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死的死去吧!
他们的血并不白流,
他们含笑地躺在路上,
仿佛还诚恳地向我们点头。
他们的血画成地图,
染红了多少农村,城头。
他们光荣地死去了,
我们不能向他们把泪流。
敌人在瞄准了,
不要举起我们的手!
----
让死的死去吧!
他们的血并不白流,
我们不要悲哀或叹息,
漫漫的长途横在前头。
走去吧,
斗争中消息不要走漏,
他们尽了责任,
我们还要抖擞。
殷夫(1910年6月11日~1931年2月7日),别名徐白,孝杰,徐祖华,白莽等,出生于浙江省象山县,代表作品为《孩儿塔》《殷夫选集》《殷夫集》。
《大辞海》:殷夫(1909—1931)中国诗人。原名徐柏庭,又名徐祖华,笔名白莽,浙江象山人。1926年前后到上海读书,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开始作诗。1928年加入太阳社。1929年离开学校,从事共青团工作。1930年参加左联,并任团中央刊物《列宁青年》的编辑。1931年2月7日被国民党政府杀害于上海龙华。早期的抒情诗表现了对旧社会的憎恶和对光明的追求,也带有伤感情绪;后来的政治鼓动诗,具有强烈的战斗性。主要作品有诗集《孩儿塔》。有《殷夫集》行世。
《中国人名大词典》:(1909—1931)浙江象山人,原名徐祖华,一署白莽。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入同济大学读书,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参加太阳社。1929年离开学校,从事共青团工作。1930年参加“左联”,曾任共青团中央机关刊物《列宁青年》编辑。1931年2月7日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于上海龙华。曾写作《血字》﹑《一九二九年的五月一日》等许多著名的红色鼓动诗,著有诗集《孩儿塔》及《小母亲》等。
《中国文学大辞典》:现代作家。原名徐柏庭,学名徐祖华。浙江象山人。幼年丧父,有3个哥哥,均为南京国民党政府的官吏。在小学读书时开始写诗。17岁时到上海,先进民立中学读书,1年后转学到浦东中学。1927年4月,因从事革命活动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入狱,囚禁了3个月,释放后进同济大学学习。1928年秋,第二次被捕,后由大哥保释出来。这年,他将长诗《在死神未到之前》投寄《太阳月刊》,在该刊发表,并经阿英介绍加入文学社团太阳社。1929年,离开学校专门从事工人运动和共青团的活动。这年7月因组织上海丝厂罢工而第三次被捕。从1928年起,更认真地进行写作,写了很多红色鼓动诗,此外,还写了不少有价值的关于青年工人运动的论文。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勤勉地为《萌芽》、《拓荒者》和《巴尔底山》等杂志写诗,偶然也写小说、随笔等。1931年1月17日,被国民党当局逮捕,2月7日被秘密杀害于上海龙华警备司令部。他是“左联”五烈士之一。他的创作成就,主要在诗歌方面,他的诗,反映了无产阶级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洋溢着革命的乐观主义豪情,风格雄浑豪壮、刚健粗犷。鲁迅赞扬他的诗是东方的微光,是林中的响箭,是冬末的萌芽,是进军的第一步,是对于前驱者的爱的大纛,也是对于摧残者的憎的丰碑。主要著作有:诗集《孩儿塔》、《伏尔加的黑浪》、《一百○七个》、《诗集》(包括译诗);小说、随笔、戏曲集《小母亲》;译著《苏联的农民》、《苏联的少年先锋队》、《列宁论恋爱》。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出版了《殷夫选集》(1951年7月,开明书店出版)、《殷夫诗文选集》(1954年8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殷夫选集》(1958年12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和《孩儿塔》(1958年12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另外,1959年中国青年出版社编印的《革命烈士诗抄》中收入了殷夫的诗5首,译裴多菲诗1首,共6首。作者:邹水旺。出自:马良春,李福田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七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49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