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源
今天是:日 生肖
  
首页晓抵九江作拼音版

晓抵九江作拼音版

本页最后校对时间:2025/7/24 13:11:31

全文注音

  • xiǎo
  • jiǔ
  • jiāng
  • zuò
  •  
  • jìn
  •  
  • chén
  • sān
  • cγng
  • zhōu
  • bàn
  • zhī
  •  
  • yγo
  • jiāng
  • biàn
  • 便
  • liγn
  •  
  • yǎn
  • fēng
  • tāo
  • zhěn
  • shàng
  •  
  • yīng
  • jiā
  • guó
  • βēng
  • qiγn
  •  
  • hān
  • shēng
  • lín
  • tiān
  • léi
  • hǒu
  •  
  • shǔ
  • péng
  • lòu
  • yγn
  •  
  • zhǐ
  • chǐ
  • tíng
  • pàn
  •  
  • kàn
  • yàn
  • wàn
  • fēng
  • βiān
  •  

原文

晓抵九江作
[近代]陈三立

藏舟夜半负之去,摇兀江湖便可怜。
合眼风涛移枕上,抚膺家国逼灯前。
鼾声邻榻添雷吼,曙色孤篷漏日妍。
咫尺琵琶亭畔客,起看啼雁万峰巅。

注释

①摇兀(wù):摇荡。

②抚膺(yīng):捶拍胸。

③“鼾声”句:典出岳珂《程史》:宋太祖赵匡胤伐南唐,李煜派徐铉为使请求缓兵,宋太祖曰:“江南亦何罪?但天下一家,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耶?”这里既实写夜里旁边床上有人鼾声如雷,又暗喻外国列强侵吞中国。

④妍(yán):美好。

⑤琵琶亭:在九江附近的浔阳江边,即白居易《琵琶行》所述当年送客处。琵琶亭晔客,作者以贬官流落的白居易自比。


相关推荐

陈三立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206篇诗文』


古文源 ® 版权所有 ICP备案:渝ICP备08100657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