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源
今天是:日 生肖
  
首页中吕·朝天子·山中杂书·春思拼音版

中吕·朝天子·山中杂书·春思拼音版

本页最后校对时间:2025/7/22 23:02:02

全文注音

  • zhōng
  •  
  • ·
  • cháo
  • tiān
  •  
  • ·
  • shān
  • zhōng
  • shū
  •  
  • ·
  • chūn
  •  
  • yuán
  •  
  • zhāng
  • jiǔ
  •  
  •  
  •  
  •  
  • zuì
  •  
  • cγo
  • shū
  •  
  • yuàn
  • pán
  •  
  • qīng
  • shān
  • piàn
  • fàn
  • βuān
  •  
  • guài
  • lái
  •  
  • qīnɡ
  •  
  • βé
  •  
  • ān
  • xián
  • xīn
  •  
  • jiγn
  •  
  • jiω
  •  
  • fēng
  • xuě
  • méi
  • huā
  •  
  •  
  •  
  •  
  •  
  • chūn
  •  
  •  
  •  
  •  
  • jiàn
  •  
  • wèn
  •  
  • zěn
  • wàng
  • liγo
  • dāng
  • chū
  • huà
  •  
  • dōnɡ
  • fēnɡ
  • cán
  • mèng
  • xiγo
  • chuāng
  • shā
  •  
  • yuè
  • lěng
  • qiū
  • qiān
  • jià
  •  
  •  
  • dēng
  • qián
  • tán
  •  
  • chūn
  • shēn
  • dào
  • jiā
  •  
  • huā
  •  
  • jùn
  •  
  • chù
  • chuí
  • yáng
  • xià
  •  

原文

中吕·朝天子·山中杂书·春思
[元代]张可久

  醉馀,草书,李愿盘谷序。青山一片范宽图,怪我来何暮。鹤骨清癯,蜗壳蘧庐,得安闲心自足。蹇驴,和酒壶,风雪梅花路。
  春思
  见他,问咱,怎忘了当初话。东风残梦小窗纱,月冷秋千架。自把琵琶,灯前弹罢,春深不到家。五花,骏马,何处垂杨下。

注释

〔1〕 李愿盘谷序:韩愈有《送李愿归盘谷序》一文,言盘谷“泉甘而土肥”,是“隐者之所盘旋”的地方。此处用以指代自己欣赏的隐居生活。

〔2〕 范宽:字中立,北宋著名的山水画家。陆游《初冬杂题》诗:“身在范宽图画里,小楼西角剩凭阑。”

〔3〕 鹤骨清癯(qú ):言清瘦如鹤骨之嶙峋。清癯,清瘦。

〔4〕 蜗壳:喻狭小如蜗牛壳的圆形屋子。三国时焦先和杨沛作圆舍,形如蜗牛壳,称为“蜗牛庐”。蘧(qú )庐:用竹子或苇子搭成的简陋房屋。

〔5〕 蹇(jiǎn )驴:劣驴。唐孟浩然、贾岛、李贺等著名诗人,都有策蹇驴、踏风雪的典故。

〔6〕 咱:元代口语中的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着”。

〔7〕 五花,骏马:唐人把马鬃剪成三簇的叫“三花”,剪成五簇的叫“五花”。李白《将进酒》:“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去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

〔8〕 何处垂杨下:王维《少年行》:“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这里化用其意。


相关推荐

张可久

  张可久(约1270~1348以后)字小山(一说名伯远,字可久,号小山)(《尧山堂外纪》);一说名张可久肖像(林晋生作)可久,字伯远,号小山(《词综》);又一说字仲远,号小山(《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庆元(治所在今浙江宁波鄞县)人,元朝重要散曲家,剧作家,与乔吉并称“双壁”,与张养浩合为“二张”。

《大辞海》:张可久(1280—约1352)元散曲作家。名久可,号小山,以字行,庆元路(治今浙江宁波)人,移居杭州。延祐末任绍兴路吏,泰定初迁衢州首领官。后数年,调桐庐典史。至正初任徽州路税务大使。后归隐西湖以终。能诗词,尤以散曲知名于世。今存小令八百五十余首,套数九套,为元人之冠。朱权《太和正音谱》称道其散曲“如瑶天笙鹤”,“清而且丽,华而不艳”。生前曾编定《今乐府》、《吴盐》、《苏堤渔唱》、《新乐府》四种散曲集,已散佚。今存《张小山小令》、《小山乐府》。

《中国文学家大词典》:(1280——1352以后)原名张久可,字可久,号小山,以字行,庆元(今浙江宁波)人。家世业儒,早年客居吴江,即以散曲知名。至大﹑延祐间长期生活在杭州,与贯云石﹑刘致﹑薛昂夫等优游湖山。后任绍兴路吏,历衢州﹑婺州路吏,后至元年间在桐庐典史任上。至正初,改徽州松源监税。至正九年(1349)在昆山任幕僚,出入于顾瑛玉山草堂。是元代作品传世最多的曲家,据《全元散曲》,今存小令八百五十五支,套曲九套。在《太和正音谱》中,张可久是仅次于马致远﹑排名第二的元曲家,并称其作品“如瑶天笙鹤”,以“词林之宗匠”方之。长期沉沦下僚,其散曲创作长达四五十年,贯穿了前后两个时期。除散曲,还存有数十阕词(见《全金元词》),《元诗选·癸集》己集上存其诗四首。散曲在其生前结为《今乐府》﹑《吴盐》﹑《苏堤渔唱》﹑《新乐府》等集,后统编成《北曲联乐府》四卷,今存;明人李开先辑刊《张小山小令》二卷,是流传颇广的元曲别集。天一阁旧藏《小山乐府》是张可久集之中基本保持了原貌的一种,不仅收录作品多有独家所出,它所特有的贯云石﹑刘致等人的序跋更是元曲研究的珍贵资料。生平事迹见《小山乐府》序跋﹑《录鬼簿》卷下﹑《元曲家考略》。(杨镰)出自:《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辽金元卷》


古文源 ® 版权所有 ICP备案:渝ICP备08100657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