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源
今天是:日 生肖
  
首页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拼音版

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拼音版

本页最后校对时间:2025/9/14 22:14:38

全文注音

  • 宿
  • shī
  • shān
  • fáng
  • dīng
  • zhì
  •  
  • táng
  •  
  • mèng
  • hào
  • rán
  • yáng
  • 西
  • lωng
  •  
  • qún
  • shū
  • míng
  •  
  • sōng
  • yuè
  • shēng
  • liáng
  •  
  • βēng
  • quán
  • mǎn
  • qγng
  • tγng
  •  
  • qiáo
  • rén
  • guγ
  • jìn
  •  
  • yān
  • niǎo
  • chū
  • dìng
  •  
  • zhγ
  • 宿
  • lái
  •  
  • qín
  • hòu
  • luó
  • jìng
  •  

原文

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
[唐代]孟浩然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
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对照翻译

    夕阳度
  • 〔度:过落。〕
  • 西岭,群壑
  • 〔壑:山谷。〕
  • 〔倏:一下子。〕
  • 已暝。
    夕阳缓缓沉下西边的山岭,千山万壑瞬间变得昏暗而宁静。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 〔满清听:满耳都是清脆的响声。〕
    月光洒在松林间,更添夜晚的清凉,风声与泉声交织,显得格外清晰。
    樵人
  • 〔樵人:砍柴的人。〕
  • 归欲尽,烟
  • 〔烟:炊烟和雾霭。一作“磴”。〕
  • 鸟栖初定。
    山中的樵夫几乎都已离去,烟霭缭绕中,鸟儿也刚刚归巢休息。
  • 〔之:此。〕
  • 〔子: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 〔期:一作“待”。〕
  • 宿来
  • 〔宿来:一作“未来”。〕
  • ,孤琴
  • 〔孤琴:一作“孤宿”,或作“携琴”。〕
  • 候萝径。
    丁大约好了今晚来寺里借宿,我独自抚琴,站在山路上静静等你。

注释

〔业师〕法名业的僧人。一作“来公”。
〔山房〕僧人居所。
〔期〕一作“待”。
〔度〕过落。
〔壑〕山谷。
〔倏〕一下子。
〔满清听〕满耳都是清脆的响声。
〔樵人〕砍柴的人。
〔烟〕炊烟和雾霭。一作“磴”。
〔之〕此。
〔子〕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宿来〕一作“未来”。
〔孤琴〕一作“孤宿”,或作“携琴”。

相关推荐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689或691—約740
唐襄州襄陽人,字浩然,世稱孟襄陽。早年隱居鹿門山。年四十,游京師,應進士不第。曾于太學賦詩,一座傾服。玄宗開元二十五年,張九齡出為荊州長史,辟為從事,未幾,返鄉。后王昌齡過襄陽,訪之,相見甚歡,食鮮疽發而卒。工詩,善寫山水景色,與王維齊名,并稱王孟。有集。

《大辞海》:孟浩然(689—740)唐诗人。以字行,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早年隐居鹿门山。年四十,游长安,应进士不第。后为荆州从事,患疽卒。曾游历东南各地。诗与王维齐名,并称“王孟”。王维于他死后画像于郢州。其诗清淡幽远,长于写景,多反映隐逸生活。有《孟浩然集》。

《辞源》:【孟浩然】公元689—740年。唐襄州襄陽人。少隱居鹿門山,四十歲時遊京師,應進士舉,不第。以詩著稱。多以山水景物旅途風光爲題材,抒發箇人的懷抱。尤長於五言詩。爲李白張九齡王維所贊賞。張九齡出鎮荆州,任爲從事。開元末,病疽背卒。新、舊唐書皆有傳。傳世孟浩然集四卷,爲唐人王士源所編。士源序説共有詩二百一十八首,今本多出四十五首,可能雜入他人的作品。


古文源 ® 版权所有 ICP备案:渝ICP备08100657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