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源
今天是:月日 生肖
有王告大臣,“汝牵一象来示众盲者。”众盲各以手触,大王即唤众盲各以问之。“汝见象类何物,”触牙者即言“象形如萝菔根”。其触耳者言象“如箕”,其触头者言象“如石”。其触鼻者言象“如杵”,其触脚者言象“如臼”。其触脊者言象“如床”,其触腹者言象“如瓮”。其触尾者言象“如绳”。
〔萝菔〕萝卜。
〔箕〕簸箕,扬米去糠的器具。
〔杵〕一头粗一头细的圆木棒,用于舂米等。
〔臼〕用石或木制成的舂米的器具。
〔脊〕这里指背部。
〔瓮〕一种盛东西的陶器,腹部较大。
《涅槃经》是佛教经典的重要部类之一,有大乘与小乘之分。西晋后出现了几种不同的大乘《涅槃经》的译本,其中影响大的主要有三个:
一、东晋义熙十四年(公元418年)僧人法显和觉贤合译的《大般泥洹经》六卷,但该译本不是《涅槃经》的全译,只是译了原经初分的前五品;
二、北凉玄始十年(公元421年)由著名的译经师昙无谶在北凉都城凉州(今武威市)所译的《大般涅槃经》四十卷,该译本首次将原经的完整面目现于中土世人面前;
三、刘宋元嘉年间(公元424—453年),慧严、慧观与诗人谢灵运等根据上述两译本进行改编的《大般涅槃经》三十六卷,又称作《南本涅槃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