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著论准过秦,作赋拟子虚。
边城苦鸣镝,羽檄飞京都。
虽非甲胄士,畴昔览穰苴。
长啸激清风,志若无东吴。
铅刀贵一割,梦想骋良图。
左眄澄江湘,右盻定羌胡。
功成不受爵,长揖归田庐。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
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吾希段干木,偃息藩魏君。
吾慕鲁仲连,谈笑却秦军。
当世贵不羁,遭难能解纷。
功成耻受赏,高节卓不群。
临组不肯绁,对珪宁肯分。
连玺曜前庭,比之犹浮云。
济济京城内,赫赫王侯居。
冠盖荫四术,朱轮竟长衢。
朝集金张馆,暮宿许史庐。
南邻击钟磬,北里吹笙竽。
寂寂杨子宅,门无卿相舆。
寥寥空宇中,所讲在玄虚。
言论准宣尼,辞赋拟相如。
悠悠百世后,英名擅八区。
皓天舒白日,灵景耀神州。
列宅紫宫里,飞宇若云浮。
峨峨高门内,蔼蔼皆王侯。
自非攀龙客,何为歘来游。
被褐出阊阖,高步追许由。
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
荆轲饮燕市,酒酣气益震。
哀歌和渐离,谓若傍无人。
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
高眄邈四海,豪右何足陈。
贵者虽自贵,视之若埃尘。
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
主父宦不达,骨肉还相薄。
买臣困樵采,伉俪不安宅。
陈平无产业,归来翳负郭。
长卿还成都,壁立何寥廓。
四贤岂不伟,遗烈光篇籍。
当其未遇时,忧在填沟壑。
英雄有迍邅,由来自古昔。
何世无奇才,遗之在草泽。
习习笼中鸟,举翮触四隅。
落落穷巷士,抱影守空庐。
出门无通路,枳棘塞中涂。
计策弃不收,块若枯池鱼。
外望无寸禄,内顾无斗储。
亲戚还相蔑,朋友日夜疏。
苏秦北游说,李斯西上书。
俯仰生荣华,咄嗟复雕枯。
饮河期满腹,贵足不愿余。
巢林栖一枝,可为达士模。
〔弱冠〕古代的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人,但体犹未壮,所以叫“弱冠”。
〔柔翰〕毛笔。
〔荦(luò)〕同跞。卓跞,才能卓越。
〔过秦〕即《过秦论》,汉贾谊所作。
〔子虚〕即《子虚赋》,汉司马相如所作。
〔准拟〕以为法则。
〔鸣镝(dí)〕响箭,本是匈奴所制造,古时发射它作为战斗的信号。
〔檄(xí)〕檄文,用来征召的文书,写在一尺二寸长的木简上,上插羽毛,以示紧急,所以叫“羽檄”。
〔甲胄(zhòu)士〕战士。
〔胄〕头盔。
〔畴昔〕往时。
〔穰苴(rǎngjū)〕春秋时齐国人,善治军。齐景公因为他抵抗燕晋有功,尊为大司马,所以叫“司马穰苴”,曾著《兵法》若干卷。
〔“长啸”两句〕放声长啸,其声激扬着清风,心中没有把东吴放在眼里。
〔“铅刀”句〕用汉班超上疏中的成语。
〔李善注引《东观汉记》“班超上疏曰〕臣乘圣汉威神,冀俲铅刀一割之用。”铅质的刀迟钝,一割之后就很难使用。拿铅刀用来比喻自己才能低劣。这句是说自己的才能虽然像铅刀那样柔软,但仍然有一割之用。
〔骋〕施。
〔良图〕好的计划。
〔眄(miǎn)〕看。
〔澄〕清。
〔江湘〕长江。此为东吴所在,地处东南,所以说“左眄”。
〔羌胡〕即少数民族的羌族,在甘肃青海一带,地在西北,所以说“右盼”。
〔爵〕禄位。
〔田庐〕家园
〔郁郁〕严密浓绿的样子。
〔涧底松〕比喻才高位卑的寒士。涧,两山之间。
〔离离〕下垂的样子。
〔山上苗〕山上小树。苗,初生的草木。
〔彼〕指山上苗。
〔径寸茎〕即一寸粗的茎。径,直径。
〔荫〕遮蔽。
〔此〕指涧底松。
〔条〕树枝,这里指树木。
〔胄〕长子。
〔世胄〕世家子弟。
〔蹑(niè)〕履登。
〔沉下僚〕沉没于下级的官职。下僚,下级官员,即属员。
〔“地势”两句〕这种情况恰如涧底松和山上苗一样,是地势造成的,其所从来久矣。
〔金〕指汉金日磾。《汉书·金日磾传》载,金日磾家自汉武帝到汉平帝,七代为内侍。
〔张〕指汉张汤,他家自汉宣帝以后,有十余人为侍中中常侍。
《汉书·张汤传赞》云〕“功臣之世,唯有金氏张氏亲近贵宠,比于外戚。”
〔七叶〕七代。
〔珥(ěr)〕插。
〔珥汉貂〕汉代侍中中常侍的帽子上,皆插貂尾。
〔冯公〕指汉冯唐,他曾指责汉文帝不会用人,年老了还做中郎署长的小官。
〔伟〕奇。
〔不见招〕不被进用。招,招见。
〔希〕仰望。
〔段干木〕战国初年魏国人时人赞他有文有才,怀君子之道,声驰千里。但他隐居陋巷,不肯为官。魏文侯请他出任宰相,他不肯接受。魏文侯乘车到他门口,都俯身在车的横木上向他致敬。
〔偃息〕仰卧安卧。
〔藩魏君〕保卫了魏君。
〔慕〕仰慕。
〔鲁仲连〕战国时齐人。很有正义感。曾周游列国,为人排难解纷但功成之后,以受赏为耻,高风亮节卓尔不群。
〔当世〕那时的天下之士。
〔贵〕指高贵。
〔不羁〕不受约束。
〔卓〕崇高。
〔不群〕超群。
〔临〕面对。
〔组〕丝织的绶带。当官的印氧通常挂在绶带上,系于腰间。
〔绁〕系住的意思。
〔对〕面对。
〔珪〕同圭。古代帝王诸侯举行礼仪时所用的板状玉器,上尖下方。
〔连玺〕指成串的印。
〔济济〕形容人多。
〔赫赫〕显赫。
〔冠盖〕官员穿戴的服饰和乘坐的车辆,常借指官吏。
〔荫〕遮蔽。
〔四术〕四通八达的道路。
〔朱轮〕红色车轮。汉代列侯二千石可乘朱轮的车子。
〔竟〕整个。
〔长衢(qú)〕长街。
〔金张〕指金日磾和张汤家族。
〔许史〕许指汉宣帝许皇后的父亲,史指汉宣帝祖母史良娣的娘家。
〔寂寂〕寂静。
〔扬子〕指扬雄。扬雄是西汉末年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历史学家语言文学家,是《三字经》中的五子之一。
〔卿相〕古代高级官名。
〔舆〕车。
〔寥寥〕稀少。
〔玄虚〕玄妙而不可捉摸。扬雄仿周易作《太玄经》十卷;仿《论语》作《法言》十三卷;拟司马相如《子虚赋》等而作赋。作者取“玄虚”二字涵盖了他讲学的内容。
〔准〕水准。
〔宣尼〕指孔子(汉宣帝追谥孔子为褒城宣尼公)。
〔悠悠〕长久遥远。
〔擅〕超过。
〔八区〕八方,天下。
〔紫宫〕指帝王宫禁。
〔飞宇〕飞檐。
〔欻(xū)〕轻举急躁鲁莽。
〔被(pī)褐〕穿着粗布短袄,喻不慕名利,安于贫贱。
〔阊阖〕宫门,泛指京城。
〔许由〕传说中的隐士。相传尧让以天下,不受,遁居于颍水之阳箕山下。尧又召为九州长,由不愿闻,洗耳于颍水之滨。事见《庄子·逍遥游》《史记·伯夷列传》。
〔荆轲〕战国齐人,好读书击剑,为燕太子丹刺秦王,失败被杀。
〔燕市〕燕国的都市。
〔酒酣〕酒喝得痛快,兴致正浓。
〔震〕威。
〔渐离〕高渐离,燕人,善击筑。
〔谓〕以为。据《史记·刺客列传》记载,荆轲在燕国时,和燕国的狗屠及会击筑的高渐离是好朋友,经常一起在市中喝酒,酒喝得痛快时,高渐离击筑,荆轲哀歌相和,已而二人对泣,旁若无人。
〔无壮士节〕指刺秦王未成功。节,操守。
〔与世殊伦〕与社会上一般人不同。伦,辈。
〔邈〕小。
〔四海〕犹天下。
〔豪右〕世家大族。古时以右为上,所以称世家大族为右族。
〔陈〕陈述。
〔贵者〕指豪右。
〔自贵〕自以为贵。
〔贱者,指荆轲。自贱〕自以为贱。
〔钧〕量名,三十斤为一钧。这四句是说贵者像尘埃一样轻,贱者像千钧一样重。
〔主父〕西汉纵横家主父偃。《史记·主父偃传》载,主父偃在被汉武帝作用前,曾游学四十余年,以至穷困于燕赵,父母不把他当儿子看待,兄弟也鄙弃他。
〔薄〕轻鄙之。
〔买臣〕即朱买臣,汉武帝时人。《汉书·朱买臣传》载,朱买臣未做官时,家里很穷,以打柴维持生计,但好读书,一边担柴,一边诵书,他的妻子引以为耻,遂改嫁而去。
〔陈平〕汉高祖的功臣。《史记·陈丞相世家》载,陈平少年时家穷,喜读书,住偏僻小巷,用席做门。
〔翳负郭〕以背靠城郭的破房子蔽身。
〔长卿〕即司马相如,字长卿。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私奔,同归相如故里,家中空无所有。
〔忧在填沟壑〕在他们穷困的时期,有饿死的可能。
〔迍邅(zhūnzhān)〕处境艰难。
〔习习〕频频飞动貌。
〔枳棘〕枳木与棘木。因其多刺而称恶木,常用以比喻恶人或小人。
〔苏秦〕战国时期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后被车裂。
〔李斯〕秦朝丞相,后被腰斩。
〔咄嗟〕形容时间短。
〔饮河〕比喻所求不多。
《庄子·逍遥游》尧让天下于许由,由曰〕“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贵足〕以知足为贵。
左思(约250~305)字太冲,齐国临淄(今山东淄博)人。西晋著名文学家,其《三都赋》颇被当时称颂,造成“洛阳纸贵”。左思自幼其貌不扬却才华出众。晋武帝时,因妹左棻被选入宫,举家迁居洛阳,任秘书郎。晋惠帝时,依附权贵贾谧,为文人集团“二十四友”的重要成员。永康元年(300年),因贾谧被诛,遂退居宜春里,专心著述。后齐王司马冏召为记室督,不就。太安二年(303年),因张方进攻洛阳而移居冀州,不久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