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源
今天是:日 生肖
  
首页菁菁者莪拼音版

菁菁者莪拼音版

本页最后校对时间:2025/9/19 21:57:29

全文注音

  • jīng
  • jīng
  • zhě
  • é
  • shī
  • jīng
  • jīng
  • jīng
  • zhě
  • é
  •  
  • zài
  • zhōng
  • ē
  •  
  • jiàn
  • jūn
  •  
  • qiě
  • yǒu
  •  
  • jīng
  • jīng
  • zhě
  • é
  •  
  • zài
  • zhōng
  • zhǐ
  •  
  • jiàn
  • jūn
  •  
  • xīn
  •  
  • jīng
  • jīng
  • zhě
  • é
  •  
  • zài
  • zhōng
  • lγng
  •  
  • jiàn
  • jūn
  •  
  • bǎi
  • péng
  •  
  • fàn
  • fàn
  • yáng
  • zhōu
  •  
  • zài
  • chén
  • zài
  •  
  • jiàn
  • jūn
  •  
  • xīn
  • xiū
  •  

原文

菁菁者莪
[先秦]诗经

菁菁者莪,在彼中阿。
既见君子,乐且有仪。
菁菁者莪,在彼中沚。
既见君子,我心则喜。
菁菁者莪,在彼中陵。
既见君子,锡我百朋。
泛泛杨舟,载沉载浮。
既见君子,我心则休。

对照翻译

    菁菁者莪,在彼中阿
  • 〔阿:山坳。〕
    莪蒿长得真茂盛,一丛丛地生在山坳里。
    既见君子,乐且有仪
  • 〔仪:仪容,气度。〕
    已经见到了那位君子,他真是仪表堂堂,让人欢喜。
    菁菁者莪,在彼中沚
  • 〔沚:水中小洲。〕
    莪蒿长得真茂盛,一簇簇地长在小洲上。
    既见君子,我心则喜。
    已经见到了那位君子,我的心里满是快乐,无法隐藏。
    菁菁者莪,在彼中陵。
    莪蒿长得真茂盛,一片片地遍布在丘陵。
    既见君子,锡
  • 〔锡:同“赐”。〕
  • 我百朋
  • 〔朋:上古以贝壳为货币,十贝为朋。〕
    已经见到了那位君子,心中的喜悦胜过得到百朋的馈赠。
    泛泛杨舟,载沉载浮。
    杨木的小船轻轻飘荡,小舟随着波浪上下摇晃。
    既见君子,我心则休
  • 〔休:喜。〕
    已经见到了那位君子,我的内心充满了无尽的欢畅。

注释

〔菁菁〕草木茂盛。
〔莪〕莪蒿,又名萝蒿,一种可吃的野草。
〔阿〕山坳。
〔仪〕仪容,气度。
〔沚〕水中小洲。
〔锡〕同“赐”。
〔朋〕上古以贝壳为货币,十贝为朋。
〔王国维《说珏朋》云〕“古制贝玉皆五枚为一系,二系一朋。”
〔休〕喜。

相关推荐

诗经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诗经》,先秦时叫作《诗》或《诗三百》,到了汉代被奉为经典,尊称为《诗经》,列为“五经”之一。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的诗歌305篇。《诗经》中的诗当初都是配乐的歌词,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分成风、雅、颂三类。“风”是各地方的民歌民谣;“雅”是正统的宫廷乐歌,用于宴会的典礼;“颂”是祭祀乐歌,用于宫廷宗庙祭祀。《诗经》中主要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赋是直陈其事,比是借物譬喻,兴是托物起兴。风、雅、颂、赋、比、兴合称“六义”,是古人对《诗经》艺术经验的总结。


古文源 ® 版权所有 ICP备案:渝ICP备08100657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