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源
今天是:日 生肖
  
首页后听角行拼音版

后听角行拼音版

本页最后校对时间:2025/7/24 10:49:56

全文注音

  • hòu
  • tīng
  • jiǎo
  • xíng
  •  
  • yuán
  •  
  • hǎo
  • jīng
  • yān
  • nán
  • zhuàng
  • shì
  • jiāng
  • chéng
  •  
  • guǎn
  • mián
  • xīn
  • zhé
  •  
  • kān
  • wén
  • jiǎo
  • shēng
  •  
  • yuàn
  • bēi
  • liáng
  • gèng
  • yōu
  •  
  • pēn
  • qiān
  • cán
  • yáng
  • liǔ
  • fēng
  •  
  • gēng
  • chuī
  • luò
  • méi
  • huā
  • yuè
  •  
  • shuāng
  • βiān
  • liè
  • què
  • yún
  • sàn
  •  
  • yàn
  • háng
  • duàn
  • jìn
  • shū
  • xīng
  • jiē
  •  
  • yīn
  • miǎo
  • miǎo
  • jiāng
  •  
  • xiàng
  • chóu
  • rén
  • shuō
  •  
  • quàn
  • jūn
  • qiγ
  • duō
  • βàn
  • jiē
  •  
  • jiā
  • rén
  • hèn
  • shā
  • shēng
  • bié
  •  
  • lián
  • xīn
  • wèi
  • shuí
  • lái
  •  
  • diāo
  • jìn
  • zhū
  • yán
  • βóu
  • bàn
  • bái
  •  
  • wàn
  • qiān
  • duān
  • dōu
  • shàng
  • xīn
  •  
  • cùn
  • gān
  • cháng
  • néng
  • jié
  •  
  • dāng
  • shí
  • βīng
  • jiǎo
  • sòng
  • nán
  • rén
  •  
  • nán
  • rén
  • chuī
  • jiǎo
  • sòng
  • rén
  •  
  • shuì
  • zhuó
  • dōng
  • fēng
  • è
  •  
  • pāi
  • zhγn
  • jiāng
  • shēng
  • zǒng
  • wén
  •  

原文

后听角行
[元代]郝经

丁未冬十有一月,汉上赵先生仁甫宿于余家之绸壳庵。霜清月冷,角声寥亮,乃作《听角行》以赠其行。近在仪真,每闻角声,因思向来卒章四句:“江上旧梅花,今夜落谁家?楼头有恨知何事,牵住青空几缕霞。”便有江城羁留之兆。故作《后听角行》以自释云。

燕南壮士江城客,孤馆无眠心已折。
那堪夜夜闻角声,怨曲悲凉更幽咽。
一喷牵残杨柳风,五更吹落梅花月。
霜天裂却浮云散,雁行断尽疏星接。
馀音眇眇渡江去,依稀似向愁人说。
劝君且莫多叹嗟,家人恨杀生离别。
可怜辛苦为谁来,彫尽朱颜头半白。
万绪千端都上心,一寸肝肠能几截。
当时听角送南人,南人吹角不送人。
不如睡著东风恶,拍枕江声总不闻。


相关推荐

郝经

(1223—1275)元泽州陵川人,字伯常。郝天挺孙。金亡,徙顺天,馆于守帅张柔、贾辅家,博览群书。应世祖忽必烈召入王府,条上经国安民之道数十事。及世祖即位,为翰林侍读学士。中统元年,使宋议和,被贾似道扣留,居真州十六年方归。旋卒,谥文忠。为学务有用。及被留,撰《续后汉书》、《易春秋外传》、《太极演》等书,另有《陵川文集》。『154篇诗文』

《大辞海》:郝经(1223—1275)元文学家、学者。字伯常,陵川(今属山西)人。金亡,移家顺天。家贫勤读,博览群籍。元世祖即位,授翰林侍读学士,出使南宋,为贾似道拘于真州。至元十一年(1274年)元军南下,始得释。归大都卒。谥文忠。为学为文,皆有造就。文丰蔚豪宕,诗多奇崛。有《郝文忠公陵川文集》、《春秋外传》、《易外传》、《续后汉书》等。

《中国文学家大词典》:(1223——1275)字伯常,泽州陵川(今属山西)人。家贫苦读,博览群书,是理学家赵复的弟子,崇奉朱熹之学,又从元好问学诗文,其祖郝天挺即元好问之师。宪宗二年(1252)得忽必烈赏识,用为江淮荆湖南北等路宣抚副使,受命南征宋,因宪宗逝世而班师。忽必烈即位后,以他为翰林侍读学士,充国信使,出使南宋议和。贾似道恐谎报战功的阴谋败露,将他囚于仪真(今属江苏),达十三年之久,他尚气节,始终不屈,直到伯颜伐宋才被放归。第二年病卒,谥文忠。他是元代重要的文论家,论文主文道合一,“道非文不著,文非道不生”(《原古录序》);又认为道为本,文为末,为文强调独创,所谓“文有大法,无定法。观前人之法而自为之”,“皆自我作”(《答友人论文书》)。他还提出“内游”的主张,与“外游”相对。所谓内游,系指人的道德﹑学识修养,培养“浩然之气”,认为这对作家有决定性影响。从积极方面说,强调了作家主体精神的重要性;从消极方面说,忽视了外游(指生活实践)的作用,因而有片面性。他作文崇实黜华,却不乏辞采,善于议论,写得豪宕。他论诗主张“平帖精当,切至清新,理不晦而语不滞”,也不废“丽句”(见《唐宋近体诗选序》),反对“李贺之奇”﹑“卢仝之怪”﹑“杜牧之惊”和“元稹之艳”。其诗受元好问影响,内容比较充实,征行途中所作,反映了“居人尽室去”的战乱之苦,以及“欲复太平代”的愿望,囚禁中所作则有凄苦之情。著有《郝文忠公集》三十九卷,附录一卷(《四库全书总目》作《陵川集》),另有《续后汉书》。生平事迹见集前志传﹑行状,《元朝名臣事略》卷一五﹑《蒙兀儿史记》卷八四﹑《元史》卷一五七﹑《新元史》卷一六八﹑《宋元学案》卷九○。(史铁良)出自:《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辽金元卷》


古文源 ® 版权所有 ICP备案:渝ICP备08100657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