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源
今天是:日 生肖
  
首页醉翁亭记拼音版

醉翁亭记拼音版

本页最后校对时间:2025/8/16 23:32:32

全文注音

  • zuì
  • wēng
  • tíng
  •  
  • běi
  • sòng
  •  
  • ōu
  • yáng
  • xiū
  •  
  •  
  •  
  •  
  • huán
  • chú
  • jiē
  • shān
  •  
  • 西
  • nán
  • zhū
  • fēng
  •  
  • lín
  • yóu
  • měi
  •  
  • wàng
  • zhī
  • wèi
  • rán
  • ér
  • shēn
  • xiù
  • zhě
  •  
  • láng
  •  
  • shān
  • xíng
  • liù
  •  
  • jiàn
  • wén
  • shuǐ
  • shēng
  • chán
  • chán
  •  
  • ér
  • xiè
  • chū
  • liγng
  • fēng
  • zhī
  • jiān
  • zhě
  •  
  • niàng
  • quán
  •  
  • fēng
  • huí
  • zhuγn
  •  
  • yωu
  • tíng
  • rán
  • lín
  • quán
  • shàng
  • zhě
  •  
  • zuì
  • wēng
  • tíng
  •  
  • zuò
  • tíng
  • zhě
  • shuí
  •  
  • shān
  • zhī
  • sēng
  • zhì
  • xiān
  •  
  • míng
  • zhī
  • zhě
  • shuí
  •  
  • tài
  • shωu
  • wèi
  •  
  • tài
  • shωu
  • lái
  • yǐn
  •  
  • yǐn
  • shγo
  • zhé
  • zuì
  •  
  • ér
  • nián
  • yòu
  • zuì
  • gāo
  •  
  • hào
  • yuē
  • zuì
  • wēng
  •  
  • zuì
  • wēng
  • zhī
  • zài
  • jiǔ
  •  
  • zài
  • shān
  • shuǐ
  • zhī
  • jiān
  •  
  • shān
  • shuǐ
  • zhī
  •  
  • βé
  • zhī
  • xīn
  • ér
  • zhī
  • jiǔ
  •  
  •  
  •  
  •  
  •  
  • ruò
  • chū
  • ér
  • lín
  • fēi
  • kāi
  •  
  • yún
  • guī
  • ér
  • yán
  • xué
  • míng
  •  
  • huì
  • míng
  • biàn
  • huà
  • zhě
  •  
  • shān
  • jiān
  • zhī
  • zhāo
  •  
  • fāng
  • ér
  • yōu
  • xiāng
  •  
  • jiā
  • xiù
  • ér
  • fán
  • yīn
  •  
  • fēng
  • shuāng
  • gāo
  • jié
  •  
  • shuǐ
  • luò
  • ér
  • shí
  • chū
  • zhě
  •  
  • shān
  • jiān
  • zhī
  • shí
  •  
  • zhāo
  • ér
  • wγng
  •  
  • ér
  • guī
  •  
  • shí
  • zhī
  • jǐng
  • tóng
  •  
  • ér
  • qióng
  •  
  •  
  •  
  •  
  •  
  • zhì
  • zhě
  •  
  • xíng
  • zhě
  • xiū
  • shù
  •  
  • qián
  • zhě
  •  
  • hòu
  • zhě
  • yìng
  •  
  • xié
  •  
  • wγng
  • lái
  • ér
  • jué
  • zhě
  •  
  • chú
  • rén
  • yóu
  •  
  • lín
  • ér
  •  
  • shēn
  • ér
  • féi
  •  
  • niàng
  • quán
  • wéi
  • jiǔ
  •  
  • quán
  • xiāng
  • ér
  • jiǔ
  • liè
  •  
  • shān
  • yáo
  •  
  • rán
  • ér
  • qián
  • chén
  • zhě
  •  
  • tài
  • shωu
  • yàn
  •  
  • yàn
  • hān
  • zhī
  •  
  • fēi
  • fēi
  • zhú
  •  
  • shè
  • zhě
  • zhòng
  •  
  • zhě
  • shèng
  •  
  • gōng
  • chóu
  • jiāo
  • cuò
  •  
  • zuò
  • ér
  • xuān
  • huá
  • zhě
  •  
  • zhòng
  • bīn
  • huān
  •  
  • cāng
  • yán
  • bái
  •  
  • tuí
  • rán
  • jiān
  • zhě
  •  
  • tài
  • shωu
  • zuì
  •  
  •  
  •  
  •  
  •  
  • ér
  • yáng
  • zài
  • shān
  •  
  • rén
  • yǐng
  • sγn
  • luàn
  •  
  • tài
  • shωu
  • guī
  • ér
  • bīn
  • cóng
  •  
  • shù
  • lín
  • yīn
  •  
  • míng
  • shēng
  • shàng
  • xià
  •  
  • yóu
  • rén
  • ér
  • qín
  • niγo
  •  
  • rán
  • ér
  • qín
  • niγo
  • zhī
  • shān
  • lín
  • zhī
  •  
  • ér
  • zhī
  • rén
  • zhī
  •  
  • rén
  • zhī
  • cóng
  • tài
  • shωu
  • yóu
  • ér
  •  
  • ér
  • zhī
  • tài
  • shωu
  • zhī
  •  
  • zuì
  • néng
  • tóng
  •  
  • xǐng
  • néng
  • shù
  • wén
  • zhě
  •  
  • tài
  • shωu
  •  
  • tài
  • shωu
  • wèi
  • shuí
  •  
  • líng
  • ōu
  • yáng
  • xiū
  •  

原文

醉翁亭记
[北宋]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对照翻译

      环滁
  • 〔环滁(chú):环绕着滁州城。滁州,在安徽东部。〕
  • 皆山也。
      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lángyá)也:一眼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秀丽的,是琅琊山。蔚然,茂盛的样子。〕
    其中,西南方向的那些山峰、山林涧谷尤其幽美,一眼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秀丽的,那就是琅琊山。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沿着山路向前走六七里,渐渐能听到潺潺的流水声,而那一条从两座山之间倾泻而出的溪流,便是酿泉了。
    峰回路转
  • 〔峰回路转: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回,曲折回环。〕
  •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
  •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有一座亭子,(亭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临,居高面下。〕
  • 者,醉翁亭也。
    山间的小路跟着山势回环而转弯,有一座(亭角翘起)的亭子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那就是醉翁亭。
    作亭者谁?
    修造这个亭子的人是谁?
    山之僧智仙也。
    是山上的智仙和尚。
    名之者谁?
    取名字的人又是谁呢?
    太守自谓也
  • 〔太守自谓也: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
    是太守用他自己的别号(醉翁)命名。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太守经常和他的客人来这里饮酒,稍稍饮一点酒就会醉,而他的年龄又最大,所以自称“醉翁”。
    醉翁之意
  • 〔意:意趣,情趣。〕
  • 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醉翁的意趣不在于喝酒,而在于欣赏这山间的美景。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于心间,寄托在酒上。〕
    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于心间,寄托在酒上。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 〔林霏开:树林里的雾气散开。霏,弥漫的云气。〕
  • ,云归而岩穴暝
  • 〔云归而岩穴暝(míng):云雾聚拢,山谷就显得昏暗了。岩穴,山洞,这里指山谷。暝,昏暗。〕
  • ,晦明变化
  • 〔晦明变化:意思是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
  • 者,山间之朝暮也。
      至于说太阳东升而森林里的云雾渐渐散去,云雾聚拢,山谷就显得昏暗,这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的变化,正是这山间的早和晚。
    野芳发而幽香
  • 〔野芳发而幽香:野花开放,有一股清幽的香味。芳,花。〕
  • ,佳木秀而繁阴
  • 〔佳木秀而繁阴: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浓密的绿荫。秀,茂盛。〕
  • ,风霜高洁
  • 〔风霜高洁:指天高气爽,霜色洁白。〕
  • ,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野花盛开而散发出一股淡淡的幽香,好的树木枝繁叶茂,形成浓密的绿荫,天高气爽,霜色洁白,溪水渐少而溪石显露,这就是山中的四季了。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清晨而往,日暮而归,一年四季的风光景色各异,欣赏的人情趣也亦无穷无尽。
      至于负者
  • 〔负者:背着东西的人。〕
  • 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 〔休于树:在树下休息。〕
  • ,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
  • 〔伛偻(yǔlǚ)提携:老年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这里指老老少少的行人。伛偻,弯腰曲背,这里指老人。提携,牵扶,这里指被牵扶的人,即儿童。〕
  • ,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至于那些背着东西边走边歌唱的人,那些坐在树下休息的行人,前面的人高声呼叫,后面的人大声回应,老年人弯腰前行,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行走,这些络绎不绝的行人,都是从滁州来的游客。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 〔洌(liè):清。〕
  • ,山肴野蔌
  • 〔山肴野蔌(sù):野味野菜。蔌,菜蔬。〕
  • ,杂然而前陈
  • 〔陈:陈列,摆开。〕
  • 者,太守宴也。
    坐在溪边钓鱼,深深的溪水里鱼儿肥嫩,用酿泉酿酒,有泉水的清香而酒也清澈,杂乱而摆在我们面前桌面上的野菜,那就是太守主办的宴会。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宴中欢饮的乐趣,不在于音乐。酣,尽兴地喝酒。丝,弦乐器。竹,管乐器。〕
  • ,射
  • 〔射:这里指投壶,宴饮时的一种游戏。把箭投向壶中,中多者为胜,负者按照规定的杯数喝酒。〕
  • 者中,弈
  • 〔弈(yì):下棋。〕
  • 者胜,觥筹交错
  • 〔觥筹交错:酒杯与酒筹交叉错杂,形容许多人相聚饮酒的热闹场面。《现代汉语词典》〕
  • 〔觥(gōng)筹交错: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觥,酒杯。筹,酒筹,宴会上行令或游戏时饮酒计数的筹码。〕
  • ,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宴会中的欢饮乐趣,不在于音乐的优美,投壶是否取胜,下棋的输赢,在酒杯与酒筹交叉错杂中,不停的起坐而高声喧闹的这些人,就是我的欢乐的宾客们,。
    苍颜
  • 〔苍颜:苍老的容颜。〕
  • 白发,颓然乎其间
  • 〔颓然乎其间:醉倒在众人中间。颓然,倒下的样子。〕
  • 者,太守醉也。
    这位容颜苍老、头发花白,醉倒在众人中间的老人,那就是我们喝醉的太守。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不久,夕阳还洒在山峰的时候,人影开始散乱,宾客们跟着太守回家了。
    树林阴翳
  • 〔阴翳(yì):形容枝叶茂密成荫。翳,遮盖。〕
  • ,鸣声上下
  • 〔鸣声上下:指禽鸟在高处低处鸣叫。〕
  •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树林里枝叶茂盛成荫,鸟儿们在高处或低处鸣叫,这是游客们离开而众鸟的开心的叫声。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但是这些鸟儿知道山林里的快乐,却理解不了人的快乐;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
  • 〔乐其乐: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
  • 也。
    而游客们只知道跟随太守很快乐,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啊。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
  •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事的人。〕
  • ,太守也。
    喝醉了能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用文章记述这些事的人,那就是太守啊,。
    太守谓谁?
    那谁是太守啊?
    庐陵
  • 〔庐陵:庐陵郡,就是吉州(今江西吉安)。〕
  • 欧阳修也。
    是庐陵郡的欧阳修。

注释

选自《欧阳修全集》卷三十九(中华书局2001年版)。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环滁(chú)〕环绕着滁州城。滁州,在安徽东部。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lángyá)也〕一眼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秀丽的,是琅琊山。蔚然,茂盛的样子。
〔峰回路转〕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回,曲折、回环。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有一座亭子,(亭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临,居高面下。
〔太守自谓也〕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
〔意〕意趣,情趣。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于心间,寄托在酒上。
〔林霏开〕树林里的雾气散开。霏,弥漫的云气。
〔云归而岩穴暝(míng)〕云雾聚拢,山谷就显得昏暗了。岩穴,山洞,这里指山谷。暝,昏暗。
〔晦明变化〕意思是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
〔野芳发而幽香〕野花开放,有一股清幽的香味。芳,花。
〔佳木秀而繁阴〕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浓密的绿荫。秀,茂盛。
〔风霜高洁〕指天高气爽,霜色洁白。
〔负者〕背着东西的人。
〔休于树〕在树下休息。
〔伛偻(yǔlǚ)提携〕老年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这里指老老少少的行人。伛偻,弯腰曲背,这里指老人。提携,牵扶,这里指被牵扶的人,即儿童。
〔洌(liè)〕清。
〔山肴野蔌(sù)〕野味野菜。蔌,菜蔬。
〔陈〕陈列,摆开。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宴中欢饮的乐趣,不在于音乐。酣,尽兴地喝酒。丝,弦乐器。竹,管乐器。
〔射〕这里指投壶,宴饮时的一种游戏。把箭投向壶中,中多者为胜,负者按照规定的杯数喝酒。
〔弈(yì)〕下棋。
〔觥(gōng)筹交错〕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觥,酒杯。筹,酒筹,宴会上行令或游戏时饮酒计数的筹码。
〔苍颜〕苍老的容颜。
〔颓然乎其间〕醉倒在众人中间。颓然,倒下的样子。
〔阴翳(yì)〕形容枝叶茂密成荫。翳,遮盖。
〔鸣声上下〕指禽鸟在高处低处鸣叫。
〔乐其乐〕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事的人。
〔谓〕为,是。
〔庐陵〕庐陵郡,就是吉州(今江西吉安)。
〔觥筹交错〕酒杯与酒筹交叉错杂,形容许多人相聚饮酒的热闹场面。《现代汉语词典》

相关推荐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007—1072
宋吉州廬陵人,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歐陽觀子。少貧,從母鄭氏學。仁宗天圣八年進士。調西京推官,與尹洙、梅堯臣以歌詩唱和。景祐間為館閣校勘,作文為范仲淹辯,貶夷陵令。慶歷中召知諫院,改右正言、知制誥,贊助新政。新政失敗,上疏反對罷范仲淹政事,出知滁、揚、潁等州。召為翰林學士。嘉祐二年知貢舉,倡古文,排抑“太學體”,文風大變。五年,擢樞密副使,次年拜參知政事。英宗初,以尊英宗父濮王為皇,起濮議之爭。神宗立,請出知毫、青、蔡三州。以反對王安石新法,堅請致仕。能詩詞文各體,為當時古文運動領袖,后人稱唐宋八大家之一。平生獎掖后進,曾鞏、王安石、蘇洵父子俱受其稱譽。亦擅史學,與宋祁等修《新唐書》,自撰《新五代史》。有《歐陽文忠公集》、《集古錄》、《六一詞》等。
全宋詩:歐陽修(一○○七~一○七二),字永叔,號醉翁,晚又號六一居士,盧陵(今江西吉安)人。仁宗天聖八年(一○三○)進士,初仕西京留守推官。景祐元年(一○三四),召試學士院,充館閣校勘。三年,因范仲淹事切責諫官高若訥,降爲峽州夷陵令。四年,移乾德令。寶元二年(一○三九),遷武成軍判官。康定元年(一○四○),復館閣校勘。慶曆三年(一○四三),知諫院,擢同修起居注,知制誥。四年,爲河北都轉運使。五年,慶曆新政失敗,因力爲新政主持者范仲淹、韓琦、杜衍等申辯,貶知滁州,徙揚州、潁州。至和元年(一○五四),權知開封府。五年,拜樞密副使。六年,進參知政事。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罷爲觀文殿學士,轉刑部尚書知亳州。神宗熙寧元年(一○六八),徙知青州,因反對青苗法,再徙蔡州。四年,以太子少師致仕。五年,病逝潁州汝陰,年六十六。謚文忠。有《歐陽文忠公集》。又撰有《新唐書》、《新五代史》等。《宋史》卷三一九有傳。宋胡柯編有《廬陵歐陽文忠公年譜》。 歐陽修詩,以《四部叢刊》影元本《歐陽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附錄五卷)爲底本。參校宋慶元二年周必大刻本(卷三至卷六缺,簡稱周本,藏北京圖書館)、宋刻本(存《居士集》五十卷,有校,簡稱宋刻、宋刻校,藏北京圖書館)及明正統刻《居士集》(有元曾魯考異,簡稱曾本、曾本校)。底本繫年原注目錄下,今移至正文題下。底本孫謙益等所作校記,除刪去少數異體字校外,皆予保留;卷末所附考證及續添校記,亦以續校名義補入正文。另輯得集外詩句,附於卷末。
词学图录:欧阳修(1007-1072) 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卒谥文忠。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宋史》有传。有《新五代史》、《集古录》、《欧阳文忠集》、《六一词》。


古文源 ® 版权所有 ICP备案:渝ICP备08100657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