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师从齐师,入自丘舆,击马陉。
齐侯使宾媚人赂以纪甗、玉磬与地。“不可,则听客之所为。”
宾媚人致赂,晋人不可,曰:“必以萧同叔子为质,而使齐之封内尽东其亩。”对曰:“萧同叔子非他,寡君之母也;若以匹敌,则亦晋君之母也。吾子布大命于诸侯,而曰必质其母以为信,其若王命何?且是以不孝令也。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若以不孝令于诸侯,其无乃非德类也乎?先王疆理天下,物土之宜,而布其利。故诗曰:‘我疆我理,南东其亩。’今吾子疆理诸侯,而曰‘尽东其亩’而已;唯吾子戎车是利,无顾土宜,其无乃非先王之命也乎?反先王则不义,何以为盟主?其晋实有阙。四王之王也,树德而济同欲焉;五伯之霸也,勤而抚之,以役王命;今吾子求合诸侯,以逞无疆之欲。诗曰:‘敷政优优,百禄是遒。’子实不优,而弃百禄,诸侯何害焉?不然,寡君之命使臣,则有辞矣。曰‘子以君师辱于敝邑,不腆敝赋,以犒从者;畏君之震,师徒挠败。吾子惠徼齐国之福,不泯其社稷,使继旧好,唯是先君之敝器、土地不敢爱。子又不许,请收合余烬,背城借一。敝邑之幸,亦云从也;况其不幸,敢不唯命是听?’”
〔丘舆〕地名,齐国境内,在今山东益都县内。
〔马陉〕读音,地名,齐邑名,在益都县的西南。
〔宾媚人〕齐国上卿,即国佐。
〔赂〕赠送财物。
〔甗〕读音,陶器,甑的一种,是一种礼器。
〔玉磬〕乐器。
〔纪〕古国名。为齐所灭。纪甗玉磬,是齐灭纪时所得到的珍宝。
〔肖同叔子〕肖,小国名;同叔〕国王的名称;子,女儿。萧君同叔的女儿,即齐顷公的母亲。
〔封内〕国境内。
〔尽东其亩〕田地垄亩全改为东西向,道路沟渠也相应地变为东西向,因为齐晋东西相邻,这样一改,以后晋国的兵车过入齐境便于通行。古代田亩制,一亩宽一步,长百步,有东西向和南北向的不同。
〔王命〕先王以孝治天下的遗命。先王,已去世的君王。
〔疆理〕指划分疆界和沟渠小路。
〔阙〕缺点,过失。
〔四王〕指夏禹商汤周文王和周武王。
〔济〕满足的意思。
〔同欲〕共同的欲望。
〔五伯〕五伯之称有二〕有三代之五伯,有春秋之五伯。
〔《左传·成公二年》,齐国佐曰〕“五伯之霸也,勤而抚之,以役王命。”杜元凯云〕“夏伯昆吾,商伯大彭豕韦,周伯齐桓晋文。”《孟子》“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赵台卿注〕“齐桓晋文秦缪宋襄楚庄。”二说不同。据国佐对晋人言,其时楚庄之卒甫二年,不当遂列为五。
〔役王命〕从事于王命。
〔优优〕和缓宽大的样子。
〔百禄〕百福,百种福禄。
〔遒〕聚。
〔辞〕言词,话。
〔腆〕读音,丰厚。
〔桡〕读音,弯曲,屈从徼〕读音,求取,招致烬〕火灰。
〔余烬〕指残余的军队。
〔背城借一〕背靠着城,再打一仗。意即在城下决一死战。
左丘明(前556年-前451年),姓丘,名明。汉族,春秋末期鲁国都君庄(今山东省肥城市石横镇东衡鱼村)人。相传为春秋末期曾任鲁国史官,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军事家。晚年双目失明,相传著有中国重要的史书巨著《左氏春秋》(又称《左传》)和《国语》,两书记录了不少西周、春秋的重要史事,保存了具有很高价值的原始资料。由于史料翔实,文笔生动,引起了古今中外学者的爱好和研讨。被誉为“文宗史圣”“经臣史祖”。孔子、司马迁均尊左丘明为“君子”。历代帝王多有敕封:唐封经师;宋封瑕丘伯和中都伯;明封先儒和先贤。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春秋時魯國人。左氏,名丘明,一說左丘氏,名明。傳為魯國史官。或謂與孔子同時。孔子曾稱贊他的為人。相傳他據《春秋》紀年集各國史料撰《左氏春秋》(即《左傳》)。又傳《國語》亦為其所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