。宋亡后,元世祖搜访遗逸,以程鉅夫之荐,授刑部主事。历集贤直学士、济南府总管、江浙等处儒学提举。官至翰林学士承旨。谥文敏。工书法,尤精正、行书和小楷,圆转遒丽,人称“赵体”。擅画,山水花鸟俱工,以笔墨圆润苍秀见长,为元代大家。诗赋古文长短句亦所擅长,清邃奇逸,才力不让虞、杨、范、揭,而名为书画所掩。有《松雪斋集》。赵孟頫
《二十六史精要辞典》:元朝文学家、艺术家。字子昂,号松雪道人,一号水精宫道人。他是宋太祖之子秦王德芳的后裔,他的五世祖是南宋第二朝皇帝赵的父亲。因赐第定居湖州(今属浙江),遂为湖州人。他十四岁以父荫补官,曾任真州(今江苏仪征)司户参军。宋亡后,有人荐他为翰林国史院编修官,不就,闲居。至元二十三年,忽必烈为笼络南方地主阶级,派程钜夫等寻访江南人物,赵孟頫应召到大都,经程钜夫举荐出仕,初为兵部郎中、集贤直学士,后出任济南、汾州(今山西汾阳)、泰州等处地方官,后复召入京,先后任翰林侍读学士、集贤侍讲学士等职,至翰林学士承旨(从一品)。在实行四等人制的元朝,作为南人的赵孟頫,官至一品,这自然是罕见的宠遇,并且历经从元世祖到英祖五朝。元世祖很赏识他,他也力求报效,但行事小心,不敢接受要职,总想远离京城。原因是他受到双重的挤压:一是他以宋室宗亲仕元,亲友、子侄为此和他断绝往来,二是元廷的帝王、大臣也确使他不得不慎,因此政治上难有作为。但他在文学艺术上成就极高。诗文、音律、书法、绘画、古物鉴定等方面堪称一流。他的诗清新自然,在元代诗坛占有重要位置。书法上提倡复古,博采众长,自成一体,称之为“赵体”,楷、行、草书无一不精妙,对后代影响很大。他擅长山水、鞍马、花鸟、人物各种画,反对南宋院体,开一代新风,成为元代画坛领袖。作品之多,为元代之冠。传世的诗文集有《松雪斋文集》十卷;书法作品有《仇锷墓碑铭》,《许熙载神道碑》等;绘画有《鹊华秋色图》、《秋郊饮马图》等。来源:门岿主编·二十六史精要辞典·下·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3·第2518-25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