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城子无食肉相,孔方兄有绝交书。
文章功用不经世,何异丝窠缀露珠。
校书著作频诏除,犹能上车问何如。
忽忆僧床同野饭,梦随秋雁到东湖。
⑴孔毅父:即孔平仲,字毅父,临江新淦(今江西新干)人.治平二年进士。黄庭坚好友。
⑵管城子:即毛笔。
⑶食肉相:即封侯之相。据《后汉书·班超传》记载,看相的人曾说班超“燕颔虎颈,飞而食肉,此万里侯相也”,后来班超投笔从戎,立功西域,果然封侯。
⑷孔方兄:即钱。古时的铜钱中有方孔,故有此称,语出鲁褒《钱神论》:“亲爱如兄,字曰孔方”,暗含鄙视与嘲笑之意。
⑸绝交书:嵇康有《与山巨源绝交书》。这里借指与钱财无缘。
⑹经世:治理社会。
⑺丝窠[kē]:这里指蜘蛛网。
⑻校书:即校书郎,旧章校勘书籍。
⑼著作:即著作郎,旧掌编撰国史。
⑽诏除:朝廷下令拜官授职。
⑾问何如:近来身体怎么样。
⑿东湖:在江西南昌市东南。
参考资料:
1、 李元强,卢晋.宋诗鉴赏辞典.上海市: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225-227
2、 朱安群.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 黄庭坚诗文选译.南京市:凤凰出版社 ,2011.05:107-108
3、 张海鸥.宋名家诗导读.广州市: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1:172-173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045—1105
宋洪州分寧人,字魯直,號涪翁、山谷道人。英宗治平四年進士。調葉縣尉。神宗熙寧初,教授北京國子監,才能為文彥博所重。知太和縣,以平易為治。哲宗立,累進秘書丞兼國史編修官。紹圣初,出知宣州、鄂州。章惇、蔡卞劾其所修《神宗實錄》多誣,貶涪州別駕,黔州等安置。徽宗即位,起知太平州,復謫宜州。工詩詞文章,受知于蘇軾,與張耒、晁補之、秦觀并稱蘇門四學士。論詩推崇杜甫,講究修辭造句,強調“無一字無來處”,開創江西詩派。擅長行、草書,楷法亦自成一家。有《豫章黃先生文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