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源
今天是:月日 生肖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峰虿虺蛇不螫,攫鸟猛兽不搏②。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③,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④,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⑤,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①据:兽爪取物之意。
②攫:用爪抓取。
③朘:婴孩的生殖器。
④嗄:嗓音嘶哑。
⑤祥:本为吉祥,但古代亦可指妖祥。这里指灾祸、不吉的意思。
老子(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姓李名耳,字聃(音读:dān),一字或曰谥伯阳,出生于周朝春秋时期陈国苦县 (河南省),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今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核心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老子誉有东方三大圣人之首,美国《纽约时报》评为世界古今十大作家之首。孔子曾数次向老子问礼、求道,自古有“老子天下第一”之称。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被古人称为“太上老君”,与后世的庄子并称老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