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源
今天是:日 生肖
  
首页题竹林寺拼音版

题竹林寺拼音版

本页最后校对时间:2025/7/25 1:40:12

全文注音

  • zhú
  • lín
  •  
  • táng
  •  
  • zhū
  • fàng
  • suì
  • yuè
  • rén
  • jiān
  •  
  • yān
  • xiá
  • duō
  •  
  • yīn
  • qín
  • zhú
  • lín
  •  
  • gèng
  • huí
  • guò
  •  

原文

题竹林寺
[唐代]朱放

岁月人间促,烟霞此地多。
殷勤竹林寺,更得几回过。

注释


竹林寺:在庐山仙人洞旁。
殷勤:亲切的情意。
过(音guō):访问。

相关推荐

朱放

  [唐](公元七七三年在世)字长通,襄州南阳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代宗大历中前后在世。初居汉水滨,后以避岁馑迁隐剡溪、镜湖间。与女诗人李冶,上人皎然,皆有交情。大历中,辟为江西节度参谋。贞元二年,(公元七八六年)诏举“韬晦奇才”,下聘礼,拜左拾遗,辞不就。放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中国文学家大词典》:(?——788?)字长通,襄州襄阳(今属湖北)人。安史之乱时移居剡县,宝应﹑广德间再徙山阴。建中三年李皋镇江西,召为节度参谋。兴元元年辞职,隐居丹阳。贞元二年诏举韬晦贤才,征为右拾遗,旋谢病返吴。贞元四﹑五年间卒于扬州。放与女诗人李季兰情意甚笃。有诗名。武元衡称其为“诗家第一流”(《夏日对雨寄朱放拾遗》)。顾况称其“能以烟霞风景,补缀藻绣,符于自然,……立意皆新可创。离声乐友之什,情思最切”(《右拾遗吴郡朱君集序》)。《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朱放诗》一卷。《全唐诗》卷三一五编其诗为一卷,又卷七七七收朱晦《秋日送别》一首,与朱放《乱后经淮阴举》大致相同。疑朱晦为朱放之误,实无其人。《全唐诗补编·续补遗》卷四补一首,《续拾》卷一八重录一首。事迹散见《极玄集》卷下﹑《新唐书·艺文志四》﹑《唐诗纪事》卷二六﹑《唐才子传校笺》卷五。(贾晋华)出自:《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唐五代卷》

《中国人名大词典》:一作朱倣。唐襄州(治今湖北襄樊)人,一作南阳(今属河南)人。字长通。初居汉水滨,遭岁馑,入浙居剡溪。后为江西节度参谋。贞元二年(786)举韬晦奇才科,召为左拾遗,不就。工诗。与戴叔伦﹑顾况﹑严维均有诗酬赠。《全唐诗》存其诗一卷。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787或788唐襄州人,字長通。初,居臨漢水。后移居越州,隱剡溪、鏡湖間。代宗大歷中,嗣曹王皋鎮江西,辟為節度參謀。德宗貞元初召為左拾遺,不就。工詩,以清越蕭散稱。
《唐詩大辭典修訂本:》【生卒】:?—788?
字長通,襄州襄陽(今湖北襄樊)人。早年居襄陽,安史之亂中移居剡縣,代宗寶應、廣德間又移居山陰。德宗建中三年(782)征為江西節度參謀,興元元年(784)辭職,隱居丹陽。貞元二年(786)征為右拾遺,旋謝病返吳。四、五年間卒于揚州。事跡散見《極玄集》卷下、《新唐書·藝文志四》、《唐詩紀事》卷二六。放有詩名。顧況稱其“能以煙霞風景,補綴藻繡,符于自然。……離聲樂友之什,情思最切”(《右拾遺吳郡朱君集序》)。《全唐詩》存詩1卷,《全唐詩外編》補詩1首。
《唐诗汇评:》朱放(?-约788),字长通,襄州(今湖北襄樊)人,郡望吴郡(今江苏苏州)。初,居于襄州汉滨,后移家越州,在山阴有别业,与刘长卿、皇甫冉、皇甫曾、硕况及诗僧灵一、皎然等为诗友。建中中,嗣曹王李皋镇江西,辟为节度参谋,未儿罢归。贞元二年,诏举韬晦奇才,召为左拾遗,赴命上都,然终未莅职,卒于广陵之舟中。有《朱放诗》一卷,《全唐诗》编诗一卷。

《古代作品中的评论》

《顾况《右拾遗吴郡朱君集序》:》朱君能以烟霞风景,补缀藻绣,符于自然。山深月清,中有猿啸,复如新安江水,文鱼彩石,历历可数。其杳琼翛飒,若有人衣辟荔隐女萝,立意皆新,可创离声乐友之什,情思最切。
《唐才子传:》放工诗,风度清越,神情萧散,作寻常之比。


古文源 ® 版权所有 ICP备案:渝ICP备08100657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