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源
今天是:日 生肖
  
首页老子四章拼音版

老子四章拼音版

本页最后校对时间:2025/9/19 21:48:35

全文注音

  • lǎo
  • zhāng
  •  
  • xiān
  • qín
  •  
  • lǎo
  •  
  •  
  •  
  •  
  • sān
  • shí
  • gòng
  •  
  • dāng
  • βí
  •  
  • yǒu
  • chē
  • zhī
  • yòng
  •  
  • shān
  • zhí
  • wγi
  • βì
  •  
  • dāng
  • βí
  •  
  • yǒu
  • βì
  • zhī
  • yòng
  •  
  • záo
  • yǒu
  • wγi
  • shì
  •  
  • dāng
  • βí
  •  
  • yǒu
  • shì
  • zhī
  • yòng
  •  
  • yǒu
  • zhī
  • wγi
  •  
  • zhī
  • wγi
  • yòng
  •  
  • shí
  • zhāng
  •  
  •  
  •  
  •  
  •  
  •  
  • βǐ
  • zhě
  •  
  • kuà
  • zhě
  • xíng
  •  
  • xiàn
  • zhě
  • míng
  •  
  • shì
  • zhě
  • zhāng
  •  
  • zhě
  • gōng
  •  
  • jīn
  • zhě
  • cháng
  •  
  • βí
  • zài
  • dào
  •  
  • yuē
  • shí
  • zhuì
  • xíng
  •  
  • huò
  • zhī
  •  
  • yǒu
  • dào
  • zhě
  • chǔ
  •  
  • èr
  • shí
  • zhāng
  •  
  •  
  •  
  •  
  •  
  •  
  • zhī
  • rγn
  • zhě
  • zhì
  •  
  • zhī
  • zhě
  • míng
  •  
  • shèng
  • rγn
  • zhě
  • yǒu
  •  
  • shèng
  • zhě
  • βiáng
  •  
  • zhī
  • zhě
  •  
  • βiǎng
  • xíng
  • zhě
  • yǒu
  • zhì
  •  
  • shī
  • βí
  • suǒ
  • zhě
  • jiǔ
  •  
  • γr
  • wáng
  • zhě
  • shòu
  • 寿
  •  
  • sān
  • shí
  • sān
  • zhāng
  •  
  •  
  •  
  •  
  •  
  •  
  • βí
  • ān
  • chí
  •  
  • βí
  • wèi
  • zhào
  • móu
  •  
  • βí
  • cuì
  • pàn
  •  
  • βí
  • wēi
  • sàn
  •  
  • wγi
  • zhī
  • wèi
  • yǒu
  •  
  • zhì
  • zhī
  • wèi
  • luàn
  •  
  • bào
  • zhī
  •  
  • shēng
  • háo
  •  
  • jiǔ
  • cγng
  • zhī
  • tái
  •  
  • βǐ
  • lγi
  •  
  • βiān
  • zhī
  • xíng
  •  
  • shǐ
  • xià
  •  
  • wγi
  • zhě
  • bài
  • zhī
  •  
  • zhí
  • zhě
  • shī
  • zhī
  •  
  • shì
  • shèng
  • rγn
  • wγi
  •  
  • bài
  •  
  • zhí
  •  
  • shī
  •  
  • mín
  • zhī
  • cóng
  • shì
  •  
  • cháng
  • chγng
  • γr
  • bài
  • zhī
  •  
  • shèn
  • zhōng
  • shǐ
  •  
  • bài
  • shì
  •  
  • shì
  • shèng
  • rγn
  •  
  • guì
  • nán
  • zhī
  • huò
  •  
  • xuγ
  • xuγ
  •  
  • zhòng
  • rγn
  • zhī
  • suǒ
  • guò
  •  
  • wàn
  • zhī
  • rán
  • γr
  • gǎn
  • wγi
  •  
  • liù
  • shí
  • zhāng
  •  
  •  

原文

老子四章
[先秦]老子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第十一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第二十四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第三十三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第六十四章)。

对照翻译

      三十辐共一毂
  • 〔毂:车轮的中心部位,周围与辐条的一端相接,中间的圆孔用来插车轴。〕
  • ,当其无,有车之用
  • 〔当其无,有车之用:意思是,车的功用正是产生于车毂的“无”。无,指车毂的中空处。〕
      三十根辐条集中到车毂的孔洞中,正因为它中间是空的,才有了车的作用。
    埏埴
  • 〔埏埴:和泥(制作陶器)。〕
  • 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揉捏陶土做成器具,正因为它中间是空的,才有了器皿的作用。
    凿户牖
  • 〔户牖:门窗。〕
  • 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正因为它内部是空的,才有了房屋的作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意思是,“有”(车子器皿屋室)供人方便利用,正是“无”起了作用。〕
  • (第十一章)。
    所以,“有”给人带来了便利,而“无”才是真正发挥作用的关键。
      企者不立
  • 〔企者不立:踮起脚的人不能久立。〕
  • ,跨者不行
  • 〔跨者不行:跨大步的人行走不稳。〕
  • ,自见者不明
  • 〔自见者不明:自我显露的不能显明。〕
  • ,自是者不彰
  • 〔自是者不彰:自以为是的不能彰显。〕
  • ,自伐
  • 〔自伐:和下文的“自矜”都是自我夸耀的意思。〕
  • 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 〔长:长久。一说读zhǎng,意思是得到敬重。〕
      踮起脚尖的人站不稳,跨大步走的人走不远,(这就像)自以为懂很多的人反而不明白道理,自以为是的人反而无法彰显自己,自我夸耀功劳的人反而成就不了大事,自高自大的人反而得不到别人的尊重。
    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
  • 〔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等行为)用道的观点来看,就叫作剩饭赘瘤,人们常常厌恶它们。行,同“形”。〕
    用道的眼光来看,这些行为就像是吃剩的食物或身体上的赘瘤,人们往往厌恶这些东西。
    故有道者不处
  • 〔处:为,做。〕
  • (第二十四章)。
    所以,懂得道的人不会让自己陷入“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的境地。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能看透别人的人聪明,能看清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圣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战胜别人的人有力气,战胜自己的人才算刚强。
    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 〔强行者有志:勤勉而行的人有意志。〕
    知道满足的人就是富有的人,坚定目标并努力实践的人有意志力。
    不失其所者久
  • 〔不失其所者久:不丧失立身之基的人能够长久。〕
    不偏离自己合适位置的人能够长久。
    死而不亡者寿
  • 〔死而不亡者寿:死而不朽的人就是长寿。〕
  • (第三十三章)。
    即使去世了也能被人铭记的人才是真正的长寿。
      其安易持
  • 〔其安易持:事物安然未生变的时候容易持守。〕
  • ,其未兆易谋
  • 〔其未兆易谋:问题还没有显露迹象的时候容易解决。〕
      局势稳定时容易维持,问题还没出现时容易解决;
    其脆易泮
  • 〔其脆易泮:事物脆弱的时候容易分离。〕
  • ,其微易散
  • 〔其微易散:事物细微的时候容易散失。〕
    事物脆弱时容易分解,事情细微时容易处理。
    为之于未有
  • 〔为之于未有:在事情未发生时就做。〕
  • ,治之于未乱。
    做事情要在它还没发生之前就提前做好准备,治理国家要在祸乱还没产生之前就提前防范。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 〔毫末:毫毛的末端。比喻极其细微的事物。〕
    参天的大树,是从细小的萌芽开始长成的;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 〔累土:一筐土。累,同“蔂”,土筐。〕
    九层的高台,是一堆一堆泥土逐渐垒起来的;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千里的远行,是从迈出第一步开始的。
    为者败之
  • 〔为者败之:动手去做的就会坏事。〕
  • ,执者失之
  • 〔执者失之:有所把持的就会失去。〕
    过于刻意追求成功的人往往会失败,执着于某些东西的人往往会受到伤害。
    是以圣人无为
  • 〔无为:指顺应自然,不求有所作为。〕
  • ,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因此,圣人不做刻意的事情,所以不会失败,不执着于任何事物,所以也不会受到损害。
    民之从事,常于几
  • 〔几:接近。〕
  • 成而败之。
    人们做事,往往在快要成功的时候失败。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所以,当事情接近完成时,也要像刚开始时那样谨慎小心,这样就没有做不成的事。
    是以圣人欲不欲
  • 〔欲不欲:想要常人所不想要的。〕
  • ,不贵难得之货;
    因此,有道的圣人追求的是别人不追求的东西,不贪图那些难以得到的东西。
    学不学
  • 〔学不学:学习常人所不学习的。〕
  • ,复众人之所过
  • 〔复众人之所过:补救众人所犯的过错。复,弥补补救。〕
    学习别人不愿学的东西,弥补众人常犯的过错。
    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第六十四章)。
    他们顺应万物的自然本性,从不妄加干涉。”

注释

选自《老子道德经注校释》(中华书局二〇〇八年版)。
〔老子,即老聃,相传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人,春秋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做过周朝管理藏书的史官,相传孔子曾向他问礼。《老子》又称《道德经》,传世本共八十一章。其书是否为老子所著,历来有争议,一般认为书中所述基本反映了他的思想。
〔毂〕车轮的中心部位,周围与辐条的一端相接,中间的圆孔用来插车轴。
〔当其无,有车之用〕意思是,车的功用正是产生于车毂的“无”。无,指车毂的中空处。
〔埏埴〕和泥(制作陶器)。
〔埏,揉和。埴,黏土。
〔户牖〕门窗。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意思是,“有”(车子器皿屋室)供人方便利用,正是“无”起了作用。
〔企者不立〕踮起脚的人不能久立。
〔跨者不行〕跨大步的人行走不稳。
〔自见者不明〕自我显露的不能显明。
〔自是者不彰〕自以为是的不能彰显。
〔自伐〕和下文的“自矜”都是自我夸耀的意思。
〔长〕长久。一说读zhǎng,意思是得到敬重。
〔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等行为)用道的观点来看,就叫作剩饭赘瘤,人们常常厌恶它们。行,同“形”。
〔处〕为,做。
〔强行者有志〕勤勉而行的人有意志。
〔不失其所者久〕不丧失立身之基的人能够长久。
〔死而不亡者寿〕死而不朽的人就是长寿。
〔意思是,有道之人身死而道长存,这就是寿。
〔其安易持〕事物安然未生变的时候容易持守。
〔其未兆易谋〕问题还没有显露迹象的时候容易解决。
〔其脆易泮〕事物脆弱的时候容易分离。
〔泮,同“判”,分离。
〔其微易散〕事物细微的时候容易散失。
〔为之于未有〕在事情未发生时就做。
〔毫末〕毫毛的末端。比喻极其细微的事物。
〔累土〕一筐土。累,同“蔂”,土筐。
〔为者败之〕动手去做的就会坏事。
〔执者失之〕有所把持的就会失去。
〔无为〕指顺应自然,不求有所作为。
〔几〕接近。
〔欲不欲〕想要常人所不想要的。
〔学不学〕学习常人所不学习的。
〔复众人之所过〕补救众人所犯的过错。复,弥补补救。

相关推荐

老子

老子(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姓李名耳,字聃(音读:dān),一字或曰谥伯阳,出生于周朝春秋时期陈国苦县 (河南省),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今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核心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老子誉有东方三大圣人之首,美国《纽约时报》评为世界古今十大作家之首。孔子曾数次向老子问礼、求道,自古有“老子天下第一”之称。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被古人称为“太上老君”,与后世的庄子并称老庄。


古文源 ® 版权所有 ICP备案:渝ICP备08100657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