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源
今天是:日 生肖
  
首页题画·江馆清秋拼音版

题画·江馆清秋拼音版

本页最后校对时间:2025/8/20 22:12:43

全文注音

  • huà
  • ·
  • ·
  • jiāng
  • guǎn
  • qīng
  • qiū
  •  
  • qīng
  •  
  • zhèng
  • xiè
  •  
  •  
  •  
  •  
  • jiāng
  • guǎn
  • qīng
  • qiū
  •  
  • chén
  • kγn
  • zhω
  •  
  • yān
  • guāng
  • yǐng
  •  
  • jiē
  • βòng
  • shū
  • zhī
  • zhī
  • jiān
  •  
  • xiōng
  • zhōng
  •  
  • suì
  • yǒu
  • huγ
  •  
  • shí
  • xiōng
  • zhōng
  • zhī
  • zhω
  •  
  • bìng
  • shì
  • yǎn
  • zhōng
  • zhī
  • zhω
  •  
  • yīn
  • ér
  • zhǎn
  • zhǐ
  •  
  • luò
  • shū
  • zuò
  • biγn
  • xiγng
  •  
  • shǒu
  • zhōng
  • zhī
  • zhω
  • yòu
  • shì
  • xiōng
  • zhōng
  • zhī
  • zhω
  •  
  • zǒng
  • zhī
  •  
  • zγi
  • xiān
  • zhě
  •  
  • βìng
  •  
  • zγi
  • wγi
  • zhě
  •  
  • huγ
  •  
  • βω
  • huγ
  • yωn
  • zāi
  •  

原文

题画·江馆清秋
[清代]郑燮

  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独画云乎哉!

对照翻译

      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
      秋天在江馆时早起欣赏竹子,清晨的烟氲、旭日之影、露水蒸气等,都浮动在零散的竹枝与茂密的竹业当中。
    胸中勃勃,遂有画意。
    欣赏如此美景,心胸不由得兴起强烈想要作画的灵感。
    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
    其实心里面想画出来的竹子,并不是眼睛里面所看到的竹子。
    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
    所以当磨好墨、展开纸,刚准备好要下笔,画出来的总是忽然有所改变,并不跟想象好的一样,因为用手画出来的竹子,也不是心里面想画的竹子。
    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
    总而言之,想象的意境永远超越下笔所画的情像,这是不变的法则。
    趣在法外者,化机也。
    表现在固定格式画法之外的意趣神韵,是一种超脱俗世所能领悟的化外机度。
    独画云乎哉!
    只有在画的世界才有这样子的表现哪!

相关推荐

郑燮

郑燮:郑板桥(1693—1765)清代官吏、书画家、文学家。名燮,字克柔,汉族,江苏兴化人。一生主要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擅画兰、竹、石、松、菊等植物,其中画竹已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著有《板桥全集》。
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元年进士。中进士后曾历官河南范县、山东潍县知县,有惠政。以请臻饥民忤大吏,乞疾归。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693—1765
清江蘇興化人,字克柔,號板橋。乾隆元年進士。歷官山東范縣、濰縣知縣,有惠政。以請賑饑民忤大吏,乞疾歸。作官前后均居揚州賣畫,為“揚州八怪”之一。詩書畫均曠世獨立,人稱三絕,亦工詞。尤擅寫蘭竹,風格勁峭。又用隸體參入行楷,自稱“六分半書”。有《板橋全集》。
晚晴簃詩匯·卷七十四:郑燮,字克柔,号板桥,兴化人。乾隆丙辰进士,官濰县知县。有《板桥诗钞》。
词学图录:郑燮(1693-1765) 字克柔,号板桥,又号樗散人。江苏兴化人。乾隆元年(1736)进士。授范县知县,调潍县。以灾后请赈忤豪绅大吏罢官。居扬州,鬻书画为生。"扬州八怪"之一,其书号六分半体,独具姿态;其画善写墨竹、墨兰等。词远祖辛,近师陈,痛快淋漓,独树一帜。有《板桥集》,词在集中。


古文源 ® 版权所有 ICP备案:渝ICP备08100657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