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明后而嬉游兮,聊登台以娱情。见太府之广开兮,观圣德之所营。建高殿之嵯峨兮,浮双阙乎太清。立中天之华观兮,连飞阁乎西城。临漳川之长流兮,望众果之滋荣。仰春风之和穆兮,听百鸟之悲鸣。天功坦其既立兮,家愿得而获呈。扬仁化于宇内兮,尽肃恭于上京。唯桓文之为盛兮,岂足方乎圣明!休矣美矣,惠泽远扬。翼佐我皇家兮,宁彼四方。同天地之矩量兮,齐日月之辉光。永贵尊而无极兮,等年寿于东王。
①明后:明,尊敬之词。后,君也.明后指曹操。嬉游,乐游。
②太府:规模宏大的宫室。
③营:经营,谋划。
④嵯峨(cuó é):高峻貌。
⑤“浮双阙“句:是说宫殿两侧的望楼高耸矗立,就像浮在天上一样。太清,天。
⑥华观:华美的台观,这里的“观”应该是指邺城有名的迎风观。
⑦西城:邺城北城的西面。
⑧漳川:指漳河,曹操当年曾经引漳河之水到铜雀台下。
⑨滋荣:繁茂。
⑩“天功“两句:天功,帝王的功绩。家愿,曹家的意愿。获逞,得到实现。
⑪上京:指许昌,当时汉献帝正在许昌。
⑫桓文:春秋时的齐桓公、晋文公。
⑬“岂足”句:方,比得上。圣明,指曹操。
⑭翼佐:辅佐。
⑮矩量:度量,指天地博大无私的气度。
⑯东王:古代神话中的东王公,是与西王母并称的仙人,也是众男仙的首领,掌管诸仙名籍。等年寿于东王,是说像东王公一样长寿。
⑰鸾驾:天子的车驾,后亦为车驾之美称。
⑱周章:回旋舒缓,《楚辞·九歌·云中君》:“龙驾兮帝服,聊翱游兮周章。”
⑲阜(fù):丰富。
⑳未央:无尽,无已。
向秀(约227-272年),字子期,河内怀(今河南武陟西南)人。魏晋竹林七贤之一。官至黄门侍郎、散骑常侍。向秀雅好读书,与嵇康、吕安等人相善,隐居不仕。景元四年(263年)嵇康、吕安被司马氏害死后,向秀应本郡的郡上计到洛阳,受司马昭接见任散骑侍郎、黄门散骑常侍、散骑常侍,与任恺等相善。向秀喜谈老庄之学,曾注《庄子》,“妙析奇致,大畅玄风”(《世说新语·文学》)。注未成便过世,郭象承其《庄子》余绪,成书《庄子注》三十三篇。另著《思旧赋》、《难嵇叔夜养生论》。
《大辞海》:向秀(约227—272)魏晋之际哲学家、文学家。字子期。河内怀(今河南武陟西南)人。“竹林七贤”之一。官至黄门侍郎、散骑常侍。好老庄之学,注《庄子》,“发明奇趣,振起玄风”,但余《秋水》、《至乐》二篇未竟而卒。后郭象“述而广之”别为一书,而其自著已佚,散见于《世说新语》、《列子注》、《文选注》、《经典释文》等书中。提出万物“生自生,化自化”、各任其性思想。主于以儒道为壹,提出“名教皆出于自然之理”,主张名教与自然合一。认为人思五味、五色是“自然之理”,但应当顺应自然,以礼节之。尚著有《周易注》及文、赋多篇,多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