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源
今天是:日 生肖
  
首页琴歌拼音版

琴歌拼音版

本页最后校对时间:2025/7/24 10:58:00

全文注音

  • qín
  •  
  • dōng
  • hàn
  •  
  • cài
  • yōng
  • liàn
  • xīn
  • βìn
  • tài
  • qīng
  •  
  • huì
  • zhuó
  • cún
  • zhèng
  • líng
  •  
  • chàng
  • shén
  • níng
  •  
  • qíng
  • zhì
  • xīn
  • tíng
  • tíng
  •  
  • shì
  • yóu
  • shēng
  •  
  • chuō
  • zhòu
  • ér
  •  
  • miǎo
  • piγn
  • piγn
  • ér
  • zhēng
  •  

原文

琴歌
[两汉]蔡邕

练余心兮浸太清,涤秽浊兮存正灵。
和液畅兮神气宁,情志泊兮心亭亭,
嗜欲息兮无由生。
踔宇宙而遗俗兮,眇翩翩而独征。

相关推荐

王崇简
戴叔伦
文天祥
谢朓
李清照
张祜

蔡邕

  蔡邕(公元133年-公元192年),字伯喈,陈留圉(今河南省开封市陈留镇)人,东汉文学家、书法家。权臣董卓当政时拜左中郎将,故后人也称他“蔡中郎”。后汉三国时期著名才女·蔡琰(蔡文姬)之父。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32—192
東漢陳留圉人,字伯喈。少博學,好辭章、數術、天文,妙操音律。靈帝時辟司徒橋玄府。任郎中,校書東觀,遷議郎。熹平四年與堂溪典等奏定六經文字,自書于碑,使工鐫刻,立太學門外,世稱“熹平石經”。后以上書論朝政闕失,為中常侍程璜陷害,流放朔方。遇赦后,復遭宦官迫害,亡命江海十余年。董卓專權,召為祭酒,遷尚書,拜左中郎將,封高陽鄉侯。卓誅,為司徒王允所捕,自請黥首刖足,續成漢史,不許,死獄中。有《蔡中郎集》,已佚,今存輯本。

《大辞海》:蔡邕(133—192)东汉书法家。字伯喈,陈留圉(今河南杞县西南)人。官至左中郎将,世称“蔡中郎”。董卓被诛后,邕被王允所捕,死于狱中。工篆、隶,尤以隶书著称,结构严整,点画周到,体法多变,骨气洞达。熹平四年(公元175年),与堂谿典等写定六经文字,部分由邕书丹于石,镌刻后立于太学门外,世称“熹平石经”。创“飞白”书。通经史、音律、天文,善辞章。著有《蔡中郎集》,已佚,后人有辑本传世。

《辞源》:【蔡邕】公元132—192年。漢陳留圉人。字伯喈。靈帝時拜郎中,與楊賜等奏定六經文字,立碑太學門外。不久,以事免官。董卓徵召爲祭酒,累遷中郎將。後以卓黨死獄中。邕少博學,好辭章,精音律,善鼓琴,又工書畫。著有獨斷等,後人輯其文爲蔡中郎集。後漢書有傳。


古文源 ® 版权所有 ICP备案:渝ICP备08100657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