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源
今天是:日 生肖
  
首页沔水拼音版

沔水拼音版

本页最后校对时间:2025/9/19 21:57:17

全文注音

  • miǎn
  • shuǐ
  • shī
  • jīng
  • βiǎn
  • liú
  • shuǐ
  •  
  • cháo
  • zōng
  • hǎi
  •  
  • fēi
  • sǔn
  •  
  • zài
  • fēi
  • zài
  • zhǐ
  •  
  • jiē
  • xiōng
  •  
  • bānɡ
  • rén
  • zhū
  • yǒu
  •  
  • βò
  • kěn
  • niàn
  • luàn
  •  
  • shuí
  • βǔ
  •  
  • βiǎn
  • liú
  • shuǐ
  •  
  • liú
  • shāng
  • shāng
  •  
  • fēi
  • sǔn
  •  
  • zài
  • fēi
  • zài
  • yáng
  •  
  • niàn
  •  
  • zài
  • zài
  • xíng
  •  
  • xīn
  • zhī
  • yōu
  •  
  • βǐ
  • wàng
  •  
  • fēi
  • sǔn
  •  
  • shuài
  • zhōng
  • líng
  •  
  • βín
  • zhī
  • é
  • yán
  •  
  • nìng
  • βò
  • zhī
  • chéng
  •  
  • yǒu
  • jìng
  •  
  • chán
  • yán
  • xīng
  •  

原文

沔水
[先秦]诗经

沔彼流水,朝宗于海。
鴥彼飞隼,载飞载止。
嗟我兄弟,邦人诸友。
莫肯念乱,谁无父母?
沔彼流水,其流汤汤。
鴥彼飞隼,载飞载扬。
念彼不迹,载起载行。
心之忧矣,不可弭忘。
鴥彼飞隼,率彼中陵。
民之讹言,宁莫之惩?
我友敬矣,谗言其兴。

对照翻译

    沔彼流水,朝宗
  • 〔朝宗:归往。〕
  • 于海。
    漫漫水流溢出两岸,奔腾不息注入大海。
    鴥彼飞隼,载飞载止。
    天上游隼飞得迅捷,时而展翅翱翔,时而停歇休憩。
    嗟我兄弟,邦人
  • 〔邦人:国人。〕
  • 诸友。
    可怜可叹我兄弟,还有乡亲与朋友。
    莫肯念乱,谁无父母?
    无人想着去平息这乱世,谁能没有父母却让他们忧心忡忡?
    沔彼流水,其流汤汤
  • 〔汤汤:义同“荡荡”,水大流急貌。〕
    漫漫流水涌向两岸,水势汹涌奔腾向前。
    鴥彼飞隼,载飞载扬。
    天上游隼飞得迅捷,高高飞翔随心所欲。
    念彼不迹
  • 〔不迹:不循法度。〕
  • ,载起载行。
    想到有人不守规矩,坐立不安独自悲伤。
    心之忧矣,不可弭
  • 〔弭:止,消除。〕
  • 忘。
    心中的愁苦无处倾诉,积压在心底久久难忘。
    鴥彼飞隼,率
  • 〔率:沿。〕
  • 彼中陵
  • 〔中陵:陵中。陵,丘陵。〕
    天上游隼飞得迅捷,沿着山陵来回穿梭。
    民之讹言
  • 〔讹言:谣言。〕
  • ,宁莫之惩
  • 〔惩:止。〕
    流言蜚语四处传播,却无人制止和反对。
    我友敬
  • 〔敬:同“警”,警戒。〕
  • 矣,谗言其兴。
    提醒朋友们要提高警惕,那些谣言正如沸水般翻滚不止。

注释

〔沔〕流水满溢貌。
〔朝宗〕归往。
〔本意是指诸侯朝见天子,,后来借指百川归海。
〔鴥〕鸟疾飞貌。
〔隼〕一类猛禽,我国常见的有游隼等。
〔载〕句首语助词。
〔邦人〕国人。
〔念〕“尼”之假借,止。
〔汤汤〕义同“荡荡”,水大流急貌。
〔不迹〕不循法度。
〔弭〕止,消除。
〔率〕沿。
〔中陵〕陵中。陵,丘陵。
〔讹言〕谣言。
〔惩〕止。
〔敬〕同“警”,警戒。

相关推荐

诗经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诗经》,先秦时叫作《诗》或《诗三百》,到了汉代被奉为经典,尊称为《诗经》,列为“五经”之一。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的诗歌305篇。《诗经》中的诗当初都是配乐的歌词,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分成风、雅、颂三类。“风”是各地方的民歌民谣;“雅”是正统的宫廷乐歌,用于宴会的典礼;“颂”是祭祀乐歌,用于宫廷宗庙祭祀。《诗经》中主要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赋是直陈其事,比是借物譬喻,兴是托物起兴。风、雅、颂、赋、比、兴合称“六义”,是古人对《诗经》艺术经验的总结。


古文源 ® 版权所有 ICP备案:渝ICP备08100657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