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徐健庵先生,筑楼于所居之后,凡七楹。间命工斫木为橱,贮书若干万卷,区为经史子集四种。经则传注义疏之书附焉,史则日录家乘山经野史之书附焉,子则附以卜筮医药之书,集则附以乐府诗余之书。凡为橱者七十有二,部居类汇,各以其次,素标缃帙,启钥灿然。于是先生召诸子登斯楼而诏之曰:“吾何以传女曹哉?吾徐先世,故以清白起家,吾耳目濡染旧矣。盖尝慨夫为人之父祖者,每欲传其土田货财,而子孙未必能世富也;欲传其金玉珍玩鼎彝尊斝之物,而又未必能世宝也;欲传其园池台榭舞歌舆马之具,而又未必能世享其娱乐也。吾方以此为鉴,然则吾何以传女曹哉?”因指书而欣然笑曰:“所传者惟是矣!”遂名其楼为“传是”,而问记于琬。琬衰病不及为,则先生屡书督之,最后复于先生曰:
“甚矣,书之多厄也!由汉氏以来,人主往往重官赏以购之,其下名公贵卿,又往往厚金帛以易之;或亲操翰墨,及分命笔吏以缮录之。然且裒聚未几,而辄至于散佚,以是知藏书之难也。琬顾谓藏之之难不若守之之难,守之之难不若读之之难,尤不若躬体而心得之之难。是故藏而勿守,犹勿藏也;守而弗读,犹勿守也。夫既已读之矣,而或口与躬违,心与迹忤,采其华而忘其实,是则呻占记诵之学所为哗众而窃名者也,与弗读奚以异哉?”
“古之善读书者,始乎博,终乎约。博之而非夸多斗靡也,约之而非保残安陋也。善读书者,根柢于性命而究极于事功,沿流以溯源,无不探也;明体以适用,无不达也。尊所闻,行所知,非善读书者而能如是乎?”
“今健庵先生既出其所得于书者,上为天子之所器重,次为中朝士大夫之所矜式,藉是以润色大业,对扬休命,有余矣。而又推之以训敕其子姓,俾后先跻巍科取膴仕,翕然有名于当世,琬然后喟焉太息,以为读书之益弘矣哉!循是道也,虽传诸子孙世世,何不可之有?”
“若琬则无以与于此矣。居平质驽才下,患于有书而不能读。延及暮年,则又跧伏穷山僻壤之中,耳目固陋,旧学消亡,盖本不足以记斯楼。不得已勉承先生之命,姑为一言复之,先生亦恕其老悖否耶?”
昆山:县名,今属江苏省。徐健庵:指徐乾学,字原一,号健庵,清江苏昆山人。康熙九年(1670年)探花,授编修。曾任《明史》总裁官,《清会典》《大清一统志》副总裁,官至左都御史、刑部尚书。著有《通志堂经解》。家有“传是楼”,藏书甚富,辑有《传是楼书目》。
间:近来。
经史子集:中国传统图书分类的四大部类。经部包括儒家的经典和小学方面的书,史部包括各种历史书和某些地理书,子部包括诸子百家的著作,集部包括诗、文、词、赋等总集、专集。
传注:解释经籍的文字。义疏:疏解经义的书。泛指补充和解释旧注的疏证。
日录:指史官按日的记录。家乘(shèng):家谱,家史。山经:泛指记录山脉的舆地之书。
卜筮(shì):古时预测吉凶,用龟甲称卜,用蓍草称筮,合称卜筮。
乐府:诗体名。初指乐府官署所采制的诗歌,后将魏晋至唐可以入乐的诗歌,以及仿乐府古题的作品统称乐府。诗余:词的别称。
部居:指以类相聚,按类归部。类汇:指以类相聚。
缃(xiāng)帙(zhì):浅黄色书套。
启钥:开锁。灿然:鲜丽的样子。
女曹:你们。女,通“汝”。
先世:祖先。
故:本,本来。起家:兴家立业。
耳目濡染:耳濡目染。指经常听到看到,无形之中受到影响。濡染:受熏陶。旧:长久。
土田:土地,田地。货财:财物。
世富:世世富足。
珍玩:珍贵的玩赏物。鼎彝(yí):古代祭器,上面多刻着表彰有功人物的文字。彝:古代宗庙常用礼器的总名。尊:古盛酒器,用作祭祀或宴享的礼器,早期用陶制,后多以青铜浇铸,鼓腹侈口,高圈足,常见的有圆形及方形,盛行于商及西周。斝(jiǎ):古代青铜制贮酒器,有鋬(把手)、两柱、三足、圆口,上有纹饰,供盛酒与温酒用,盛行于商代和西周初期。
宝:珍藏。
娱乐:欢娱快乐。
问:命令。
衰病:衰弱抱病。不及:来不及。
督:催促。
厄:灾难。
汉氏:指汉代。
人主:人君,君主。官赏:授予官爵和赏赐。购:悬赏征求。
名公:有名望的贵族或达官。贵卿:古代卿的品秩很高,故称“贵卿”,后泛指高级官员。
金帛:戴金和丝绸,泛指钱物。易:交换。
翰墨:笔墨。
分命:命令。笔吏:指担任书写职务的低级官吏。缮录:誊写。
然且:然而。裒(póu)聚:搜集。未几:不久。
散佚:散失。
顾:却,反而。
躬体:亲身履行。躬:亲自,亲身
迹:形迹,行动。忤:违逆。
呻:吟诵。占:口头吟作(诗词)。记诵:歇记背诵。哗众:指以浮夸的言行博取众人的好感、夸奖或拥护。
博:广泛。
约:简要。
斗靡(mí):指以辞藻华丽竞胜。
保残:指守着残缺的东西不放。安陋:指安于简陋。
根柢(dǐ):植根。性命:本性。究极:穷尽,深入研究。事功:功利。
溯源:向上寻找水的发源处。
体:指事物的本体。
中朝:朝廷,朝中。矜式:敬重和取法。
籍:同“借”。因:凭借,依托。润色:使增加光彩。
对扬:答谢,报答。休命:美善的命令,多指天子或神明的旨意。
训敕:告谕、诫饬。
跻(jī):登上,达到。巍科:高第。古代称科举考试名次在前者。取仕:指做官。
翕(xī)然:一致的样子。
喟焉:感叹的样子。
弘:大,广。
居平:居常,平常。弩:劣马。比喻低劣无能。
暮年:晚年,老年。
跧(quán)伏:蜷伏。
旧学:昔时所学。
一言:一番话。
老悖:年老昏乱,不通事理。悖:昏惑,糊涂。
汪琬(1624—1691年),字苕文,号钝庵,初号玉遮山樵,晚号尧峰,小字液仙。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清初官吏学者、散文家,与侯方域、魏禧,合称明末清初散文“三大家”。顺治十二年进士,康熙十八年举鸿博,历官户部主事、刑部郎中、编修,有《尧峰诗文钞》、《钝翁前后类稿、续稿》。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624—1691
明末清初江南長洲人,字苕文,號鈍翁,小字液仙,晚號堯峰。順治十二年進士。歷戶部主事、刑部郎中等。康熙十八年舉鴻博,授編修,與修《明史》。在史館撰稿甚勤,不肯屈從人意,旋即乞病歸,居堯峰山。古文從歐陽修入,而仿佛明歸有光,經學亦有造詣,為惠周惕之師。有《堯峰詩文鈔》、《鈍翁前后類稿、續稿》。
《晚晴簃詩匯·卷四十五:》汪琬,字苕文,又字钝庵,学者称钝翁,又称尧峰先生,长洲人。顺治乙未进士,累官刑部郎中。康熙己未召试博学鸿词,授编修。有《钝翁前后类稿》。
《词学图录:》汪琬(1624-1691)字苕文,号钝庵,世称尧峰先生。江苏长洲(今苏州)人。顺治进士,官刑部郎中、户部主事。康熙九年(1670)辞官归里,筑尧峰山庄,专事著述。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辞,授编修,与修《明史》,旋辞归。擅古文辞,与侯方域、魏禧齐名。有《钝翁类稿》、《尧峰文钞》。
《清诗别裁集:》字苕文,江南长洲人。顺治乙未进士,授户部主事,康熙己未召试博学鸿词,官翰林院编修。著有《尧峰诗钞》。○钝翁官部曹后,与王西樵昆弟诸人称诗都下,风格原近唐人,中年后以剑南、石湖为宗,后则颓然降格矣。兹择其矜贵有馀者,著于卷中,不使挦扯字面者以钝翁为借口也。生平穿穴经史,议论俱有根柢,虽被其齮龁者,终称许焉。
《檇李詩繫·卷四十一:》字苕文蘇州人官編修
《大辞海》:汪琬(1624—1691)明末清初散文家。字苕文,号钝庵,晚号钝翁,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进士,授户部主事,迁刑部郎中,以奏销案贬官,再迁户部主事。引疾归,结庐太湖尧峰山,人称尧峰先生。康熙十八年(1679年)举博学鸿词,授编修,参加编修《明史》。论文要求明于辞义,合乎经旨。古文在当时有盛名,与侯方域、魏禧并称清初“三大家”。有《钝翁类稿》、《尧峰文钞》。
《辞源》:【汪琬】公元1624—1690年。清江蘇長洲人。字苕文,號鈍菴堯峯玉遮山樵。順治十二年進士。任户部主事,官至刑部郎中。康熙十八年舉博學鴻詞科,授編修,與修明史。於易書詩皆有發明,詩及古文尤著名,與魏禧侯方域並稱三大家。著有鈍翁類稾堯峯詩文鈔等。
《中国人名大词典》:(1624—1691)清江苏长洲(今吴县)人,字苕文,号钝翁,晚号尧峰,又号玉遮山樵。顺治进士,授户部主事,屡迁刑部郎中。康熙间,试博学鸿词,授翰林院编修,与修《明史》。不久辞归。学术甚深,长于散文。著有《钝翁类稿》﹑《尧峰诗文钞》等。
《中国文学家大词典》:(1624—1691)字苕文,号钝庵,晚号钝翁,晚年隐居太湖尧峰山,学者称尧峰先生。江南长洲(今江苏苏州)人。顺治十二年进士,官户部主事,迁员外郎,再迁刑部郎中。十八年以奏销案去官,降补北城兵马司指挥。康熙九年冬归隐。十八年召试博学鸿词科,授翰林院编修,预修《明史》,翌年冬即告归。十年后卒。汪琬与侯方域﹑魏禧合称清初散文三大家。汪敏于为文,所作散文自谓有五六千篇。论文主张节制才气,以呼应开阖,操纵顿挫,避免散乱。在《跋王于一遗集》中表示反对以小说为古文辞,认为侯方域的《马伶传》﹑王猷定的《汤琵琶传》皆以小说为古文“既非雅驯,则其归也,亦流为俗学而已矣”。汪琬好诋诃他人,讥刺钱谦益尤不遗余力,以为文章之道,为所败坏。与归庄﹑叶燮﹑吴殳﹑叶方霭等皆不和,论诗忤于王士禛,仪礼则与阎若璩相诟。汪琬以善骂著名,作文时毒口不少,自己也知“刚褊多忤,好辨多言”之病。《四库全书提要》谓“琬性狷急,动见人过,交游罕善其终者。又好诋诃,见文章必摘其瑕颣,故恒不满人,亦恒不满于人”。前人评汪琬与侯方域﹑魏禧三家散文时,以为汪琬“学术既深,轨辙复正,其言大抵原本六经,与二家迥别。其气体浩瀚,疏通畅达,颇近南宋诸家,蹊径亦略不同,庐陵﹑南丰固未易言,要之亦接迹唐﹑归无愧色也”(《四库全书提要》)。这个评价抑侯﹑魏而扬汪,“是一种不足为信的正统看法”。但说三人作品“只能接迹唐顺之﹑归有光,都很公允”(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所作如《陈处士墓表》﹑《尧峰山庄记》﹑《江天一传》﹑《书沈通明事》等文可为代表。汪琬的诗“风格原近唐人。中年以后以剑南﹑石湖为宗,后则颓然降格矣”(沈德潜《国朝诗别裁集》)。“专以宋为师,于宋人中所心摹手追者,石湖居士而已。取径太狭,造语太纤,且隐逸闲适话头,未免千篇一律”(郑方坤《国朝名家诗钞小传》)。总之,汪琬诗歌创作的成就不如其散文。著有《尧峰文钞》五○卷﹑《钝翁类稿》一一八卷﹑《拟明史列传》二四卷﹑《姑苏杨柳词》一卷等。事迹见《清史列传》七○﹑《清史稿》卷四八四文苑本传﹑陈廷敬《翰林编修汪先生琬墓志铭》﹑叶东《钝翁生圹志》﹑赵经达《汪尧峰先生年谱》。(吴正明)出自:《中国文学家大辞典·清代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