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源
今天是:日 生肖
  
首页酬元九侍御赠璧竹鞭长句拼音版

酬元九侍御赠璧竹鞭长句拼音版

本页最后校对时间:2025/7/25 1:32:17

全文注音

  • chóu
  • yuán
  • jiǔ
  • shì
  • zèng
  • zhú
  • biān
  • cháng
  •  
  • táng
  • dài
  •  
  • liú
  • gēn
  • shēng
  • βài
  • lín
  •  
  • měi
  • rén
  • xiāng
  • βγng
  • shuāng
  • jīn
  •  
  • chū
  • kāi
  • yǐng
  • jiān
  • fēng
  • hòu
  •  
  • xiǎng
  • jiàn
  • shān
  • bīng
  • xuě
  • shēn
  •  
  • duō
  • jié
  • běn
  • huái
  • 怀
  • duān
  • βhí
  • xìng
  •  
  • qīng
  • yωu
  • yǒu
  • suì
  • hán
  • xīn
  •  
  • shí
  • tωng
  • guī
  •  
  • guān
  • shù
  • shū
  • qiāo
  • dγng
  • yín
  •  

原文

酬元九侍御赠璧竹鞭长句
[唐代]刘禹锡

碧玉孤根生在林,美人相赠比双金。
初开郢客缄封后,想见巴山冰雪深。
多节本怀端直性,露青犹有岁寒心。
何时策马同归去,关树扶疏敲镫吟。

注释

〔酬〕酬唱,以诗词相互赠答唱和。
〔元九〕即诗人元稹(~),字微之,行九,是作者好友。
〔侍卿〕即监察御史,是主管监察的官员,职位不高,权限较广。元稹曾任过此职。
〔长句〕指七言诗。
〔壁竹〕唐代壁州(今四川省通江县)所产之竹。
〔碧玉孤根〕均指竹。
〔美人〕指贤人。
〔金〕古代的货币单位。秦代以一镒为金。汉代以一斤为金。
〔郢(yǐng)客〕指元稹。这时元稹已被贬为江陵府士曹参军,所以称元稹为郢客。
〔缄(jiān)〕捆束箱笼的绳子。
〔端直〕正直。
〔岁寒心〕岁寒不凋之志。
〔《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策〕马鞭。这里用作动词,意即用鞭打马。
〔关树〕关中之树。
〔扶疏〕枝叶繁茂。

相关推荐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772—842
唐洛陽人,自言系出中山,字夢得。德宗貞元進士,又登博學宏辭科。官監察御史,以參與王叔文政治革新,貶朗州司馬,遷連州刺史。后裴度薦為太子賓客、檢校禮部尚書,世稱劉賓客。與柳宗元友善,并稱“劉柳”。又與白居易唱和,并稱“劉白”。工詩,曾仿民歌體作《竹枝詞》、《柳枝詞》、《插田歌》等組詩。又著有《天論》等。有集。

《大辞海》:刘禹锡(772—842)唐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自言系出中山(治今河北定州)。贞元九年(公元793年)登进士第,又登博学宏词科。授监察御史,参加王叔文集团,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失败后,贬朗州司马,迁连州刺史。后以裴度力荐,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世称刘宾客。和柳宗元交谊很深,人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甚多,并称“刘白”。其诗通俗清新,善用比兴寄托手法。《竹枝词》、《杨柳枝词》和《插田歌》等组诗,富有民歌特色,为唐诗中别开生面之作。为文长于说理。又通医学。重要哲学著作《天论》三篇,提出“天与人交相胜”学说。后期对佛教思想表现了妥协。有《刘梦得文集》。


古文源 ® 版权所有 ICP备案:渝ICP备08100657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