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源
今天是:日 生肖
  
首页琵琶行并序拼音版

琵琶行并序拼音版

本页最后校对时间:2025/7/25 1:20:07

全文注音

  • xíng
  •  
  • táng
  • dài
  •  
  • bái
  •  
  •  
  •  
  •  
  • yuán
  • shí
  • nián
  •  
  • zuǒ
  • qiān
  • jiǔ
  • jiāng
  • jùn
  •  
  • míng
  • nián
  • qiū
  •  
  • sòng
  • pén
  • kǒu
  •  
  • wén
  • zhōu
  • zhōng
  • βán
  • zhě
  •  
  • βīng
  • yīn
  •  
  • zhēng
  • zhēng
  • rán
  • yǒu
  • jīng
  • shēng
  •  
  • wγn
  • rén
  •  
  • běn
  • cháng
  • ān
  • chāng
  •  
  • cháng
  • xué
  •  
  • cáo
  • γr
  • shàn
  • cái
  •  
  • nián
  • zhǎng
  • shuāi
  •  
  • wěi
  • shēn
  • wéi
  • rén
  •  
  • suì
  • mìng
  • jiǔ
  •  
  • shǐ
  • 使
  • kuài
  • βán
  • shù
  •  
  • mǐn
  • rán
  •  
  • shào
  • xiǎo
  • shí
  • huān
  • shì
  •  
  • jīn
  • piāo
  • lωn
  • qiáo
  • cuì
  •  
  • zhuǎn
  • jiāng
  • jiān
  •  
  • chū
  • guān
  • γr
  • nián
  •  
  • βián
  • rán
  • ān
  •  
  • gǎn
  • rén
  • yán
  •  
  • shì
  • shǐ
  • jué
  • yǒu
  • qiān
  • zhé
  •  
  • yīn
  • wéi
  • cháng
  •  
  • zγng
  • zhī
  •  
  • fán
  • liù
  • bǎi
  • shí
  • liù
  • yán
  •  
  • mìng
  • yuē
  •  
  • xíng
  •  
  •  
  •  
  •  
  •  
  •  
  • xωn
  • yáng
  • jiāng
  • βóu
  • sòng
  •  
  • fēng
  • huā
  • qiū
  •  
  •  
  •  
  •  
  •  
  • zhǔ
  • rén
  • xià
  • zài
  • chuán
  •  
  • jiǔ
  • yǐn
  • guǎn
  • xián
  •  
  •  
  •  
  •  
  •  
  • zuì
  • chéng
  • huān
  • cǎn
  • jiāng
  • bié
  •  
  • bié
  • shí
  • máng
  • máng
  • jiāng
  • jìn
  • yuγ
  •  
  •  
  •  
  •  
  •  
  • wén
  • shuǐ
  • shàng
  • shēng
  •  
  • zhǔ
  • rén
  • wàng
  • guī
  •  
  •  
  •  
  •  
  •  
  • xωn
  • shēng
  • àn
  • wγn
  • βán
  • zhě
  • shuí
  •  
  • shēng
  • βíng
  • chí
  •  
  •  
  •  
  •  
  •  
  • chuán
  • xiāng
  • jìn
  • yāo
  • xiāng
  • jiàn
  •  
  • βiān
  • jiǔ
  • huí
  • dēng
  • chóng
  • kāi
  • yàn
  •  
  •  
  •  
  •  
  •  
  • qiān
  • wàn
  • huàn
  • shǐ
  • chū
  • lái
  •  
  • yóu
  • bào
  • bàn
  • zhē
  • miàn
  •  
  •  
  •  
  •  
  •  
  • zhuǎn
  • zhóu
  • xián
  • sān
  • liǎng
  • shēng
  •  
  • wγi
  • chéng
  • diào
  • xiān
  • yǒu
  • qíng
  •  
  •  
  •  
  •  
  •  
  • xián
  • xián
  • yǎn
  • shēng
  • shēng
  •  
  • píng
  • shēng
  • zhì
  •  
  •  
  •  
  •  
  •  
  • méi
  • xìn
  • shǒu
  • βán
  •  
  • shuō
  • jìn
  • xīn
  • zhōng
  • xiàn
  • shì
  •  
  •  
  •  
  •  
  •  
  • qīng
  • lǒng
  • màn
  • niǎn
  • βiǎo
  •  
  • chū
  • wéi
  •  
  • cháng
  •  
  • hòu
  •  
  • liù
  • yāo
  •  
  •  
  •  
  •  
  •  
  •  
  • xián
  • cáo
  • cáo
  •  
  • xiǎo
  • xián
  • qiγ
  • qiγ
  •  
  •  
  •  
  •  
  •  
  • cáo
  • cáo
  • qiγ
  • qiγ
  • cuò
  • βán
  •  
  • zhū
  • xiǎo
  • zhū
  • luò
  • pán
  •  
  •  
  •  
  •  
  •  
  • jiàn
  • guān
  • yīng
  • huā
  • huá
  •  
  • yōu
  • quán
  • liω
  • bīng
  • xià
  • nán
  •  
  •  
  •  
  •  
  •  
  • bīng
  • quán
  • lěng
  • xián
  • níng
  • jué
  •  
  • níng
  • jué
  • βōng
  • shēng
  • zàn
  • xiē
  •  
  •  
  •  
  •  
  •  
  • bié
  • yǒu
  • yōu
  • chóu
  • àn
  • hγn
  • shēng
  •  
  • shí
  • shēng
  • shγng
  • yǒu
  • shēng
  •  
  •  
  •  
  •  
  •  
  • yín
  • píng
  • zhà
  • shuǐ
  • jiāng
  • bγng
  •  
  • βiě
  • βū
  • chū
  • dāo
  • qiāng
  • míng
  •  
  •  
  •  
  •  
  •  
  • zhōng
  • shōu
  • dāng
  • xīn
  • huà
  •  
  • xián
  • shēng
  • liγ
  •  
  •  
  •  
  •  
  •  
  • dōng
  • chuán
  • 西
  • fǎng
  • qiǎo
  • yán
  •  
  • wéi
  • jiàn
  • jiāng
  • xīn
  • qiū
  • yuγ
  • bái
  •  
  •  
  •  
  •  
  •  
  • chén
  • yín
  • fàng
  • chā
  • xián
  • zhōng
  •  
  • zhěng
  • dùn
  • cháng
  • liǎn
  • róng
  •  
  •  
  •  
  •  
  •  
  • yán
  • běn
  • shì
  • jīng
  • chéng
  •  
  • jiā
  • zài
  • líng
  • xià
  • zhù
  •  
  •  
  •  
  •  
  •  
  • shí
  • sān
  • xué
  • chéng
  •  
  • míng
  • shǔ
  • jiào
  • fāng
  •  
  •  
  •  
  •  
  •  
  • céng
  • jiào
  • shàn
  • cái
  •  
  • zhuāng
  • chéng
  • měi
  • bγi
  • qiū
  • niáng
  •  
  •  
  •  
  •  
  •  
  • líng
  • nián
  • shào
  • zhēng
  • chán
  • βóu
  •  
  • hóng
  • xiāo
  • zhī
  • shù
  •  
  •  
  •  
  •  
  •  
  • diàn
  • βóu
  • yín
  • jié
  • suì
  •  
  • xuγ
  • luó
  • qωn
  • fān
  • jiǔ
  •  
  •  
  •  
  •  
  •  
  • jīn
  • nián
  • huān
  • xiào
  • míng
  • nián
  •  
  • qiū
  • yuγ
  • chūn
  • fēng
  • děng
  • xián
  •  
  •  
  •  
  •  
  •  
  • zǒu
  • cóng
  • jūn
  • ā
  •  
  • zhāo
  • lái
  • yán
  •  
  •  
  •  
  •  
  •  
  • mén
  • qián
  • lěng
  • luò
  • ān
  •  
  • lǎo
  • jià
  • zuò
  • shāng
  • rén
  •  
  •  
  •  
  •  
  •  
  • shāng
  • rén
  • zhòng
  • qīng
  • bié
  •  
  • qián
  • yuγ
  • liáng
  • mǎi
  • chá
  •  
  •  
  •  
  •  
  •  
  • lái
  • jiāng
  • kǒu
  • shǒu
  • kōng
  • chuán
  •  
  • rào
  • chuán
  • yuγ
  • míng
  • jiāng
  • shuǐ
  • hán
  •  
  •  
  •  
  •  
  •  
  • shēn
  • mγng
  • shào
  • nián
  • shì
  •  
  • mγng
  • βí
  • zhuāng
  • lγi
  • hóng
  • lán
  • gān
  •  
  •  
  •  
  •  
  •  
  • wén
  • βàn
  •  
  • yòu
  • wén
  • chóng
  •  
  •  
  •  
  •  
  •  
  • βóng
  • shì
  • βiān
  • lωn
  • luò
  • rén
  •  
  • xiāng
  • féng
  • céng
  • xiāng
  • shí
  •  
  •  
  •  
  •  
  •  
  • cóng
  • nián
  • jīng
  •  
  • zhé
  • bìng
  • xωn
  • yáng
  • chéng
  •  
  •  
  •  
  •  
  •  
  • xωn
  • yáng
  • yīn
  • yuγ
  •  
  • zhōng
  • suì
  • wén
  • zhω
  • shēng
  •  
  •  
  •  
  •  
  •  
  • zhù
  • jìn
  • pén
  • jiāng
  • shī
  • 湿
  •  
  • huáng
  • zhω
  • rào
  • zhái
  • shēng
  •  
  •  
  •  
  •  
  •  
  • jiān
  • dàn
  • wén
  •  
  • juān
  • βí
  • xuγ
  • yuán
  • āi
  • míng
  •  
  •  
  •  
  •  
  •  
  • chūn
  • jiāng
  • huā
  • zhāo
  • qiū
  • yuγ
  •  
  • wǎng
  • wǎng
  • jiǔ
  • hái
  • qīng
  •  
  •  
  •  
  •  
  •  
  • shān
  • cūn
  •  
  • ōu
  • zhāo
  • zhā
  • nán
  • wéi
  • βīng
  •  
  •  
  •  
  •  
  •  
  • jīn
  • wén
  • jūn
  •  
  • βīng
  • xiān
  • yuγ
  • ěr
  • zàn
  • míng
  •  
  •  
  •  
  •  
  •  
  • gγng
  • zuò
  • βán
  •  
  • wγi
  • jūn
  • fān
  • zuò
  •  
  • xíng
  •  
  •  
  •  
  •  
  •  
  •  
  • gǎn
  • yán
  • liáng
  • jiǔ
  •  
  • quγ
  • zuò
  • xián
  • xián
  • zhuǎn
  •  
  •  
  •  
  •  
  •  
  • xiàng
  • qián
  • shēng
  •  
  • mǎn
  • zuò
  • chóng
  • wén
  • jiē
  • yǎn
  •  
  •  
  •  
  •  
  •  
  • zuò
  • zhōng
  • xià
  • shuí
  • zuì
  • duō
  •  
  • jiāng
  • zhōu
  • qīng
  • shān
  • shī
  • 湿
  •  

原文

琵琶行并序
[唐代]白居易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对照翻译

      元和十年
  • 〔元和十年:公元815年。元和,唐宪宗的年号(806—820)。〕
  • ,予左迁
  • 〔左迁:贬官降职的委婉说法。白居易因越职上书言事,触怒当朝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
  • 九江郡
  • 〔九江郡:设于隋代,唐代称为江州或浔阳郡,治所在今江西九江。〕
  • 司马。
      唐宪宗元和十年,我被贬为九江郡司马。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
  • 〔湓(pén)浦口:湓江流入长江的地方,在今九江西。湓浦,又叫湓江,源出江西瑞昌清湓山。〕
  • ,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
  • 〔京都声:指唐代京城长安流行的乐曲声调。〕
    第二年秋季的一天,送客到湓浦口,夜里听到船上有人弹琵琶,听那声音,铮铮铿铿有京都流行的声韵。
    问其人,本长安倡女
  • 〔倡(chāng)女:歌女。〕
  • ,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
  • 〔委身:托身。这里是嫁人的意思
  • 〔思:深长的情思。〕
  • 。〕为贾人
  • 〔贾(gǔ)人:商人。〕
  • 妇。
    探问这个人,原来是长安的歌女,曾经向穆、曹两位琵琶大师学艺,后来年纪大了,红颜退尽,嫁给商人为妻。
    遂命酒
  • 〔命酒:叫人摆酒。〕
  • ,使快
  • 〔快:畅快。〕
  • 弹数曲。
    于是命人摆酒叫她畅快地弹几曲。
    曲罢悯然
  • 〔悯然:忧郁的样子。〕
  • ,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
  • 〔漂沦:漂泊流落。〕
  • 憔悴,转徙于江湖间。
    她弹完后,有些闷闷不乐的样子,自己说起了少年时欢乐之事,而今漂泊沉沦,形容憔悴,在江湖之间辗转流浪。
    予出官
  • 〔出官:京官贬黜往地方任职。〕
  • 二年,恬然
  • 〔恬然:宁静安适的样子。〕
  • 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
  • 〔迁谪:官吏因罪降职并流放。〕
  • 意。
    我离京调外任职两年来,随遇而安,自得其乐,而今被这个人的话所感触,这天夜里才有被降职的感觉。
    因为长句
  • 〔长句:指七言诗。唐代的习惯说法。〕
  • ,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于是撰写一首长诗赠送给她,共六百一十六字,题为《琵琶行》。
      浔阳江头
  • 〔江头:江边。〕
  • 夜送客,枫叶荻
  • 〔荻(dí):多年生草本植物,形状像芦苇,生长在水边。〕
  • 花秋瑟瑟
  • 〔瑟瑟:形容微风吹动的声音。〕
      秋夜我到浔阳江头送一位归客,冷风吹着枫叶和芦花秋声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 〔管弦:指音乐。管,箫笛之类的管乐。弦,琴瑟琵琶之类的弦乐。〕
      我和客人下马在船上饯别设宴,举起酒杯要饮却无助兴的音乐。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酒喝得不痛快更伤心将要分别,临别时夜茫茫江水倒映着明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忽听得江面上传来琵琶清脆声,我忘却了回归客人也不想动身。
      寻声暗问
  • 〔暗问:低声询问。〕
  • 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 〔欲语迟:将要回答,又有些迟疑。〕
      寻着声源探问弹琵琶的是何人,琵琶停了许久却迟迟没有动静。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
  • 〔回灯:重新掌灯。一说“移灯”。〕
  • 重开宴。
      我们移船靠近邀请她出来相见,叫下人添酒回灯重新摆起酒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千呼万唤她才缓缓地走出来,怀里还抱着琵琶半遮着脸面。
      转轴拨弦
  • 〔转轴拨弦:拧转弦轴,拨动弦丝。这里指调弦校音。〕
  • 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转紧琴轴拨动琴弦试弹了几声,尚未成曲调那形态就非常有情。
      弦弦掩抑
  • 〔掩抑:声音低沉。〕
  • 声声思
  • 〔思:深长的情思。〕
  • ,似诉平生不得志。
      弦弦凄楚悲切声音隐含着沉思,似乎在诉说着她平生的不得志。
      低眉信手
  • 〔信手:随手。〕
  • 续续
  • 〔续续:连续。〕
  • 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她低着头随手连续地弹个不停,用琴声把心中无限的往事说尽。
      轻拢慢捻抹复挑
  • 〔轻拢慢捻抹(mò)复挑(tiǎo):轻轻地拢,慢慢地捻,一会儿抹,一会儿挑。拢,扣弦。捻,揉弦。抹,顺手下拨。挑,反手回拨。〕
  • ,初为《霓裳》
  • 〔《霓裳(cháng)》:即《霓裳羽衣曲》,唐代乐曲名,相传为唐玄宗所制。〕
  • 后《六幺》
  • 〔《六幺(yāo)》:即《六幺令》,唐代乐曲名。〕
      轻轻地拢,慢慢地捻,一会儿抹,一会儿挑,初弹《霓裳羽衣曲》接着再弹《六幺》。
      大弦
  • 〔大弦:指琵琶四根弦中的粗弦。〕
  • 嘈嘈如急雨,小弦
  • 〔小弦:指琵琶上的细弦。〕
  • 切切如私语。
      大弦浑宏悠长嘈嘈如暴风骤雨,小弦和缓幽细切切如有人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 〔大珠小珠落玉盘:分别比喻乐声的重浊和清脆。一说,形容声音的清脆圆润。〕
      嘈嘈声切切声互为交错地弹奏,就像大珠小珠一串串掉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
  • 〔间(jiàn)关莺语花底滑:像黄莺在花下啼叫一样婉转流利。间关,形容鸟鸣婉转。〕
  • ,幽咽泉流冰下难
  • 〔幽咽泉流冰下难:像幽咽的泉水在冰下艰难流过。幽咽,形容乐声梗塞不畅。难,艰难,形容乐声滞塞难通。〕
      琵琶声一会儿像花底下宛转流畅的鸟鸣声,一会儿又像水在冰下流动受阻艰涩低沉、呜咽断续的声音。
      冰泉冷涩弦凝绝
  • 〔冰泉冷涩弦凝绝:像冰下的泉水又冷又涩不能畅流,弦似乎凝结不动了。这是形容弦声愈来愈低沉,以至停顿。〕
  • ,凝绝不通声暂歇。
      好像水泉冷涩琵琶声开始凝结,凝结而不通畅声音渐渐地中断。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像另有一种愁思幽恨暗暗滋生,此时闷闷无声却比有声更动人。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像银瓶突然破裂,水浆迸射一样;像铁骑突然冲出,刀枪齐鸣一般。这是形容琵琶声在沉咽暂歇后,忽然又爆发出激越雄壮的乐音。〕
      突然间好像银瓶撞破水浆四溅,又好像铁甲骑兵厮杀刀枪齐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
  • 〔曲终收拨当心画:乐曲终了,用拨子在琵琶的中间部位划过四弦。这是弹奏琵琶到一曲结束时的常用手法。拨,拨子,弹奏弦乐的用具。〕
  • ,四弦一声
  • 〔四弦一声:四根弦同时发声。〕
  • 如裂帛。
      一曲终了她对准琴弦中心划拨,四弦一声轰鸣好像撕裂了布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东船西舫人们都静悄悄地聆听,只见江心之中映着白白秋月影。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 〔敛容:显出端庄的脸色。〕
      她沉吟着收起拨片插在琴弦中,整顿衣裳依然显出庄重的颜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
  • 〔虾(há)蟆陵:地名,在长安城东南。〕
  • 下住。
      她说我原是京城负有盛名的歌女,老家住在长安城东南的虾蟆陵。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
  • 〔教坊:古时管理宫廷音乐的官署。专管雅乐以外的音乐舞蹈百戏的教习排练演出等事务。〕
  • 第一部
  • 〔第一部:第一队,是教坊中最优秀的一队。部,量词,计量歌舞队乐队。〕
      弹奏琵琶技艺十三岁就已学成,教坊乐团第一队中列有我姓名。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
  • 〔秋娘:唐代歌伎常用的名字。这里是对善歌貌美歌伎的通称。〕
  • 妒。
      每曲弹罢都令艺术大师们叹服,每次妆成都被同行歌妓们嫉妒。
      五陵年少
  • 〔五陵年少:指京城富家豪族子弟。五陵,汉代五个皇帝(高惠景武昭)的陵墓,在长安附近,富家豪族多聚居在这一带。〕
  • 争缠头
  • 〔缠头:古代对歌伎舞女打赏用的锦帛。〕
  • ,一曲红绡
  • 〔绡(xiāo):轻薄的生丝织品。泛指轻美的丝织品。〕
  • 不知数。
      京都豪富子弟争先恐后来献彩,弹完一曲收来的红绡不知其数。
      钿头银篦
  • 〔钿(diàn)头银篦(bì):上端镶着花钿的银质发篦。钿,用金银等制成的花形首饰。〕
  • 击节碎
  • 〔击节碎:(随着音乐)打拍子时敲碎了。节,节拍。〕
  • ,血色罗裙翻酒污
  • 〔翻酒污:(因为)泼翻了酒被沾污。〕
      钿头银篦打节拍常常断裂粉碎,红色罗裙被酒渍染污也不后悔。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
  • 〔等闲:平常,随随便便。〕
  • 度。
      年复一年都在欢笑打闹中度过,秋去春来美好的时光白白消磨。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 〔颜色故:容貌衰老。故,旧老。#0〕
      兄弟从军姊妹死家道已经破败,暮去朝来我也渐渐地年老色衰。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
  • 〔老大:年纪大了。〕
  • 嫁作商人妇。
      门前车马减少光顾者落落稀稀,青春已逝我只得嫁给商人为妻。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
  • 〔浮梁:地名,在今江西景德镇北。〕
  • 买茶去。
      商人重利不重情常常轻易别离,上个月他去浮梁做茶叶的生意。
      去来
  • 〔去来:走了以后。来,语气助词。〕
  • 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他去了留下我在江口孤守空船,秋月与我作伴绕舱的秋水凄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 〔梦啼妆泪红阑干:从梦中哭醒,搽了胭脂粉的脸上流满了一道道红色的泪痕。妆,这里指脸上的胭脂粉。〕
      更深夜阑常梦少年时作乐狂欢,梦中哭醒涕泪纵横污损了粉颜。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 〔唧唧:叹息。〕
      我听琵琶的悲泣早已摇头叹息,又听到她这番诉说更叫我悲凄。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们俩同是天涯沦落的可悲人,今日相逢何必问是否曾经相识!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自从去年我离开繁华长安京城,被贬居住在浔阳江畔常常卧病。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浔阳这地方荒凉偏僻没有音乐,一年到头听不到管弦的乐器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住在湓江这个低洼潮湿的地方,第宅周围黄芦和苦竹缭绕丛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
      在这里早晚能听到的是什么呢?
    杜鹃啼血
  • 〔杜鹃啼血:传说杜鹃鸟啼叫时,嘴里会淌出血来。这是形容杜鹃啼声的悲切。〕
  • 猿哀鸣。
    尽是杜鹃猿猴那些悲凄的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 〔独倾:独自饮酒。〕
      春江花朝秋江月夜那样好光景,也无可奈何常常取酒独酌独饮。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
  • 〔呕哑(ōuyā)嘲哳(zhāozhā):指声音嘈杂刺耳。〕
  • 难为听。
      难道这里就没有山歌和村笛吗,只是那音调嘶哑粗涩实在难听。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今晚我听你弹奏琵琶诉说衷情,就像听到仙乐眼也亮来耳也明。
      莫辞更
  • 〔更:再。〕
  • 坐弹一曲,为君翻作
  • 〔翻作:写作。翻,按曲调写作歌词。〕
  • 《琵琶行》。
      请你不要推辞坐下来再弹一曲,我要为你创作一首新诗《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
  • 〔却坐:回到(原处)坐下。却,退回。〕
  • 促弦
  • 〔促弦:把琴弦拧紧。促,紧迫。〕
  • 弦转急。
      被我的话所感动她站立了好久,回身坐下再转紧琴弦拨出急声。
      凄凄不似向前
  • 〔向前:以前。〕
  • 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 〔掩泣:掩面哭泣。下面“泣下”的“泣”指眼泪。〕
      凄凄切切不再像刚才那种声音,在座的人重听都掩面哭泣不停。
      座中泣下谁最多?
      要问在座之中谁流的眼泪最多?
    江州司马青衫
  • 〔青衫:青色单衣。唐代官职低的服色为青。〕
  • 湿。
    我江州司马泪水湿透青衫衣襟!

注释

选自《白居易集笺校》卷十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行,古诗的一种体裁。
〔元和十年〕公元815年。元和,唐宪宗的年号(806—820)。
〔左迁〕贬官降职的委婉说法。白居易因越职上书言事,触怒当朝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
〔九江郡〕设于隋代,唐代称为江州或浔阳郡,治所在今江西九江。
〔司马〕州刺史的副职。
〔湓(pén)浦口〕湓江流入长江的地方,在今九江西。湓浦,又叫湓江,源出江西瑞昌清湓山。
〔京都声〕指唐代京城长安流行的乐曲声调。
〔倡(chāng)女〕歌女。
〔善才〕当时对技艺高超的乐师的称呼。
〔委身〕托身。这里是嫁人的意思。
〔贾(gǔ)人〕商人。
〔命酒〕叫人摆酒。
〔快〕畅快。
〔悯然〕忧郁的样子。
〔漂沦〕漂泊流落。
〔出官〕京官贬黜往地方任职。
〔恬然〕宁静安适的样子。
〔迁谪〕官吏因罪降职并流放。
〔为〕创作。
〔长句〕指七言诗。唐代的习惯说法。
〔江头〕江边。
〔荻(dí)〕多年生草本植物,形状像芦苇,生长在水边。
〔瑟瑟〕形容微风吹动的声音。
〔主人〕白居易自指。
〔管弦〕指音乐。管,箫笛之类的管乐。弦,琴瑟琵琶之类的弦乐。
〔暗问〕低声询问。
〔欲语迟〕将要回答,又有些迟疑。
〔回灯〕重新掌灯。一说“移灯”。
〔转轴拨弦〕拧转弦轴,拨动弦丝。这里指调弦校音。 
〔掩抑〕声音低沉。
〔思〕深长的情思。
〔信手〕随手。
〔续续〕连续。
〔轻拢慢捻抹(mò)复挑(tiǎo)〕轻轻地拢,慢慢地捻,一会儿抹,一会儿挑。拢,扣弦。捻,揉弦。抹,顺手下拨。挑,反手回拨。
〔《霓裳(cháng)》〕即《霓裳羽衣曲》,唐代乐曲名,相传为唐玄宗所制。
〔《六幺(yāo)》〕即《六幺令》,唐代乐曲名。
〔大弦〕指琵琶四根弦中的粗弦。
〔嘈嘈〕形容声音沉重舒长。
〔小弦〕指琵琶上的细弦。
〔切切〕形容声音轻细急促。
〔大珠小珠落玉盘〕分别比喻乐声的重浊和清脆。一说,形容声音的清脆圆润。
〔间(jiàn)关莺语花底滑〕像黄莺在花下啼叫一样婉转流利。间关,形容鸟鸣婉转。
〔幽咽泉流冰下难〕像幽咽的泉水在冰下艰难流过。幽咽,形容乐声梗塞不畅。难,艰难,形容乐声滞塞难通。
〔冰泉冷涩弦凝绝〕像冰下的泉水又冷又涩不能畅流,弦似乎凝结不动了。这是形容弦声愈来愈低沉,以至停顿。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像银瓶突然破裂,水浆迸射一样;像铁骑突然冲出,刀枪齐鸣一般。这是形容琵琶声在沉咽暂歇后,忽然又爆发出激越雄壮的乐音。
〔曲终收拨当心画〕乐曲终了,用拨子在琵琶的中间部位划过四弦。这是弹奏琵琶到一曲结束时的常用手法。拨,拨子,弹奏弦乐的用具。
〔四弦一声〕四根弦同时发声。
〔敛容〕显出端庄的脸色。
〔虾(há)蟆陵〕地名,在长安城东南。
〔教坊〕古时管理宫廷音乐的官署。专管雅乐以外的音乐舞蹈百戏的教习排练演出等事务。
〔第一部〕第一队,是教坊中最优秀的一队。部,量词,计量歌舞队乐队。
〔秋娘〕唐代歌伎常用的名字。这里是对善歌貌美歌伎的通称。
〔五陵年少〕指京城富家豪族子弟。五陵,汉代五个皇帝(高惠景武昭)的陵墓,在长安附近,富家豪族多聚居在这一带。
〔缠头〕古代对歌伎舞女打赏用的锦帛。
〔绡(xiāo)〕轻薄的生丝织品。泛指轻美的丝织品。
〔钿(diàn)头银篦(bì)〕上端镶着花钿的银质发篦。钿,用金银等制成的花形首饰。
〔击节碎〕(随着音乐)打拍子时敲碎了。节,节拍。
〔翻酒污〕(因为)泼翻了酒被沾污。
〔等闲〕平常,随随便便。
〔颜色故〕容貌衰老。故,旧老。#0
〔老大〕年纪大了。
〔浮梁〕地名,在今江西景德镇北。
〔去来〕走了以后。来,语气助词。
〔梦啼妆泪红阑干〕从梦中哭醒,搽了胭脂粉的脸上流满了一道道红色的泪痕。妆,这里指脸上的胭脂粉。
〔唧唧〕叹息。
〔杜鹃啼血〕传说杜鹃鸟啼叫时,嘴里会淌出血来。这是形容杜鹃啼声的悲切。
〔独倾〕独自饮酒。
〔呕哑(ōuyā)嘲哳(zhāozhā)〕指声音嘈杂刺耳。
〔暂〕忽然,一下子。
〔更〕再。
〔翻作〕写作。翻,按曲调写作歌词。
〔却坐〕回到(原处)坐下。却,退回。
〔促弦〕把琴弦拧紧。促,紧迫。
〔转〕更加,越发。
〔向前〕以前。
〔掩泣〕掩面哭泣。下面“泣下”的“泣”指眼泪。
〔青衫〕青色单衣。唐代官职低的服色为青。

相关推荐

杜甫
王僧孺
方干
权德舆
刘禹锡
施闰章

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祖籍山西、陕西、出生于河南郑州新郑,葬于洛阳。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772—846
唐華州下邽人,祖籍太原,字樂天,晚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白季庚子。德宗貞元十六年進士。授秘書省校書郎。憲宗元和時,歷遷翰林學士、左拾遺、東宮贊善大夫。宰相武元衡遇刺身亡,居易首上疏,請亟捕兇手。以越職言事,貶江州司馬。穆宗長慶初,累擢中書舍人,乞外任,為杭州刺史,筑堤捍錢塘湖,溉田千頃。久之,以太子左庶子分司東都,復除蘇州刺史。文宗立,入為秘書監,遷刑部侍郎。大和三年為太子賓客,分司東都,遂居洛陽。晚年奉佛,以詩酒自娛。武宗會昌二年,以刑部尚書致仕。卒謚文。工詩,倡導“新樂府”運動。詩文與元稹齊名,世號“元、白”。晚年與劉禹錫唱和,又稱“劉、白”。有《白氏長慶集》等。
《大辞海》: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其先太原(今属山西)人,后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北)。早年家境贫困,颇历艰辛。贞元十六年(公元800年)登进士第,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后因上表请求严缉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长庆间任杭州刺史,宝历初任苏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书。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继承《诗经》“风雅比兴”的传统和杜甫的创作精神,反对“嘲风雪,弄花草”而别无寄托的作品。早期所作讽谕诗,如《秦中吟》、《新乐府》中的不少篇章,较广泛尖锐地揭发了时政弊端和社会矛盾,于民生困苦也多有反映。自遭受贬谪后,意志逐渐消沉,晚年尤甚,诗文多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之作。其诗语言通俗,相传老妪也能听懂。除讽谕诗外,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也很有名。和元稹友谊甚笃,与之齐名,世称“元白”。晚年与刘禹锡唱和甚多,人称“刘白”。有《白氏长庆集》。白居易

《辞源》:【白居易】公元772—846年,唐下邽(今陝西渭南市境内)人。字樂天。貞元十六年進士,拔萃科攷試後,授秘書省校書郎。元和初翰林學士,遷左拾遺。因上表諫事,忤權貴,貶江州司馬。累遷杭蘇二州刺史。後詔還,授太子少傅。晚年居洛陽香山,號香山居士。主張“文章合爲時而著,歌詩合爲事而作”。其詩淺顯平易,傳稱老嫗都解,流布甚廣。早期所賦諷諭詩,尤爲世重。與元稹並稱元白。又與劉禹錫齊名,稱劉白。有白氏長慶集。新、舊唐書皆有傳。


古文源 ® 版权所有 ICP备案:渝ICP备08100657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