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节选自《左传·庄公十年》(《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版)。题目是编者加的。《左传》,即《春秋左氏传》,又称《左氏春秋》,儒家经典之一,是中国古代的史学和文学名著。旧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近人认为是战国时人所编。本文所写的战争是齐鲁两国间的一次战争,因战场在长勺(今山东莱芜东北),又称“长勺之战”。曹刿(guì),春秋时鲁国人。
〔十年〕鲁庄公十年(前684)。
〔师〕军队。
〔我〕《左传》是按照鲁国纪年顺序编写的,所以称鲁国为“我”。
〔公〕指鲁庄公,鲁国君主。前693—前662年在位。
〔肉食者〕吃肉的人。这里指当权者。
〔间(jiàn)〕参与。
〔鄙〕浅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何以战〕即“以何战”,凭借什么作战?以,凭靠。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衣食这类用来安身的东西,不敢独自享受。安,指安身。专,独自享有。
〔必以分人〕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对〕回答。一般用于下对上的回答。
〔遍〕遍及,普遍。
〔牺牲玉帛(bó)〕古代祭祀用的祭品。牺牲,指祭祀用的纯色全体牲畜。玉帛,祭祀用的玉和丝织品。
〔加〕虚夸,夸大。
〔信〕实情。
〔小信未孚(fú)〕(这只是)小信用,未能让神灵信服。孚,使信服。
〔福〕赐福,保佑。
〔狱〕指诉讼事件。@0
〔察〕明察。
〔情〕诚,诚实。这里指诚心。
〔忠之属也〕(这)是尽职分之类的事情。忠,尽力做好分内的事。属,类。
〔可以一战〕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从〕跟随。
〔公与之乘〕鲁庄公和他共乘一辆战车。之,指曹刿。
〔鼓之〕击鼓进军。古代作战,击鼓命令进军。下文的“三鼓”就是三次击鼓命令军队出击。之,起补足音节作用。
〔败绩〕大败。
〔驰〕驱车追赶。
〔下视其辙〕向下察看车轮碾出的痕迹。
〔登轼而望之〕登上车前的横木眺望齐国军队。
〔既克〕战胜齐军后。既,已经。
〔夫战,勇气也〕作战,靠的是勇气。
〔一鼓作气〕第一次击鼓能够鼓起士气。作,鼓起。
〔再〕第二次。
〔竭〕穷尽。
〔盈〕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
〔测〕推测,估计。
〔伏〕埋伏。
〔靡(mǐ)〕倒下。
左丘明(前556年-前451年),姓丘,名明。汉族,春秋末期鲁国都君庄(今山东省肥城市石横镇东衡鱼村)人。相传为春秋末期曾任鲁国史官,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军事家。晚年双目失明,相传著有中国重要的史书巨著《左氏春秋》(又称《左传》)和《国语》,两书记录了不少西周、春秋的重要史事,保存了具有很高价值的原始资料。由于史料翔实,文笔生动,引起了古今中外学者的爱好和研讨。被誉为“文宗史圣”“经臣史祖”。孔子、司马迁均尊左丘明为“君子”。历代帝王多有敕封:唐封经师;宋封瑕丘伯和中都伯;明封先儒和先贤。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春秋時魯國人。左氏,名丘明,一說左丘氏,名明。傳為魯國史官。或謂與孔子同時。孔子曾稱贊他的為人。相傳他據《春秋》紀年集各國史料撰《左氏春秋》(即《左傳》)。又傳《國語》亦為其所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