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源
今天是:月日 生肖
孟子曰:“仁则荣,不仁则辱。今恶辱而居不仁,是犹恶湿而居下也。如恶之,莫如贵德而尊士,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国家闲暇,及是时明其政刑。虽大国,必畏之矣。诗云:‘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今此下民,或敢侮予?’孔子曰:‘为此诗者,其知道乎!能治其国家,谁敢侮之?’今国家闲暇,及是时般乐怠敖,是自求祸也。祸褔无不自己求之者。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褔。’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谓也。”
〔闲暇〕指国家安定无元内忧外患。《诗》云引自《诗经邪风鸱鸦》。
〔迨〕趁着。彻〕剥取。
〔桑土〕桑树根;土同“杜”,东齐方言说“根”为“杜”。。
〔绸缪〕缠结。
〔牖〕窗子;
〔户〕门。
〔下民〕民义同“人”。这里的诗句是以鸱鸦(一种形似黄雀而身体较小的鸟)的口吻,其巢在上,所以称人为“下民”。
〔般〕乐。
〔怠〕怠情。
〔敖〕同“邀”,指出游。《诗》云〕引自《涛经大邪文王》。
〔永〕长久;言〕语助同,大义。
〔配〕合。
〔命〕天命。《太甲》《尚书》中的一篇。
〔违〕避。
〔活〕“逭”的借字,“逃”的意思。
《孟子》,被南宋朱熹列为“四书”(另外三本为《大学》《中庸》《论语》)。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最早见于赵岐《孟子题辞》:“此书,孟子之所作也,故总谓之《孟子》”。
《汉书·艺文志》著录《孟子》十一篇,现存七篇十四卷。总字数三万五千余字,286章。相传另有《孟子外书》四篇,已佚(今本《孟子外书》系明姚士粦伪作)。书中记载有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古代考试主要考《四书》《五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