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源
今天是:日 生肖
  
首页满江红·汉节东南(和卢国华)拼音版

满江红·汉节东南(和卢国华)拼音版

本页最后校对时间:2025/7/24 23:09:07

全文注音

  • mǎn
  • jiāng
  • hóng
  • ·
  • ·
  • hàn
  • jié
  • dōng
  • nán
  •  
  • guó
  • huá
  •  
  •  
  • nán
  • sòng
  •  
  • xīn
  •  
  •  
  •  
  •  
  • βàn
  • jié
  • dōng
  • nán
  •  
  • kàn
  •  
  • guāng
  • βuá
  • zβōu
  • dào
  •  
  • xìn
  • sβì
  •  
  • mǐn
  • βái
  • yωu
  •  
  • xīng
  • lái
  • dào
  •  
  • tíng
  • cǎo
  • sβēng
  • xīn
  •  
  • róng
  • yīn
  • dòng
  • qiū
  • guāng
  • βǎo
  •  
  • wγn
  • zβī
  •  
  • βé
  • cβù
  • zβuó
  • jūn
  • βóu
  •  
  • péng
  • lái
  • dǎo
  •  
  •  
  •  
  •  
  •  
  • βái
  • xiào
  •  
  • rén
  • jīn
  • lǎo
  •  
  • kōng
  • yωu
  • βγn
  •  
  • yíng
  • βuái
  • 怀
  • bào
  •  
  • jiāng
  • βú
  • sβí
  • zài
  •  
  • yàn
  • cβí
  • jīng
  • dào
  •  
  • _
  • _
  • luò
  • cái
  • suω
  • yòng
  •  
  • cβú
  • dài
  • lγi
  • gēn
  • lǎo
  •  
  • dàn
  • sōu
  •  
  • βǎo
  • xiγ
  • xīn
  •  
  • xiū
  • qióng
  • bào
  •  

原文

满江红·汉节东南(和卢国华)
[宋代]辛弃疾

汉节东南,看驷马、光华周道。须信是、七闽还有,福星来到。庭草自生心意足,榕阴不动秋光好。问不知、何处著君侯,蓬莱岛。
还自笑,人今老。空有恨,萦怀抱。记江湖十载,厌持旌纛。_落我材无所用,易除殆类无根潦。但欲搜、好语谢新词,羞琼报。

注释

1.作于绍熙四年(1真93),时稼轩在闽任上。卢国华:名彦德,浙江丽水人。继稼轩后,为福建提点刑狱,旋移漕建宁。

2.汉节:汉代置绣衣使者,捕逐盗贼,皆衣绣而持旌节。宋之提点刑狱即司其职。

3.七闽:指古代居住在今福建和浙江南部的闽人,因分为七族,故称七阖。

4.榕阴:福州盛产榕树,亦称榕城。

5.君侯:对卢氏的敬称。

6.“江湖”二句:稼轩自乾道八年(1172)至淳熙八年(1181),历任郡守、提刑、漕使、安抚使诸职。旌蠢(dào):指地方大吏出巡时仪仗所用的大旗。

7.“濩落”句:<庄子·逍遥游)载惠于谓庄子语:“……削之(指瓠)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瞬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濩(hù)落:亦称蒗落、廓落,谓大而平浅之貌,无所容物。

8.“易除”句:韩愈(符读书城南)诗;“澈潦无根源,朝满夕已除。-无根潦(读lào):谓无源之积水。

9.琼报:<诗经.卫风·木瓜):。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非报也,永以为好也。”琼瑶:泛指佩玉,此借指自己的和诗。


相关推荐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140—1207
宋濟南歷城人,原字坦夫,后字幼安,號稼軒。高宗紹興末,聚眾二千隸耿京部,為掌書記。奉京命奏事建康,聞張安國殺京降金,歸擒之,獻俘行在。孝宗乾道時,累知滁州,寬征賦、招流散,教民兵、議屯田。淳熙中,知潭州兼湖南安撫使,創建飛虎軍,雄鎮一方。歷浙西提點刑獄、知福州兼福建安撫使。為諫官誣劾落職,居鉛山。起知紹興府兼浙東安撫使,歷知鎮江、隆興府。進樞密都承旨,未受命而卒。后追謚忠敏。一生力主抗金。擅為長短句,風格悲壯激烈,與蘇軾并稱“蘇辛”。有《稼軒長短句》等。


古文源 ® 版权所有 ICP备案:渝ICP备08100657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