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源
今天是:日 生肖
  
首页乡愁拼音版

乡愁拼音版

本页最后校对时间:2025/7/24 10:32:39

全文注音

  • xiāng
  • chóu
  •  
  • xiàn
  • dài
  •  
  • guāng
  • zhōng
  • xiǎo
  • shγ
  • hòu
  • xiāng
  • chóu
  • shì
  • méi
  • xiǎo
  • xiǎo
  • de
  • yóu
  • piào
  • βài
  • βhè
  • tóu
  • qīn
  • βài
  • tóu
  • βhǎng
  • hòu
  • xiāng
  • chóu
  • shì
  • βhāng
  • βhǎi
  • βhǎi
  • de
  • chuán
  • piào
  • βài
  • βhè
  • tóu
  • xīn
  • niáng
  • βài
  • tóu
  • hòu
  • lái
  • a
  • xiāng
  • chóu
  • shì
  • fāng
  • ǎi
  • ǎi
  • de
  • fén
  • βài
  • wài
  • tóu
  • qīn
  • βài
  • tóu
  • ér
  • xiàn
  • βài
  • xiāng
  • chóu
  • shì
  • wān
  • qiǎn
  • qiǎn
  • de
  • hǎi
  • xiá
  • βài
  • βhè
  • tóu
  • βài
  • tóu
  • jiǔ
  • èr
  • nián
  • yuè
  • èr
  • shγ

原文

乡愁
[现代]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一九七二年一月二十一日


相关推荐

余光中

余光中(1928年10月21日~2017年12月14日),出生于江苏南京,代表作品为《乡愁》《听听那冷雨》《白玉苦瓜》《记忆像铁轨一样长》《分水岭上》等。

《中国文学大辞典》:当代作家、评论家。福建永春人。幼时在家乡读书。9岁那年抗日战争爆发,随父母逃难到江苏、安徽一带,次年到上海,又转抵四川重庆。1940年进南京青年会中学(当时校址在四川)1947年毕业(此时校址已迁回南京)。同时考取北京大学和金陵大学。选读了金陵大学外文系。1948年转入厦门大学,开始诗歌创作,当时在厦门的《江声日报》和《晨光报》上发表诗作10余首。同年7月随父母到香港,失学一年。1949年5月由香港去台湾,进入台湾大学外文系读书。23岁台大外文系毕业。之后在军中当了3年的翻译官,退伍后在台湾东吴大学及台湾师范大学任教。1958年去美国,在衣阿华大学读美国文学及英文写作课,获艺术硕士学位。1964年再次赴美,讲学1年,教授中国文学。1969年第3次赴美,在史丹福大学教书。1971年返台,在台湾师范大学任教,并任台湾政治大学西语系主任。1974年起到香港中文大学任教。1985年返台,现任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及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余光中被称为台湾现代派“十大诗人”之一,名列前茅。1954年与覃子豪、钟鼎文、夏菁、邓禹平等创办“蓝星诗社”。为该社主要骨干人物。曾主编过《现代文学》和《文星》诗稿。多次参加现代派诗歌的论争,写过《摸象与画虎》等文章,对批判现代派的一方进行反击。1977年至1978年,参加乡土文学论战,写过《狼来了》等文章。61年发表长诗《天狼星》之后与洛夫进行关于《天狼星》的论争,写了《再见·虚无》的文章。余光中台湾“多妻主义”诗人,诗风不断流转。他是台湾诗人中作品最丰富的一位,出版的诗集有:《舟子的悲歌》、《蓝色的羽毛》、《钟乳石》、《万圣节》、《莲的联想》、《五陵少年》、《天国的夜市》、《敲打案》、《在冷战的年代》、《白玉苦瓜》、《天狼星》、《与永恒拔河》、《余光中诗选》等。余光中的散文在台湾为散文中一绝,倍受称赞,出版的散文集有:《左手的缪思》、《逍遥游》、《望乡的牧神》、《焚鹤人》、《听听那冷雨》、《青青边稔》等。余光中还是一个评论家,出版的评论集有,《掌上雨》、《分水岭上》等,评著有《梵谷传》。香港的黄维曾编辑余光中评论集《浴火的凤凰》收集了评论余光中的文章。作者:古继堂。出自:马良春,李福田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五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3050-3051页。。


古文源 ® 版权所有 ICP备案:渝ICP备08100657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