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源
今天是:日 生肖
  
首页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呈史致道留守拼音版

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呈史致道留守拼音版

本页最后校对时间:2025/7/24 23:15:03

全文注音

  • niàn
  • jiāo
  • ·
  • ·
  • dēng
  • jiàn
  • kāng
  • shǎng
  • xīn
  • tíng
  • chéng
  • shǐ
  • zhì
  • dào
  • liú
  • shǒu
  •  
  • nán
  • sòng
  •  
  • xīn
  •  
  •  
  •  
  •  
  • lái
  • diγo
  •  
  • shγng
  • wēi
  • lωu
  •  
  • yíng
  • xián
  • chωu
  • qiān
  •  
  • lωng
  • pán
  • chù
  • shì
  •  
  • zhǐ
  • yǒu
  • xīng
  • wáng
  • mǎn
  •  
  • liǔ
  • wγi
  • xié
  • yáng
  •  
  • shuǐ
  • biān
  • guī
  • niǎo
  •  
  • lǒng
  • shγng
  • chuī
  • qiáo
  •  
  • piγn
  • fān
  • 西
  •  
  • shēng
  • shuí
  • pēn
  • shuāng
  • zhú
  •  
  •  
  •  
  •  
  •  
  • què
  • ān
  • shí
  • fēng
  • liú
  •  
  • dōng
  • shān
  • suì
  • wǎn
  •  
  • lèi
  • luò
  • āi
  • zhēng
  •  
  • ér
  • bèi
  • gōng
  • míng
  • dōu
  •  
  • cháng
  • wéi
  • xiāo
  •  
  • bǎo
  • jìng
  • nán
  • xún
  •  
  • yún
  • jiāng
  •  
  • shuí
  • quγn
  • bēi
  • zhōng
  • 绿
  •  
  • jiāng
  • βωu
  • fēng
  •  
  • zhāo
  • lái
  • lγng
  • fān
  •  

原文

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呈史致道留守
[宋代]辛弃疾

  我来吊古,上危楼,赢得闲愁千斛。虎踞龙蟠何处是,只有兴亡满目。柳外斜阳,水边归鸟,陇上吹乔木。片帆西去,一声谁喷霜竹。
  却忆安石风流,东山岁晚,泪落哀筝曲。儿辈功名都付与,长日惟消棋局。宝镜难寻,碧云将暮,谁劝杯中绿。江头风怒,朝来波浪翻屋。

注释

念奴娇:词牌名,又名《百字令》《酹江月》等,双调一百字,前后阕各四仄韵。

赏心亭:位于建康下水门之上,下临秦淮河,是当时的游览名胜,辛弃疾特爱登此亭眺望。史留守致道:史正志,字致道,扬州人,高宗时进士,除枢密院编修。宋孝宗乾道三年至六年(1167—1170)知建康府,兼建康行宫留守、沿江水军制置使。留守,即行宫留守,宋室南渡初,高宗一度驻跸建康,故称建康为行宫。

吊古:凭吊古迹。

危楼:高楼,此代指赏心亭。

斛:度量容器,古人以十斗为一斛。

虎踞龙蟠:诸葛亮曾对孙权说:“秣陵(金陵)地形,钟山龙蟠,石城虎踞,真帝王之都也。”(《金陵图经》)后人遂以此形容建康城地势之险要,气势之峥嵘。

兴亡:指六朝兴亡古迹。偏重于“亡”。

陇:田埂,此泛指田野。乔木:高大的树木。

片帆:孤舟。

喷霜竹:谓吹笛。喷,吹奏。霜竹,秋天之竹,借以指笛。

安石:谢安,字安石,东晋著名政治家。风流:指谢安丰采照人,英才盖世。

东山岁晚:谓谢安晚年。谢安出仕前曾隐居东山(今浙江上虞县西南。又,金陵亦有东山,也是谢安游憩之地),故以“东山”代指谢安。后世也遂以“东山”称隐居。

泪落哀筝曲:晋孝武帝末年,谢安位高遭忌。据《晋书·桓伊传》载,孝武帝曾召善乐者桓伊饮宴,适谢安侍坐。桓伊抚筝而歌,歌曰:“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忠信享不显,乃有见疑患。······”谢安闻歌触动心事,不觉潸然泪下,语桓伊云:“使君于此不凡。”孝武闻语亦面有愧色。但谢安后来终被罢相。

“儿辈”二句:言谢安将建功立业的机会都交付给儿辈,自己惟以下棋度日。据《晋书·谢安传》:太元八年(383),前秦苻坚大军南下。谢安派其弟谢石、其侄谢玄迎战于淝水。由于谢安指挥碍当,晋军以少胜多,大败秦军。捷报传至相府,谢安正与客下棋,阅后脸无喜色,下棋如故。客问之,他从容答道:“儿辈道已破贼。”

宝镜难寻:据唐李濬《松窗杂录》,有渔人于秦淮河得一古铜镜,能照人肺腑。后不慎坠水中,遍寻不得。此喻知我者难觅。

碧云将暮:言天色将晚,喻岁月消逝,人生易老。

杯中绿:杯中酒。

波浪翻屋:形容水势汹涌浩大。


相关推荐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140—1207
宋濟南歷城人,原字坦夫,后字幼安,號稼軒。高宗紹興末,聚眾二千隸耿京部,為掌書記。奉京命奏事建康,聞張安國殺京降金,歸擒之,獻俘行在。孝宗乾道時,累知滁州,寬征賦、招流散,教民兵、議屯田。淳熙中,知潭州兼湖南安撫使,創建飛虎軍,雄鎮一方。歷浙西提點刑獄、知福州兼福建安撫使。為諫官誣劾落職,居鉛山。起知紹興府兼浙東安撫使,歷知鎮江、隆興府。進樞密都承旨,未受命而卒。后追謚忠敏。一生力主抗金。擅為長短句,風格悲壯激烈,與蘇軾并稱“蘇辛”。有《稼軒長短句》等。


古文源 ® 版权所有 ICP备案:渝ICP备08100657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