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源
今天是:日 生肖
  
首页五岳祠盟记拼音版

五岳祠盟记拼音版

本页最后校对时间:2025/7/24 9:01:45

全文注音

  • yuè
  • méng
  •  
  • nán
  • sòng
  •  
  • yuè
  • fēi
  •  
  •  
  •  
  •  
  • zhōng
  • yuán
  • bǎn
  • βàng
  •  
  • βí
  • jiāo
  • qīn
  •  
  • fèn
  • shuò
  •  
  • xiàng
  • tái
  •  
  • zωng
  • cóng
  • jūn
  •  
  • èr
  • bǎi
  • zhàn
  •  
  • suī
  • wèi
  • nγng
  • yuǎn
  • huāng
  •  
  • βàng
  • cháo
  • xuγ
  •  
  • qiě
  • kuài
  • guó
  • chóu
  • zhī
  • wàn
  •  
  • jīn
  • yòu
  • jūn
  •  
  • zhèn
  • xīng
  •  
  • jiàn
  • kāng
  • zhī
  • chγng
  •  
  • bài
  •  
  • hèn
  • wèi
  • nγng
  • shǐ
  • 使
  • huí
  • ěr
  •  
  • qiě
  • yǎng
  • bīng
  • xiū
  •  
  • ruì
  • βài
  • βí
  •  
  • βāng
  • shì
  •  
  • gōng
  • zài
  • zhàn
  •  
  • běi
  • shā
  •  
  • βiγ
  • xuè
  • tíng
  •  
  • jìn
  • zhωng
  •  
  • yíng
  • èr
  • shèng
  •  
  • guī
  • jīng
  • què
  •  
  • βì
  •  
  • shàng
  • bǎn
  •  
  • cháo
  • tíng
  •  
  • zhǔ
  • shàng
  • βiàn
  • zhěn
  •  
  • zhī
  • yuàn
  •  
  •  
  •  
  •  
  •  
  • shuò
  • yuè
  • fēi
  •  

原文

五岳祠盟记
[南宋]岳飞

  自中原板荡,夷狄交侵,余发愤河朔,起自相台,总发从军,历二百余战。虽未能远入夷荒,洗荡巢穴,亦且快国雠之万一。今又提一旅孤军,振起宜兴,建康之城,一鼓败虏,恨未能使匹马不回耳!故且养兵休卒,蓄锐待敌,嗣当激励士卒,功期再战,北逾沙漠,蹀血虏廷,尽屠夷种。迎二圣,归京阙,取故地,上版图,朝廷无虞,主上奠枕,余之愿也。
  河朔岳飞题。

注释

〔板荡〕《诗经·大雅》咏周厉王暴虐无道的二篇,分别名为《板》《荡》,后二字连称以指政治混乱,社会动荡。
〔夷狄〕指少数民族,古称东方为夷,北方为狄,此系泛指。
〔河朔〕黄河以北地区。
〔相台〕即相州,治所在邺县(今河北临漳县),曹操曾在此建铜雀台,故称相台。
〔总发〕束聚头发,指刚成年。古时男子年二十束发加冠,以示成年。岳飞二十从军,故有此说。
〔夷荒〕此指金国,因在今东北地区,故有此说。
〔“亦且”句〕总算是也报了国仇的万分之一。
〔雠(chóu)〕通“仇”。
〔振起宜兴〕《宋史·岳飞传》“建炎四年,兀术攻常州,宜兴令迎飞移屯焉。”指收复建康的战役是从宜兴开始的。宜兴今属江苏。
〔恨〕可惜。
〔未能使〕即“未能使敌”,省去“敌”字。
〔嗣(sì)〕接着,随后。
〔功期再战〕期望在下次战役中立功。
〔蹀(dié)血虏廷〕捣毁敌人的老巢。喋血,踏着血迹,指冒死冲锋。虏廷,指金国国都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阿城附近)。
〔二圣〕指被金兵掳去的宋徽宗宋钦宗父子。
〔版图〕户籍册和疆域图。
〔虞〕忧虑。
〔奠枕〕安枕。
〔器甲〕兵器与甲胄。
〔版籍〕户籍册和疆域图。
〔勒功金石〕将功绩镌刻在金石上,流传后世。
〔建炎四年六月望日〕即年阴历六月十五日。望日,阴历每月十五月圆之日。

相关推荐

岳飞

  岳飞(1103—1142),字鹏举,宋相州汤阴县永和乡孝悌里(今河南安阳市汤阴县程岗村)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岳飞是南宋最杰出的统帅,他重视人民抗金力量,缔造了“连结河朔”之谋,主张黄河以北的抗金义军和宋军互相配合,夹击金军,以收复失地。岳飞的文学才华也是将帅中少有的,他的不朽词作《满江红》,是千古传诵的爱国名篇。葬于西湖畔栖霞岭。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103—1142
宋相州湯陰人,字鵬舉。農家出身。徽宗宣和中從軍,以功遷秉義郎,隸宗澤部下。高宗建炎元年上書反對京師南遷,被奪官。改從王彥,與金兵戰于太行山。復隨宗澤守開封,任統制。澤死,隨杜充南下。四年,敗金兵于常州、鎮江,收復建康。后參與平定李成、曹成等割據勢力,擢任都統制。紹興四年,大破金與偽齊兵,收復襄陽等六郡,任清遠軍節度使。五年,鎮壓楊么起事。六年,駐兵襄陽,收復洛陽西南部分州縣,聯絡太行山義軍。十年,率師北伐,連敗金兀術,獲郾城大捷,進軍朱仙鎮。因高宗與秦檜力主和議,一日降十二道金牌下令退兵,被迫班師。十一年,受召赴臨安,被解兵柄,任樞密副使。旋被誣入獄,以“莫須有”罪名被殺害。孝宗時追謚武穆,寧宗時追封鄂王。有《岳武穆集》。
《全宋詩:》岳飛(一一○三~一一四二),字鵬舉,相州湯陰(今屬河南)人。徽宗宣和四年(一一二三)應募從軍,屢立戰功。高宗爲康王時至相,命爲承信郎。高宗即位,因上言北伐奪官。後投河北招討使張所,充中軍統領,以戰功累遷樞密副使。爲主和派秦檜所忌,且金人亦以殺飛爲和議條件。紹興十一年,以謀反罪被害於大理獄中,年三十九。飛爲著名抗金將領,孝宗淳熙六年(一一七九)追謚武穆,寧宗嘉定四年(一二一一)追封鄂王。遺著後人輯爲《岳武穆集》。《宋史》卷三六五有傳。今錄詩十三首。
《词学图录:》岳飞(1103-1141)字鹏举,孝宗諡武穆,宁宗追封鄂王,理宗改諡忠武。相州汤阴人。有《岳武穆集》,词存三首。
《黄鹤楼志·人物篇:》岳飞(1103—1142)南宋初期抗金名将。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阴)人。曾先后任清远军节度使、湖北路荆襄潭州制置使,官拜太尉。卒后谥武穆,宁宗嘉泰四年(1204)追封鄂王。高宗绍兴四年(1134)起,任汉阳军制置使。绍兴五年改称后护军,在武昌驻屯长达8年之久。绍兴八年再次“还军鄂州”时,作《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词一首,希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为纪念岳飞,黄鹤楼公园建有岳武穆遗像亭、岳飞铜雕、“精忠报国”牌坊和岳飞手迹“还我河山”石刻。

《大辞海》:岳飞(1103—1142)南宋抗金名将。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北宋末年投军,任秉义郎。高宗即位,上书反对南迁,被革职。不久随宗泽守卫开封,任统制。泽死,从杜充南下。建炎三年(1129年)金兵渡江南进,他移军广德、宜兴,坚持抗金。次年,金军被迫北撤,他乘势收复建康(今江苏南京)。绍兴四年(1134年),大破伪齐军,收复襄阳、信阳等六郡,任清远军节度使。次年,又从张浚镇压杨么起义。后驻军鄂州(治今湖北武汉),渡河联络太行义军,屡次建议大举北进,反对与金议和。十年,再次出兵反击金人入侵,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在郾城大败金军。两河义军纷起响应。时高宗、秦桧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牌下令退兵。回临安被解除兵权,任枢密副使。不久被诬谋反,下狱。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1142年1月27日)以“莫须有”的罪名与子云及部将张宪同被杀害。孝宗时,追谥“武穆”。宁宗时追封鄂王。有《岳武穆遗文》(一作《岳忠武王文集》)。文存一百六十多篇,多激情充沛,文辞刚劲。诗存十多首,格调高昂。词仅存三首,《满江红》(怒发冲冠)慷慨激昂,最为后世传诵。


古文源 ® 版权所有 ICP备案:渝ICP备08100657号-10