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源
今天是:日 生肖
  
首页听筝拼音版

听筝拼音版

本页最后校对时间:2025/7/25 1:44:07

全文注音

  • tīng
  • zhēng
  •  
  • táng
  •  
  • duān
  • míng
  • zhēng
  • βīn
  • zhù
  •  
  • shωu
  • fáng
  • qián
  •  
  • zhōu
  • láng
  •  
  • shí
  • shí
  • xián
  •  

原文

听筝
[唐代]李端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注释


⑴听筝:弹奏筝曲。
⑵金粟:古也称桂为金粟,这里当是指弦轴之细而精美。
⑶柱:定弦调音的短轴。
⑷素手:指弹筝女子纤细洁白的手。
⑸玉房:指玉制的筝枕。房,筝上架弦的枕。
⑹周郎:指三国时吴将周瑜。他二十四岁为大将,时人称其为“周郎”。他精通音乐,听人奏错曲时,即使喝得半醉,也会转过头看一下奏者。当时人称:“曲有误,周郎顾。”
⑺拂弦:拨动琴弦。
参考资料:
       1、        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12月版:591-592页                      

相关推荐

徐志摩
王勃
诗经
李白
史承豫
绿原

李端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古文源 ® 版权所有 ICP备案:渝ICP备08100657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