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源
今天是:日 生肖
  
首页蓼莪拼音版

蓼莪拼音版

本页最后校对时间:2025/9/19 21:56:14

全文注音

  • é
  • shī
  • jīng
  •  
  •  
  •  
  •  
  • zhě
  • é
  •  
  • fěi
  • é
  • hāo
  •  
  • āi
  • āi
  •  
  • shγng
  • láo
  •  
  •  
  •  
  •  
  •  
  • zhě
  • é
  •  
  • fěi
  • é
  • wèi
  •  
  • āi
  • āi
  •  
  • shγng
  • láo
  • cuì
  •  
  •  
  •  
  •  
  •  
  • píng
  • zhī
  • qìng
  •  
  • wéi
  • léi
  • zhī
  • chω
  •  
  • βiǎn
  • mín
  • zhī
  • shγng
  •  
  • zhī
  • jiǔ
  •  
  •  
  • shì
  •  
  • chū
  • βián
  • βù
  •  
  • zhì
  •  
  •  
  •  
  •  
  •  
  • βī
  • shγng
  •  
  • βī
  •  
  • βù
  •  
  • zhǎng
  •  
  •  
  • chū
  •  
  • bào
  • zhī
  •  
  • hào
  • tiān
  • wǎng
  •  
  •  
  •  
  •  
  •  
  • nán
  • shān
  • liè
  • liè
  •  
  • piāo
  • fγng
  •  
  • mín
  •  
  • hài
  •  
  • nán
  • shān
  •  
  • piāo
  • fγng
  •  
  • mín
  •  
  •  

原文

蓼莪
[先秦]诗经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劳瘁。
  瓶之罄矣,维罍之耻。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出则衔恤,入则靡至。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南山烈烈,飘风发发。民莫不穀,我独何害!南山律律,飘风弗弗。民莫不穀,我独不卒!

对照翻译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
      看那莪蒿长得高,可惜不是莪蒿,只是散蒿。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 〔劬劳:与下章“劳瘁”皆劳累之意。〕
    可怜我的爹和妈,养育我长大实在太辛劳!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
  • 〔蔚:一种草,即牡蒿。〕
      看那莪蒿相依相偎,可惜不是莪蒿,只是蔚草。
    哀哀父母,生我劳瘁。
    可怜我的爹和妈,抚养我长大真是劳累!
      瓶
  • 〔瓶:汲水器具。〕
  • 之罄
  • 〔罄:尽。〕
  • 矣,维罍
  • 〔罍:盛水器具。〕
  • 之耻。
      打水的瓶子空了底,装水的坛子也显得羞愧无力。
  • 〔鲜:指寡孤。〕
  • 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
    孤独地活着实在没意思,还不如早点离开人世。
    无父何怙
  • 〔怙:依靠。〕
  • ,无母何恃?
    没有亲爹依靠什么,没有亲妈依赖什么?
    出则衔恤
  • 〔衔恤:含忧。〕
  • ,入则靡至。
    出门时心里满是悲伤,回家后却茫然不知所措。
      父兮生我,母兮鞠
  • 〔鞠:养。〕
  • 我。
      爹啊,是您生下了我;
    抚我畜
  • 〔畜:通“慉”,喜爱。〕
  • 我,长我育我,顾
  • 〔顾:顾念。〕
  • 我复
  • 〔复:返回,指不忍离去。〕
  • 我,出入腹
  • 〔腹:指怀抱。〕
  • 我。
    妈啊,是您喂养了我,你们保护我、疼爱我,把我养大还用心栽培我,舍不得让我离开,出入家门都把我抱在怀里。
    欲报之德,昊天
  • 〔昊天:广大的天。〕
  • 〔罔:无。〕
  • 〔极:准则。〕
    我想报答你们的大恩大德,可老天偏偏降下灾祸让人无法预料!
      南山烈烈
  • 〔烈烈:通“颲颲”,山风大的样子。〕
  • ,飘风发发
  • 〔发发:读如“拨拨”,风声。〕
      南山又高又险难以翻越,狂风呼啸让人胆怯心惊。
    民莫不穀,我独何害!
    别人都没有什么不幸,为什么偏偏我遭遇这样的劫难?
    南山律律
  • 〔律律:同“烈烈”。〕
  • ,飘风弗弗
  • 〔弗弗:同“发发”。〕
    南山高耸难以跨越,狂风凛冽让人瑟瑟发抖。
    民莫不穀,我独不卒
  • 〔卒:终,指养老送终。〕
    别人都没什么灾难,唯独我不能为父母养老送终!

注释

〔蓼蓼〕长又大的样子。
〔莪〕一种草,即莪蒿。
〔李时珍《本草纲目》“莪抱根丛生,俗谓之抱娘蒿。”匪〕同“非”。
〔伊〕是。
〔劬劳〕与下章“劳瘁”皆劳累之意。
〔蔚〕一种草,即牡蒿。
〔瓶〕汲水器具。
〔罄〕尽。
〔罍〕盛水器具。
〔鲜〕指寡孤。
〔民〕人。
〔怙〕依靠。
〔衔恤〕含忧。
〔鞠〕养。
〔拊〕通“抚”。
〔畜〕通“慉”,喜爱。
〔顾〕顾念。
〔复〕返回,指不忍离去。
〔腹〕指怀抱。
〔昊天〕广大的天。
〔罔〕无。
〔极〕准则。
〔烈烈〕通“颲颲”,山风大的样子。
〔飘风〕同“飙风”。
〔发发〕读如“拨拨”,风声。
〔谷〕善。
〔律律〕同“烈烈”。
〔弗弗〕同“发发”。
〔卒〕终,指养老送终。

相关推荐

韦庄
曹于汴
诗经
许浑
绿原
赵孟頫
孟郊

诗经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诗经》,先秦时叫作《诗》或《诗三百》,到了汉代被奉为经典,尊称为《诗经》,列为“五经”之一。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的诗歌305篇。《诗经》中的诗当初都是配乐的歌词,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分成风、雅、颂三类。“风”是各地方的民歌民谣;“雅”是正统的宫廷乐歌,用于宴会的典礼;“颂”是祭祀乐歌,用于宫廷宗庙祭祀。《诗经》中主要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赋是直陈其事,比是借物譬喻,兴是托物起兴。风、雅、颂、赋、比、兴合称“六义”,是古人对《诗经》艺术经验的总结。


古文源 ® 版权所有 ICP备案:渝ICP备08100657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