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源
今天是:日 生肖
  
首页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拼音版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拼音版

本页最后校对时间:2025/7/24 22:38:07

全文注音

  • dēng
  • jīn
  • líng
  • huā
  • tái
  • wàng
  • jiāng
  •  
  • yuán
  • míng
  • chū
  •  
  • gāo
  • jiāng
  • lái
  • cóng
  • wàn
  • shān
  • βhōng
  •  
  • shān
  • shω
  • jωn
  • jiāng
  • liú
  • dōng
  •  
  • βhōng
  • shān
  • lóng
  • 西
  • shàng
  •  
  • làng
  • chéng
  • cháng
  • fēng
  •  
  • jiāng
  • shān
  • xiāng
  • xióng
  • xiāng
  • ràng
  •  
  • xíng
  • shγng
  • βhēng
  • kuā
  • tiān
  • xià
  • βhuàng
  •  
  • qín
  • huáng
  • kōng
  • huáng
  • jīn
  •  
  • jiā
  • cōng
  • cōng
  • βhω
  • jīn
  • wàng
  •  
  • huái
  • 怀
  • yóu
  • kāi
  •  
  • jiǔ
  • hān
  • βǒu
  • shàng
  • chéng
  • nán
  • tái
  •  
  • βuò
  • jué
  • cāng
  • máng
  • wàn
  •  
  • yuǎn
  • βω
  • huāng
  • yān
  • luò
  • βhī
  • βhōng
  • lái
  •  
  • shí
  • tóu
  • chéng
  • xià
  • tāo
  • shēng
  •  
  • qiān
  • qún
  • shuí
  • gǎn
  •  
  • huáng
  • luò
  • jωng
  • xiáng
  •  
  • tiě
  • suǒ
  • héng
  • jiāng
  • wγi
  • wéi
  •  
  • qián
  • sān
  • guó
  •  
  • hòu
  • liù
  • cháo
  •  
  • cǎo
  • shēng
  • guān
  • quγ
  • xiāo
  • xiāo
  •  
  • yīng
  • xióng
  • chéng
  • shí
  •  
  • βhàn
  • xuγ
  • liú
  • hán
  • cháo
  •  
  • shēng
  • xωng
  • féng
  • shγng
  • rén
  • nán
  • guó
  •  
  • huò
  • luàn
  • chū
  • píng
  • shω
  • xiū
  •  
  • cóng
  • jīn
  • hǎi
  • yǒng
  • wéi
  • jiā
  •  
  • yòng
  • cháng
  • jiāng
  • xiàn
  • nán
  • běi
  •  

原文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
[明代]高启

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
钟山如龙独西上,欲破巨浪乘长风。
江山相雄不相让,形胜争夸天下壮。
秦皇空此瘗黄金,佳气葱葱至今王。
我怀郁塞何由开,酒酣走上城南台;
坐觉苍茫万古意,远自荒烟落日之中来!
石头城下涛声怒,武骑千群谁敢渡?
黄旗入洛竟何祥,铁锁横江未为固。
前三国,后六朝,草生官阙何萧萧。
英雄乘时务割据,几度战血流寒潮。
我生幸逢圣人起南国,祸乱初平事休息。
从今四海永为家,不用长江限南北。


注释


金陵:今江苏南京市。
雨花台:在南京市南聚宝山上。相传梁武帝时,云光法师在此讲经,落花如雨,故名,这里地势高,可俯瞰长江,远眺钟山。
“山势”一句:这句说,山的走势和江的流向都是由西向东的。
钟山:即紫金山。
“欲破”一句:此句化用《南史·宗悫(què)传》“愿乘长风破万里”语。这里形容只有钟山的走向是由东向西,好像欲与江流抗衡
“秦皇”二句:《丹阳记》:“秦始皇埋金玉杂宝以压天子气,故名金陵”。瘗(yì),埋藏。佳气,山川灵秀的美好气象。葱葱,茂盛貌,此处指气象旺盛。王,通“旺”。
郁塞:忧郁窒塞。
城南台:即雨花台。
坐觉:自然而觉。坐,自,自然。
石头城:古城名,故址在今南京清凉山,以形势险要著称。
黄旗入洛:三国时吴王孙皓听术士说自己有天子的气象,于是就率家人宫女西上入洛阳以顺天命。途中遇大雪,士兵怨怒,才不得不返回。 此处说“黄旗入洛”其实是吴被晋灭的先兆,所以说“竟何祥”。
铁锁横江:三国时吴军为阻止晋兵进攻,曾在长江上设置铁锥铁锁,均被晋兵所破。
三国:魏、蜀、吴,这里仅指吴。
六朝:吴、东晋、宋、齐、梁、陈均建都金陵,史称六朝。这里指南朝。
萧萧:冷落,凄清。
英雄:指六朝的开国君主。
务割据:专力于割据称雄。务,致力,从事。
圣人:指明太祖朱元璋。
事休息:指明初实行减轻赋税,恢复生产,使人民得到休养生息。事,从事。
⒇四海永为家:用刘禹锡《西塞山怀古》“从今四海为家日”句,指全国统一。

相关推荐

高启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大辞海》:高启(1336—1374)元末明初文学家。字季迪,号槎轩、青丘子,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早年与王行、徐贲、高逊志、唐肃、宋克、余尧臣、张羽、吕敏、陈则比邻,常以诗酒唱和,号“北郭十友”。后避乱移居吴淞江之青丘,与杨基、张羽、徐贲齐名,称“吴中四杰”。明洪武初召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寻超擢户部右侍郎,固辞而放还。后苏州知府魏观在原张士诚宫殿旧址上重建衙署获罪,他因为观撰《上梁文》受牵连,被腰斩于市。其诗豪放清逸,清《四库全书总目》以为“凡古人之所长无不兼之”。有诗集《高太史大全集》、文集《凫藻集》、词集《扣舷集》。清金檀有《高青丘诗集注》。

《中国人名大词典》:(1336—1374)元末明初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字季迪,号槎轩。元至正间谢绝张士诚邀,隐居吴淞江青丘,自号青丘子。明初召入纂修《元史》,又入内府教功臣子弟,授翰林院国史编修,擢户部侍郎,自陈不习国计,固辞不受。尝为苏州知府魏观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与杨基﹑张羽﹑徐贲齐名,称“吴中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博览群书,能诗文,尤精于史。著有《凤台集》﹑《青丘集》﹑《缶鸣集》﹑《凫藻集》﹑《扣舷集》等,另有《高太史大全集》。

《中国文学家大词典》:(1525-1560)字叔崇,号鹤池居士。祖籍京师,先祖侍仁宗九子梁庄王朱瞻垍就藩湖广,因落籍于承天府钟祥,后父徒居京山(今属湖北),因为京山人。嘉靖四年(1525)九月二十八生于钟祥。少从长兄高岱学,二十二年乡试中举,三十五年进士,授户部主事,改兵部,三十九年十月二十六以病肺卒,年三十六。与兄岱﹑弟峃并有文名于乡里。清黄虞稷《千顷堂书目》著录其《叔崇遗稿》一卷,未见传。李腾鹏《皇明诗统》卷二三录其诗十九首。清朱彝尊《明诗综》卷四五首录其诗一首。清高士熙《湖北诗录》录其诗一首。清末陈田《明诗纪事》己签卷七录其诗二首。生平见高岱《明兵部武库司主事高君墓志铭》(近年出土)﹑《(光绪)京山县志》卷一一。(=简化为上“启”下“山”)出自:《中国文学家大辞典·明代卷》


古文源 ® 版权所有 ICP备案:渝ICP备08100657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