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①乙卯:指1195年,宋宁宗庆元元年,作者71岁,在家乡绍兴隐居。重五:因是五月五日,故曰“重五”,即端午节。因这天古人以兰草汤沐浴,又称“浴兰节”。又因这天少女须佩灵符,替榴花,还称“女儿节”
②棕包分两髻:粽子有两个尖尖的角。古时又称角黍。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南朝吴均《续齐谐记》载:“屈原以五月五日投泪罗而死,楚人哀之,每于此日,以竹筒贮米祭之。”最早粽子是黍米蒸制而成。到了宋朝,粽里有馅,中间夹枣、豆、杏之类。
③艾束著危悉高高的帽子上插上艾枝。据说艾叶气,熟芬芳,能通九窍,去疾病,故载于帽子上。危冠:高冠。这是屈原流放江南时所戴的一种帽子,屈原《涉江》一诗云:“带长铁之陆离分,冠切云之崔鬼。”
④储药:古人把五月视为恶日。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125—1210
宋越州山陰人,字務觀,號放翁。少有文名。高宗紹興二十四年應禮部試,名列前茅。因論恢復,遭秦檜黜落。孝宗即位,任樞密院編修官,賜進士出身。乾道六年,起為夔州通判。后入四川宣撫使幕,復任四川制置使司參議官。淳熙七年,提舉江西常平茶鹽公事,以發粟賑災,被劾罷。十六年,任禮部郎中,劾罷,閑居十余年。寧宗嘉泰二年,召修孝宗、光宗實錄。以寶謨閣待制致仕。工詩、詞、散文,亦長于史學。其詩多沉郁頓挫,感激豪宕之作,與尤袤、楊萬里、范成大并稱為南渡后四大家。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